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案
1.《閻錫山檔案─會攻南口與防守雁北之三》
2.〈傅作義電蔣中正共軍在華北根深蒂固我軍進剿時最有利之戰略〉,1946年6月28日,《蔣中正檔案•革命文獻─軍調期間中共擴大叛亂情形(上)》
3.〈陳誠電蔣中正奉飭核議傅作義建議進攻張家口一案頗有見地〉,1946年7月11日,《蔣中正檔案•革命文獻─軍調期間中共擴大叛亂情形(上)》
4.〈蔣中正電傅作義大同情勢如何甚念據報城內駐軍系統複雜此為最可慮〉,1946年8月9日,《蔣中正檔案•革命文獻─軍調期間中共擴大叛亂情形(上)》
5.〈傅作義電蔣中正建議集中兵力殲平漢北段聶榮臻主力以絕後患〉,1947年7月2日,《蔣中正檔案•革命文獻─戡亂軍事:華北方面(上)》
6.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7-1949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二、史料彙編
1.三軍大學戰史編纂委員會編,《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
2.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第四編戰後中國,(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1)
3.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天津解放紀實》,(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8)
4.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平津戰役》,(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
5.北京市檔案館編,《北平和平解放前後》,北京:北京,1988年。
6.毛澤東,《毛澤東軍事文集》,(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
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編,《晉察冀解放區歷史文獻選編:1945-1949》,(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8)
9.夏壽田,《涿州戰記》,(民國十八年撰,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71)
10.秦孝儀,《總統 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七》,(不詳:不詳,1978)
11.軍事歷史研究部編,《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解放戰爭史》,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
12.第四野戰軍戰史編寫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
13.聶榮臻,《聶榮臻軍事文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
三、憶述資料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平津戰役親歷記》編審組編,《平津戰役親歷記─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9)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傅作義將軍》,(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5)
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軍政人物(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4.文思主編,《我所知道的傅作義》,(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
5.王鼎鈞,《關山奪路─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三》,(台北:爾雅出版社,2005)
6.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世紀風雲(北京文史資料精華選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7.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台北:曉園,1993)
8.谷正文口述,釩T榮、黃志明、公小穎整理,《白色恐怖秘密檔案》,(台北:獨家出版社,1995)
9.沈醉,《戰犯改造所見聞》,(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10.花逸文,《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台籍國軍回憶錄》,(台北:巴比倫出版社,1992)
11.孫連仲,《孫連仲回憶錄》,(台北:海天出版社,1962)
12.陳恭澍,《平津地區綏靖戡亂:「英雄無名」第五部》,台北:傳記文學,1988年。13.陳存恭等,《石覺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14.陳嘉驥,《白山黑水的悲歌》,(台北:漢威出版社,1986)
15.陳嘉驥,《東北狼煙─隨國軍出關記》,(台北:漢威,1987)
16.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青年軍官訪問紀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17.楊成武,《楊成武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18.楊得志,《楊得志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
19.董其武,《戎馬春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20.程思遠,《政海秘辛》,台北:李敖出版社,1995年。
21.龔選舞,《國共戰爭見聞錄─龔選舞回憶(2)》,(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
22.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3)
四、年譜
1.劉鳳翰編,《孫連仲先生年譜長篇》,(台北:國史館,1993)
2.周均倫編,《聶榮臻年譜》,(北京:人民,1999)
五、日記
1. 中研院近史所編,《徐永昌日記》,(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1)
六、報刊
1.《大公報》
2.《申報》
3.《中央日報》
4.《觀察週刊》
5.《光明日報》
七、傳記
1.張新吾,《傅作義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2.蔣曙晨,《傅作義傳略》,(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
3.聶榮臻傳編寫組,《聶榮臻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
八、中文論著
1.胡平生,〈晉奉涿州之戰及其影響〉,《台大歷史學報》第21期,1997
2.王成勉,《馬歇爾與中國第三黨派:馬歇爾使華調處新探》,(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會,1991)
3.王宗仁,《歷史,在北平拐彎》,(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
4.尹鈞科,《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何東,《北平和平解放始末》,(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
6.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7.林桶法,《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之檢討》,(台北:東大出版社,1997)
8.林桶法,《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1945-1949年)》,(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3)
9.周建新等,《平津戰役實錄》,(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10.姜克夫編,《民國軍事史略稿》,(北京:中華出版社,1995)
11.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
12.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台北:國史館,2002)
13.戚厚杰、劉順發、王楠編,《國民革命軍沿革實錄》,(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14.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1945-1949)》,(台北:東大出版社,1994)
15.劉廣志編,《平津戰役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
16.曹劍浪,《國民黨軍簡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17.龐慎言,《晉察冀國共鬥爭實錄》,(台北:漢暉出版社,1996)
九、外文論著
1. Odd Arne Westad , Decisive Encounters : The Chinese Civil War , 1946-1950 ,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3.
2. Seymour Topping , The Peking letter : a novel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 New York : Public Affairs, 1999.
3. Joseph K.S. Yick , Making urban revolution in China : the CCP-GMD struggle for Beiping-Tianjin, 1945-1949 , Armonk, N.Y. : M.E. Sharpe ,1995.
4. 胡素珊,《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
5. 易勞逸,《蔣介石與蔣經國─毀滅的種子》,(台北:李敖出版社,1990)
6. 費正清等主編,《劍橋中華民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