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抵抗外族侵襲的民族英雄,他們的忠貞愛國,前仆後繼的抗 戰精神是很令人矚目的,後人對他們拾家衛國、不畏強敵英勇抗戰的壯舉 給予了熱烈的讚頌,同時也因為他們所遭受的許多不平等的待遇,使他們 有志難伸,甚至抑鬱而終,因此這些英雄就成為民間文學家創作時所選擇 的對象,所以中國會有大量的英雄家將作品的出現。這些家將英雄的作品 除了有很強烈的戲劇性和傳奇性外,同時表達了百姓們對這些民族英 他 們不幸的遭遇深感悲憤的情感;並且寄托著群眾對英雄崇拜的熱烈情感也 引發了後人研究家將英雄故事的故事的興趣。狄青故事的流傳,早在北宋 年間已經開始,而歷經元、明、清三代,更有不少戲曲及小說繼續演述這 類情節,形成一個聯貫的故事系統。目前仍留存可見的作品仍多,他們或 多或少對〔萬花樓〕、〔五虎平西、平南〕的情節內容有所影響。本論文 則對這些作品作一個概略性的介紹,以便於對狄青故事的流傳情形,有比 較全面性的了解。根據目前現存的宋人筆記資料來看,宋代年間,已有說 書者說講狄青的故事,如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小說開闢』所提的【收 西夏說狄青大 ,而在這之後的元明清三代,則產生了許多有關狄青故事 的戲與小說,本論文則按照時代的先後順序,來探討宋元明清四代的「小 說」與「戲曲」,略述這些作品的內容特徵,以探討其互相之影響,另增 入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所藏之俗文學有關狄青的作品,以便於能確定 的了解狄青故⑥b民間流傳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