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 偉譯(2005)〈秋之韻律〉《西方美術簡史》,好讀,臺中市。
2.王受之著(2002)《世界現代平面設計》,藝術家,臺北市。
3.王秀雄著(1991)《美術心理學:創造‧視覺與造形心理》,北市美術館,臺北市。
4.王建柱著(2005)《包浩斯-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藝風堂,臺北市。
5.古 干著(2005)《現代書法三步》,典藏藝術家庭,臺北市。
6.白瑩編著(2009)〈第四篇 近現代視覺藝術〉《圖解藝術史》,佳赫文化,臺北市。
7.杜忠誥著(2001)〈書法藝術的人文關照-序姜著「書道美學隨縁談」〉《書道美學隨縁談
〈一〉》蕙風堂,臺北市。
8.何美青撰(2008)《台灣現代之書法藝術的探索》,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年1月,臺北市。
9.何政廣主編(1996)《蒙特利安-幾何抽象畫大師》,藝術家,臺北市。
10.何政廣主編(1999)《克利-詩意的造型大師》,藝術家,臺北市。
11.何政廣主編(2006)《米羅-載詩載夢的畫家》,藝術家,臺北市。
12.何政廣主編(2006)〈憂愁的漫遊者〉《米羅-載詩載夢的畫家》,藝術家,臺北市。
13.何恭上著(1998)〈9新造型主義〉《近代西洋繪畫》,藝術圖書公司,臺北市。
14.何國慶著(2009)〈序-書法對E世代年輕人的意義與影響〉《二○○九‧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臺北市。
15.吳國豪主編(2005)《二○○五‧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臺北市。
16.吳國豪主編(2007)《二○○七‧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臺北市。
17.余姍姍譯(1995)〈新造型主義和構成主義〉《現代藝術理論》,遠流,信報發行,臺北市。
18.李思賢著(2010)《當代書藝理論體系-台灣現代書法跨領域評析》,典藏藝術家庭,臺北市。
19.李蕭錕著(2005)《書法空間藝術》,石頭,臺北市。
20.吳家駒注譯(2008)《新譯菜根譚》,三民書局,臺北市。
21.吳梅嵩著(1995)〈書法與現代藝術及生活應用〉《書法之美》,高市美術館,高雄市。
22.林進忠著(1993)〈書法藝術與抽象繪畫的本質析論〉《中華書道研究第一期》,中華書道學會,臺北市。23.姜一涵著(2001)《書道美學隨緣談》,蕙風堂,臺北市。
24.洪菁迎著(2006)《福意涵之視覺表現研究-以明清年畫圖文為例》,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7 月,高雄市。25.陳立民、王建翔著(2005)《書法字體於海報設計上之應用與表現》,設計與產業學報第二期,2005年7月,樹德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高雄市。26.陳郁秀著(2003)〈序〉《二○○三年.創時書藝傳統與實驗雙年展》,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臺北市。
27.陳錦芳著(1995)〈書法與現代藝術 1當西方藝術家遇上書法〉《雄獅美術》,1995年2月號288期,雄獅美術月刊社,臺北市。
28.黃文叡著(2002)〈玖現代藝術中的「極限問題」〉《現代藝術啟示錄》,遠流,臺北市。
29.黃月娟著(1999)〈1 觀察世界:通往抽象之路 一九一○~一九一四年〉《抽象藝術》,藝術家,臺北市。
30.許靖宜撰(1997)《保羅‧克利創作思想的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6月,臺北市。
31.張祖滋發行(1993)《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 中文版》,台灣聯合文化事業,臺北市。
32.楊馥吉撰(2008)《台灣當代書法的傳統與實驗》,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臺北市。
33.熊鈍生發行(1975)《辭海》,臺灣中華書局,臺北市。
34.劉振源著(1995)〈貳 表現派繪畫〉《表現派繪畫》,藝術圖書公司,臺北市。
35.劉振強發行(1985)《大辭典》,三民書局,臺北市。
36.鄭瑋譯(2005)《米羅與塞爾特-當都市推手碰到詩夢畫家》,好讀,臺中市。
37.賴玉如著(2010)《書法在當代海報設計之象徵研究》,商業設計學報第14期,2010年10月,臺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