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5 02: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天毅
研究生(外文):CHEN, TIAN-YI
論文名稱:紫外線激發石珊瑚螢光反應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UV excitation-fluorescence of stony corals
指導教授:方新疇方新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ANG, XIN-CH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海洋生物研究所
學門:自然科學學門
學類:海洋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3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7
中文關鍵詞:珊瑚螢光反應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將紫外燈密封攜入水中照射珊瑚,用水中攝錄機現場錄影記錄共生藻的螢的螢光反應
。結果發現多種石珊瑚之螢光反應強度足以被記錄。影像訊號由界面卡輸入電腦經數
位化轉換,以不同灰階值(gray level)的像素(pixel) 表示其明暗程度。色素分析實
驗結果顯示,其明暗程度與共生藻內色素之螢光反應有密切關後。
將Goniastrea edwardsi 置於31℃,40ppt 的海水缸中進行加溫處理,每隔六或八小
時記錄一次螢光反應。影像資料分析結果發現,區塊畫面(block image) 的灰階值加
權平均與時間的迴歸關係最顯著,可以代表珊瑚螢光反應之影像強度。
以影像強度代表珊瑚健康狀況,與現場水溫、種類、水深等生態因子,利用通用線性
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進行變方分析。結果發現Acropora屬珊瑚的螢光反應影
強度與地區、水深及溫度均有顯著的關係。
本方法不具破壞性,可以大量收集資料並重覆對特定珊瑚連續監測。若同時觀測其他
環境因子,經由精密的統計分析,可推測影響共生藻生長狀況的原因及健康程度。是
可行性相當高的底樓生態研究工具。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