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專書與方志(依編著者姓名、發行單位筆畫順序排列)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附編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4年6月八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9月初版)。
〔宋〕朱熹集註:《詩經集註》(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10月再版)。
〔宋〕李昉:《太平廣記五百卷》(台北:新興書局,1987年7月)。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8月六刷)。
〔宋〕孫光憲纂集:《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新一版)。
〔南朝宋〕范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4年3月七版)。
〔南朝梁〕劉勰著,羅立乾注譯:《新譯文心雕龍》(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6月初版四刷)。
〔唐〕杜甫著,〔清〕楊倫淺注:《杜詩鏡銓》(台北:天工書局,1994年10月)。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11月七版)。
〔晉〕陳壽撰,陳乃乾校典:《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6月十一刷)。
仇德哉等編:《北港鎮志》(北港鎮公所印行,1989年)。
文訊雜誌社主編:《鄉土與文學: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4年初版)。
古遠清、孫光萱合著:《詩歌修辭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7年初版)。
伊冷等選注:《歷朝歲時節令詩》(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4月)。
江寶釵:《台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嘉義: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吳姍姍注譯:《宋詩三百首》(台南:漢風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周振甫:《文心雕龍譯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6月初版一刷)。
周啟成等注譯:《新譯昭明文選》(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2月初版二刷)。
林永村、林志浩合著:《笨港》(雲林:笨港文化公司,1995年4月)。
林耀潾:《先秦儒家詩教研究》(台北:天工書局,1990年8月)。
花松村編纂:《臺灣鄉土全誌》(台北:中一出版社,1996年5月初版)。
邱燮友、劉正浩注譯:《新譯千家詩》(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10月初版)。
邱燮友注譯:《新譯唐詩三百首》(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8月修訂九版)。
洪寶昆編:《現代詩選第一集》(台北:詩文之友社,1967年1月初版)。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37種, 1959年)。
唐圭璋等撰寫:《唐宋詞鑑賞集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6月初版)。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撰文,盧錦堂主編:《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時期》(台北:國家圖書館,2001年6月出版)。
莊萬壽注譯:《新譯列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79年1月初版)。
連橫:《台灣詩乘》(台北:臺灣銀行,1960年1月)。
陳昭瑛:《台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3月)。
陸尊梧、李志江編著:《歷代典故辭典》(台北:建宏出版社,2000年7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黃永武:《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4年初版)。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12月初版)。
黃淑娉、龔佩華著:《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楊任之編著:《中國典故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6月一版一刷)。
楊柏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文化,1993年初版)。
嘉義市政府編:《嘉義市志•人物志》(嘉義市:嘉義市政府,2003年)。
廖雪蘭:《臺灣詩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初版)。
廖嘉展:《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初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雲林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歐麗娟:《杜詩意象論》(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
蔡宗勳:《說庄頭》(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1997年6月初版)。
鄭定國等著:《日治時期雲林古典詩家》初編(台北:里仁書局出版,2004年7月)。
鄭定國等著:《日治時期雲林古典詩家》三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鄭定國等著:《日治時期雲林古典詩家》續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鄭定國編注:《王東燁槐庭詩草》(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8月初版)。
簡瑞榮編纂:《嘉義市志•藝術文化志》(嘉義市:嘉義市政府,2002年)。
顏昭武等編撰:《從笨港到北港-北港鎮》(雲林:雲林縣政府,2002年)。
顏新珠編著:《打開新港人的相簿》(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9月初版)。
蘇全福:《屏東縣鄉賢傳略》(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1月初版)。
二、 詩文集
洪大川:《事志齋詩文集》(台北:文和印刷公司,1966年7月)。(洪子豪收藏)
連橫:《臺灣詩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連橫主編:《臺灣詩薈》(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黃傳心:《劍堂吟草》(彰化:孟文印書局,1954年3月)。
賴子清編:《中華詩典》(台北:文和印刷公司,1965年)。
賴子清編:《古今詩粹》(台北:文和印刷公司,1966年)。
賴子清編:《臺灣詩海》(台北:賴子清,1954年刊本,央圖臺灣分館藏)。
賴子清編:《臺灣詩醇》(台北:賴子清,1936年刊本,央圖臺灣分館藏)。
賴柏舟編著:《嘉義縣詩苑》(嘉義:嘉義縣文獻委員會,1972年5月)。
三、 期刊論文
葛宇虹:〈意象與詩歌鑑賞〉,《課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9期。
劉明俊:〈大埤鄉三秀園的景觀及人文介紹〉,《雲林文獻》第四十三輯,1999年6月。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一)〉,《臺灣文獻》10卷3期,1959年9月。
賴子清:〈古來諸羅鄉宦流寓名人著作錄〉,《嘉義文獻》第八期,1977年1月。
賴子清:〈南市科舉人物詩文輯〉,《臺南文化》6卷4期,1959年10月。
賴子清:〈臺灣古今詩文社(二)〉,《臺灣文獻》11卷3期,1960年9月。
魏嘉亨:〈雲林縣詩人聯吟會沿革志〉,《臺灣古典詩擊鉢吟》第35期,2000年7月。
四、 學位論文
王文顏:《台灣詩社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79年)。李貞瑤:《陳逢源漢詩研究》(成功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2年)。周滿枝:《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林哲瑋:《邱水謨漢詩研究》(雲科大漢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1 年)。張作珍:《北港地區傳統詩社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程玉凰:《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賴郁文:《吳景箕及其詩研究》(雲科大漢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謝錦味:《林友笛漢詩研究》(雲科大漢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五、 網站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網站,民國95年11月18日,取自:http://taiwan.net.tw/lan/Cht/attractions/scenic_spots.asp?id=412
台南市政府古蹟資訊網,民國95年11月18日,取自:http://culture.tncg.gov.tw/~webcam/page1.htm
台灣漢詩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140.123.48.3/poetry/d01_02.htm
林正三:《詩學概要》。民國95年12月8日,取自:http://poem.bise.idv.tw/big5/books/poemgist/7.htm
陳素雲:〈林開泰古宅〉。戀戀山城重建區社區聯合電子報,民國95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comnews.gio.gov.tw/4.1.aspx?articale_id=205&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