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6: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樹木
研究生(外文):Cheng,Chu Mu
論文名稱:以電流傳輸器及電壓隨耦器設計多功能濾波電路及阻抗模擬器
論文名稱(外文):Design of multifunction filters and impedance simulators using current conveyor(s) and voltage follower
指導教授:張俊明
指導教授(外文):Chang,Chan M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電機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5
畢業學年度:8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電流傳輸器電流回授放大器阻抗模擬器
外文關鍵詞:ConveyorAmplifierSimulat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傳統上,電路的設計皆以 OP.—Amp. 作為主動元件,但Op.-Amp.存在增
益頻寬乘積的限制,而且由於寄生電容極點的影響頻率響應有共振峰值的
現象,使得一般運算放大器的工作頻率被限制在構成電晶體單位增益頻寬
的1/100∼1/500以下,當濾波器用OP.—Amp.設計時,操作頻率又限制在
OP.—Amp.的工作頻率的1/5∼1/20 以下。電流傳輸器沒有增益頻寬乘積
的限制,且迴旋率很高,所以用電流傳輸器合成的電路會優於以 OP.—
Amp. 為主動元件的電路。而且 OP—Amp.基本上是個差動增益很高的電壓
控制的電壓源,故被大量使用在傳統的電壓式訊號處理電路。以電流為受
控變數優於以電壓為受控變數所設計的電路,具有⑴較大的動態範圍⑵較
高的頻寬⑶較大的線性範圍⑷較小的功率損耗⑸較簡單的電路結構
。1992 年 Roberts 和 Sedra實驗證明:使用以電流傳輸器所設計的電流
式電路其頻率響應優於電壓式電路。電流傳輸器(正型或負型)加上電壓隨
耦器,使得電路的設計富有撓性 (flexible)和趣味。其優點如下①可減
少被動元件和主動元件的使用②可直接串接下一級。基於上述理由,本文
使用電流傳輸器外,適當的加上 buffer,合成電流式及電壓式濾波電路
及阻抗模擬電路。本文第二章介紹有關的基本被動元件,R,L,C,FDNR,
FDNC,FDNCA 等,及設計電路所使用的兩種主動元件,電流傳輸器(
Current conveyor)及電流回授放大器(Current feedback amplifier)之
特性。第三章舉例最近發表的多功能濾波器電路及阻抗模擬電路。第四章
為本文的核心,在 4—1 節,利用 R—L—C 並聯的基本架構,設計出三
個電壓輸入,一個電壓輸出的多功能濾器電路,由於電流模式電路優於電
壓模式電路;在 4— 2 節,吾人將 4—1 節改為電流式濾波電路;在
4—3 節,利用 R—L—M並聯的結構,設計三階高通,低通濾波電路;在
4—4 節,利用 R—L 串聯及 C-D 串聯設計不同型濾波電路;在 4—5 節
,利用 C—D 並聯設計電流式帶通、低通濾波器,以上濾波器性能皆非常
良好.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