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1.陳智瑋譯,Joel D. Wisner,G. Keong Leong,Keah-Choon Tan原著,供應鏈管理,2007年。
2.Sunil Chopra,Peter Meindl原著,劉賓陽審編,供應鏈管理,2007年。
3.李佩縈等著,2008年第四季我國半導體產業回顧與展望,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2008年。
4.嚴萬璋等著,2008年第二季我國電子半導體產業回顧與展望,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2008年。
5.牛欣安,半導體產業導入供應鏈管理系統關鍵因素探討(個案分析),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EMBA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6.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2008年。
7.何心宇,資訊安全市場前瞻與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2005年。
8.呂易儒,通資安全之災難備援機制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9.李昀育,供應鏈風險評估架構發展與分析之探討,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0.李俊隆,論災難備援計畫在資訊安全的重要性-以美商CTS Corporation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11.林俊男,「管理全球運籌之供應鏈風險」,風險與保險雜誌,第十卷,2006年,頁9-13。12.林俊銘,從企業資訊安全論備援系統的計畫與實務,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IEMBA)碩士論文,2002年。13.林建谷,企業營運持續管理之研究-以電子業災難復原規劃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2008年。14.林董祥,影響供應鏈夥伴關係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半導體供應鏈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5.侯君溥、吳文雄編著,供應鏈管理,2005年。
16.侯皇熙,植基於BS7799 探討政府部門的資訊安全管理─以海關資訊部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17.徐明玉、蔣經華,BIA在企業營運持續管理系統之應用,2008工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成果發表會,2008年。
18.張瑞珠,企業導入供應鏈管理系統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9.張瓊文,「高科技產業的全球供應鏈管理策略」,電工資訊雜誌,第171期,2005年3月,頁11~14。
20.張瓊文,「企業如何導入供應鏈管理」,電工資訊雜誌,第171期,2005年3月,頁16~19。
21.望熙貴,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策略的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2年。
22.梁定澎,「資訊管理研究方法總論」,資訊管理學報,第四卷,第一期,1997年,頁7~13。
23.陳安斌、王信文,供應鏈之風險值控管-模式建構、策略與案例分析,中華管理評論 第四卷,第二期,2001年,頁61~74。
24.陳兵兵,SCM供應鏈管理(策略、技術與實務),2007年。
25.陳屏國,「供應鏈中個別廠商風險評估模式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26.陳建南,電子商務、夥伴關係、供應鏈管理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私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7.陳連枝,國內金融控股公司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之探討—以M公司為例,私立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28.陳膺仁,供應鏈風險衡量模式之建立,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29.黃超群,資訊安全管理有效性之研究:以網路不當竊取防範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30.經濟部技術處,2009 半導體工業年鑑,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2009年。
31.經濟部統計處、財政部統計處國情統計通報,「我國高科技及中高科技製造業概況分析」,2007年。
32.葉國梁,資訊系統災難備援機制建置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資訊工程與科學研究所,2008年。
33.廖玫宜,探討供應風險與供應風險管理技術之關係,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34.廖金城,電子製造業資訊安全評估機制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35.張如心,矽說台灣,潘文淵文教基金會,2006年,天下遠見出版社,台北。
36.蔡旻修,從網路安全威脅觀點探討企業營運持續管理,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37.鄭金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體系之探討,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輸與倉儲營運系碩士論文,2002年。38.盧舜年、鄒坤霖,供應鏈管理的第一本書-打破企業間的藩籬,2002年,商周出版社,台北。
39.蘇耿弘,以BS7799為基礎探討石化產業導入資訊安全管理機制之關鍵因素,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40.蘇雄義,供應練管理(原理、程序、實務),2008年,貝塔/智勝出版社,台北。
英文部份
1.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e-DPC BS 25999-1 Code Of Practice For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2006 -6-23.
2.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e-Draft BS 25999-2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 Part 2: Specification, 2007-6-15.
