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愷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重要幹部,也是早期在國民黨領導階層中,少數具有豐富 學識與理財能力的一人。廖氏一生從事革命20年,從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 到中國國民黨改組,每一階段都有突出的表現,他是一個理財家,是一個實行家,也 是一個典型的革命家。對於國民革命史上這樣重要人物的一生,在臺灣竟未有一本足 資參考的學術著作,未嘗不是中國革命史研究上的一件憾事,本論文撰寫的目的即在 試圖彌補此一缺憾。 廖氏一生革命事業,最值得重視的地方,是協助孫中山改組中國國民黨。而此一時期 廖氏極力贊助「聯俄容共」政策,大力推展工農運動,卻不見容於當世,亦為後人所 誤解。甚至廖仲愷夫人何香凝於投共後所發表的文字,也多屬為媚共所發之言論,語 多不實。中共所謂史家有關廖氏生平的敘述,更毋待論。為澄清歷史的疑慮,為還廖 氏生平事業應有的歷史地位,以大量資料和客觀學術方式研究廖氏,實極必要。 廖仲愷在黨內,早期扮演理財家的角色,後期是聯俄容共政策的積極推動者,本論文 將就現有資料,如海峽兩岸所出版的廖仲愷文集,中央黨史會所藏的檔案文件、會議 紀錄、宣傳刊物及報紙,追尋廖氏的為人、在黨中的地位、及其與孫中山的關系。同 時,也針對廖氏的財政措施,作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可能範圍內注意財政數字之量 化統計。晚年廖的思想與政治地位顯得特別突出,爭論也最大,他的重要活動是什麼 ?他何以被視為「左派」、「親共」人物?所謂廖案的真相如何?廖案發生後影響又 是怎樣?本論文將一一設法尋求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