在華人社會中,婆媳關係之品質對家庭的影響甚巨。它可能影響個人生活品質,也可能左右居住安排的方式,也有可能是家庭破裂的主因。本文便是針對此一家庭中重要且關鍵的人際關係,以社會心理的角度,做一初步的探索。作者假設:中國人『差序格局』的人際觀,對婆媳關係將產生作用;而婆媳之間所表現出的權力糾葛,便足以突顯婆媳關係的品質。 研究者使用了兩種方法來搜集資料:焦點訪談法有助於研究者整理並充實對婆媳關係之概念,並可短時間內蒐集大量資料;個案訪談法則讓研久者更深入地探求婆媳關係的實質內涵。在本文中,焦點訪談法共訪問了四位,歷時一個半小時;個案深度訪談則有七位,每位一小時。研究結果以兩種方式呈現:首先根據參與訪談的11位個案所報告的資料,形成每個個體的婆媳故事。然後再匯集所有的資料,做主題式的分析探討。 本文資料所呈顯的現象是:婆媳關係受到中國人對於『關係』概念的定義極大的影響。這樣的定義,使得媳婦飄移在夫家家庭的內、外之間。而且,婆媳關係的性質已經產生改變。今日媳婦在家庭中的地位顯然已經提昇,媳婦已不全煞是婆媳權力關係中的弱勢。反之,利用媳婦本身所具有的資源,如能力,經濟饋贈,丈夫或其他家人的情感支持,或透過婆媳之間相互的溝通,建立親密的情感。不但可以避免婆媳之間的惡性權力競爭,更可以促進兩者之間良性的互動。不過,在這種良性關係建立之前,媳婦或許需要先隱藏自我,以避免婆媳衝突的發生。若當婆媳衝突發生時,夾在妻母中間的『丈夫』就變得很為難。他的態度,也成為衝突解決與否的關鍵。 家庭中的值得一提的是,『傳宗接代』的觀念,仍然普遍地存在於婆媳兩代之間。只不過,重男輕女的觀念已變得較為淡薄,現代媳婦認為當自己成為婆婆時,遠是會要求自己的媳婦要生有子女,但是男、女皆可,不一定要生男孩。最後,婆媳關係遠受到『婆媳同住與否』的影響。在這個層面,時間因素佔即重要的角色。本文中的現象是:婆媳相處時間長達十年以上者(也就是同時是為人婆婆、為人媳婦的受訪者),多半支持婆媳同住的看法。她們肯定婆婆對她們生活上的幫助,也期待與自己的媳婦同住。年輕一輩的媳婦,則多不希望和婆婆同住,主要的理由是想要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並藉由減少接觸來避免衝突的發生。 本文是屬於關於主體意義的質性研究,因此,結果的呈現與資料分析的方式,也多偏重個案本身之個體現實的理解。希望這樣的思考路線,能作投石問路之舉,引發後續的相關研究及更多人對於婆媳這兩個女人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