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瑞中。(2003)。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台北:遠流。
2. 莊錫昌等/編。(1991)。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3.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市,藝術家。4. 章光和。(2005)。攝影不是藝術。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 章光和。2000。典藏今藝術No.91:從今以後,繪畫已死,p80-83。
6. 趙雅博。(1983)。中外藝術創作心理學。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7. 趙雅博。(1997)。抽象藝術論。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8. 賴坤鴻。(2004)。大自然的反撲,綠與生命 國際平面設計研討會暨國際海報邀請展 P189。
9. Bao,In-Ho。2005。please help me!!,The Chubu Creators Club Asian Environmental Poster Exhibtion 2005 P.73。
10. Hirata Takayuki。2005。One thought to One action,The Chubu Creators Club Asian Environmental Poster Exhibtion 2005 P.14。
11. idn.51 國際設計家連網 速感藝術。2005。臺北市,長松文化出版。
12. J.Reichardt。The Computer in Art ﹙London:Studio Vista,1971﹚。
13. J.Walker。Art in the Age of Mass Media﹙Pluto Press,2001﹚174。
14. Jean Baudrillard。(1998)。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台北:時報。
15. Kenya Hara。(2005)。設計中的設計。臺北市,盤築創意。
16. Ppaper﹒12 不極簡的設計仍是當代 感性設計風潮席捲人心 荷義法美英列強爭豔 SENSUAL DESIGN。(2005)。臺北市,包式國際有限公司。
17. Richard Appignanesi。(1996)。後現代主義。﹙黃訓慶譯﹚。臺北,立緒文化事業。
18. Walter Benjamin。﹙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臺北市,臺灣攝影工作室。
19. x funs.11 放肆創意設計 動畫大人物.音樂啟動視覺。﹙2004﹚。臺北市,長松文化出版。
20. Yamauchi Shunyo。﹙2005﹚。For the future. Let's turn off the switch,The Chubu Creators Club Asian Environmental Poster Exhibtion 2005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