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5: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緗瑩
研究生(外文):Hsu Hsiang Ying
論文名稱:韋應物的山水詩研究
指導教授:林文欽林文欽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0
中文關鍵詞:韋應物山水詩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6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韋應物,字號俱不詳。是中唐前期(大歷、貞元)著名詩人,他的作品,上承王維、孟浩然,下開白居易,在盛唐過渡到中唐的詩壇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詩人的實際創作年代是在中唐前期,然而其作品帶有盛唐餘風,與中唐前期詩人如大歷十才子等有明顯的不同,這是他最為獨特之處。「山水詩」在韋應物的作品中約占四分之一,藝術成就高,以「古雅閑淡」的散淡之美為其主要風格。本篇論文即以韋應物的山水詩為研究範圍,探討韋應物山水詩的創作背景、作品分期、內容、特色及藝術成就。
本篇論文採取歷史研究法,對中唐時代的政治、社會、文化、美學思想等方面做一討論,以此為基礎,探討韋應物的生平及其思想、心理轉折。另外亦採取內容分析法,對韋應物的詩歌內容旨趣、詩歌創作觀、藝術技巧、風格呈現及詩歌成就等方面,做深入探討研究。茲細論如下:
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韋應物的生平及交遊:勾勒韋應物的生平事蹟,作為探討其思想淵源、詩歌內容題旨與風格傾向的基礎,並對韋應物的交遊情形做探討。
第三章 山水詩的界義及唐代山水詩的發展:中國山水詩的思想淵源與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的自然觀密不可分,「山水詩」是以山水為體材及審美主體的作品,其題材包含大自然的一切。並將玄言詩至山水詩的發展過程做探究。
第四章 韋應物山水詩的創作背景:韋應物生於盛唐玄宗時代,然而其真正創作詩歌的時期卻是中唐,故時代背景與其作品關係密切。本章對中唐的國勢與社會文化、時代美學思潮做一探討,以了解韋應物與時代的互動關係,以及其內在的思想與心理與時代的關聯性。
第五章 韋應物的山水詩:韋應物的山水詩淵源有二:遠繼陶、謝,近承王、孟,兼採諸位大詩人的優點,並融入自己的思想、性格,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創作歷程分為三個時期:出任洛陽丞前後、長安至滁州、江州至蘇州。主要內容,不外是歌頌自然之美與生活閒情,或是抒寫念舊之慨與懷友之情,以表達自己閒適自在的人生態度。
第六章 韋應物山水詩的藝術技巧:本章從修辭技巧的遣詞、造句特色;謀篇技巧的意象塑造、意境營構、情景交融等方面,深入其詩歌美學的營構中,勾勒出其山水詩作品古雅閑淡、綺麗清婉的美學風格。
第七章 結論:對韋應物山水詩的成就與地位,對前人的承繼與創新,給予綜合性的評述,確立其在中國山水詩史上獨特的地位。
韋應物的山水詩研究目次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第二章韋應物其人其事
第一節 韋應物的生平
一、年少輕狂的少年時期
二、仕隱迭替的青、壯年時期
三、閒適恬淡的晚年
第二節 韋應物的人格特質
第三節 韋應物的交遊
第三章唐代的山水詩
第一節 山水詩的界義及特色
第二節 山水詩的思想淵源
一、儒家的自然觀
二、道家的自然觀
三、佛家的自然觀
第三節 山水詩的起源及發展
第四節山水詩的高峰期
一、唐代山水詩興盛的原因
(一)外緣因素
(二)內緣因素
二、唐代山水詩的特色
第四章韋應物山水詩的創作背景
第一節 外緣因素
一、時代背景
二、美學思潮
三、文學風尚
第二節內緣因素
一、韋應物的思想
(一)儒家思想
(二)道家思想
(三)佛家思想
(四)文學觀
二、韋應物的心理
第五章韋應物的山水詩
第一節韋應物山水詩的淵源
一、遠繼陶、謝
(一)陶淵明
(二)謝靈運
二、近承王、孟
(一)王維
(二)孟浩然
第二節 韋應物山水詩的分期
一、出任洛陽丞前後
二、長安─滁州時期
(一)長安時期
(二)澧水時期
(三)滁州時期
三、江州─蘇州時期
第三節 韋應物山水詩的內容
一、歌頌自然之美與生活閒情
二、念舊之慨與懷友之情
三、閒適自在的人生態度
第六章韋應物山水詩的藝術技巧
第一節 語言的琢鍊
一、運字技巧
二、修辭技巧
三、聲律技巧
第二節 意象的塑造
一、秋山暮鐘
(一)秋的意象
(二)鐘聲意象
二、雨的意象
第三節意境的呈現
第四節風格的呈現
第七章結論
第一節韋應物山水詩的地位及成就
一、韋應物山水詩的藝術成就
二、韋應物與其他山水詩人
三、韋應物山水詩中的寫實精神
第二節 韋應物山水詩的承繼與創新
一、對前代山水詩的承繼與創新
二、對後世詩人的影響
參考書目
附錄
主要參考資料
唐‧韋應物:《韋應物集校注》(陶敏、王友勝校注),上海:上海古籍,1998.12一版
唐‧韋應物:《韋蘇州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1(第1072冊)),台北:商務
唐‧韋應物:《韋蘇州集》(全唐詩(三)清聖祖敕撰卷186-195韋應物),
台北:平平,民63再版,又台北:盤庚,民68.02一版
唐‧韋應物:《韋蘇州集》(清‧錢謙益、季振宜遞輯《全唐詩稿本(24)》)(屈萬里、劉兆佑主編《明清未刊稿彙編》第二集),台北:商務,民75.12初版二印
唐‧韋應物:《韋蘇州集》(清聖祖御制《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1991.12一版八刷
羅聯添:《韋應物事蹟繫年》,台北:幼獅文化,民58年
Nielson ,T.P.:《韋應物詩注引得》,台北:中文研究資料中心印行,民65年
上海師大圖書館:《韋應物傳記資料》,上海:上海師大,1944
羅聯添:《唐代詩文六家年譜》(〈韋應物年譜〉),台北:學海,民75.07初版
張淑瓊主編:《韋應物》(《唐詩欣賞》叢書八),台北:地球,民78.04發行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1980.01一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