3.Closs, D., Speier, C., Whipple, J. and M. D. Voss, A Framework for Protecting Your Supply Chain, 2008.
4.Cohen, M. A., Ho, T., Ren, J. Z. and C. Terwiesch, Measuring Imputed Cost in Th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upply Chain, 2003, pp.16~55.
5.ISO/I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IEC 17799 Second Edition, 2005.
6.ISO/I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IEC 27001, 2005.
7.Lam, W., Ensuring Business Continuity, May June 2002.
8.Lee, H. L. and W. Michael, Supply Chain Security without Tears, 2003.
9.Ransome, J. F., Rittinghouse, J. W., Business Continuity and Disaster Recovery for InfoSec Managers, 2003, pp.70~82.
10.Ravi, S., Security and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2006, pp.32.
11.Schneid, T. D.,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Preparedness, 2001, pp.43~46.
12.Sharp, J., Business Contintity, London, Springer, 2002.
13.Smith, G. E., Watson, K. J.,Baker, W. H. and J. A. Pokorski II,” A Critical Balance: Collaboration and Security In The IT-Enabled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Vol. 45, No. 11, 1 June 2007, 2595–2613, pp. 2600~2601.
14.University of Arizona, ISG 901 Guidelines for Generating A Disaster Recovery Plan, 2002, pp.21~26.
15.Yang, A., “UMC‘s Company-Wide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2002 SMTW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orkshop, Dec.10-11, 2002, pp.16~20.
網頁部份
1.IT IS智網-半導體產業評析,http://www.itis.org.tw,2009年。
2.IThome online : 資安管理標準一統為ISO 27000系列,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6297,2007年。
3.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企業持續營運管理,www.rdec.gov.tw/public/Data/84221024871.pdf,2008年。
4.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重要經濟變動指標,http://www.cier.edu.tw/ct.asp?xItem=8153&CtNode=103&mp=1,2009年。
5.半導體科技電子報,http://ssttpro.acesuppliers.com/semiconductor/Periodical_Mgz_Id_63.html
6.台灣IDC數據(國際數據資訊),http://www.idc.com.tw/research/report.jsp
7.台灣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TWCRT/CC文件下載,http://www.cert.org.tw/document/twcert_doc.php
8.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業務持續概論,www.rdec.gov.tw/public/Data/84229563971.pdf,2005年。
9.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http://www.icst.org.tw/
10.風險評估方法,http://u4.ksu.edu.tw/T094000014/post/1302/2267,2007年。
11.桃園虛擬科技園區-環安衛資訊:企業營運持續規劃,http://vsip.tycg.gov.tw/04_industry/05_main_b.asp?bull_id=391,2004年。
12.財團法人衛生安全技術中心-BS 25999 企業營運持續管理簡介,http://www.sahtech.org/TechnologyService/BS25999BusinessContinuityManagement.aspx,2007年。
13.國研院資通安全資訊網,http://ics.stpi.org.tw/
14.現代化企業的資訊安全管理,http://www.deloitte.com/dtt/article/0,1002,cid%253D69749,00.html
15.勤業仲信-企業風險與績效管理,http://www.deloitte.com/view/tc_TW/tw/48080/136517/136508/index.htm,2009年。
16.經濟部工業局,半導體學院,http://www.elearn.com.tw/idb-si/p1.htm,2004年。
17.經濟部工業局,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現況,http://www.survision.com.tw/SourcingTaiwan/chinese/images/SemiconductorIndustry.pdf
18.資安之眼-業者調查報告指企業須量身打造安全策略,http://www.itis.tw/node/2162,2008年。
19.電腦科技雜誌-125期深入探討:2008資安資安趨勢報告書,http://dbmaker.syscom.com.tw/mag/125/sen_01.htm,2008年。
20.趨勢科技資安威脅大盤分析:09年Web 2.0應用程式將成駭客首選,http://rogerspeaking.com/2009/02/1932,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