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書籍與論文集
1.BVerfGE 92, 158 ff.詹鎮榮譯,未婚生子女生父之裁定,收錄於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十二),司法院發行,2006年11月。
2.Christian V. Bar著,焦美華譯,張新寶審校,歐洲比較侵權行為法(下冊),元照,2003年2月初版。
3.Dr. Christian Starck著,林三欽譯,基本權與私法,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7月初版。
4.Peter A. Singer著,蔡甫昌編譯,臨床生命倫理學,臺北市: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金名圖書總經銷,2003年9月初版。
5.大林慈濟醫療團隊,你可以跟醫師喊卡:常見手術及其風險(上),時報文化,2011年4月初版。
6.大林慈濟醫療團隊,你可以跟醫師喊卡:常見手術及其風險(下),時報文化,2012年4月初版。
7.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06年8月。
8.王澤鑑,人格權法,自版,2012年1月初版。
9.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一),自版,2008年3月初版。
10.王澤鑑,勞動契約上之單身條款、基本人權與公序良俗,收錄於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七),自版,2009年12月。
11.王海南,德國新親子法關於血緣關係之認定,收錄於黃宗樂教授六秩祝賀-家族法學篇論文集,2002年5月一版。
12.王皇玉,刑法上的生命、死亡與醫療,自版,2011年12月初版。
13.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01年11月再版。
14.李震山,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之保障為核心,元照,2005年10月。
15.李震山,論憲法未列舉之自由權利之保障-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之評析,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三輯(上冊),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2年9月初版。
16.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06年9月三版。
17.何建志,醫療法律與醫學倫理,元照,2012年2月。
18.林秀雄,親屬法講義,元照,2011年7月初版。
19.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出版,2006年9月初版。
20.吳志正,醫療民事責任,收錄於醫療法律,元照,2012年4月初版。
21.吳志正,醫療責任體系篇—解讀醫病關係Ⅱ,元照,2006年9月初版。
22.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2000年9月。
23.邱玟惠,生醫科技法律,收錄於醫療法律,元照,2012年4月初版。
24.施啟揚,民法總則,自版,2005年。
25.施慧玲,家庭法律社會學論文集,元照,2004年9月初版。
26.施慧玲,家庭、法律、福利國家,元照,2001年2月初版。
27.紀欣,美國家事法,五南,2009年3月。
28.姚志明,侵權行為法,元照,2011年1月二版。
29.高鳳仙,親屬法-理論與實務,五南,2008年9月九版。
30.葛克昌,國家與社會二元論及其憲法意義,收錄於國家學與國家法—社會國、租稅國與法治國理念,月旦,1996年4月初版。
31.許澍林,親屬法新論,自版,2007年2月。
32.許育典,憲法,元照,2008年2月初版。
33.張麗卿,司法精神醫學-刑事法學與精神醫學之整合,元照,2011年4月三版。
34.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1997年初版。
35.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三民,2008年1月七版。
36.黃宗樂,親子法之研究,1980年3月初版。
37.黃丁全,醫事法,元照,2000年7月。
38.蔡墩銘,生命與法律,翰蘆,1998年11月。
39.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親屬法,自版,2007年9月。
40.謝靜慧,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公約暨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下之兒童及少年人權-以法官保留原則與專業法庭(院)之運作現況為中心,收錄於台灣法學新課題(八),社團法人台灣法學會,2010年10月初版。
41.蘇永欽,我國憲法中的家庭,收錄於部門憲法,元照,2006年1月初版。
(二)期刊
1.丁予安、黃立,我國人體試驗規範之檢討與建議,醫療品質雜誌,3卷5期,2009年9月,頁33-39。2.牛惠之、夏堪臺,由基因治療之風險性論人體試驗規範與傷害之賠償,律師雜誌,270期,2002年3月,頁16-29。3.牛惠之,跨國人體試驗相關倫理與法律問題,月旦法學雜誌,141期,2007年2月,頁5-24。
4.王千維,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法上之允諾,政大法學評論,102期,2008年4月,頁159-221。5.王志嘉,未成年人的醫療決策與生育自主權──最高法院九十五年度台非字第一一五號、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一年度上訴字第二九八七號刑事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181期,2010年6月,頁261-278。6.王志嘉,生育自主權―兼論未成年人醫療決策,台灣法學雜誌,173期,2011年4月,頁45-50。
7.王志嘉、羅慶徽,論「性別差異」對醫療行為對病人同意的影響,科技法學評論,6卷2期,2009年10月,頁219-244。8.甘添貴,治療行為與傷害,月旦法學教室,15期,2004年1月,頁18-19。9.石慧瑩、吳瓊君,從赫爾辛基宣言審查ddI人體試驗,應用倫理通訊雜誌,19期,2000年10月,頁46-55。
10.李震山,憲法意義下之「家庭權」,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6期,2004年7月,頁61-104。11.李震山,論憲政改革與基本權利保障,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8期,2005年4月,頁183-252。12.李震山,從生命權與自決權之關係論生前預囑與安寧照護之法律問題,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期,1999年7月,頁325-350。13.李震山,行政權得依法介入私權爭執之法理基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3期,2003年2月,頁123-127。
14.李立如,親屬法變革與法院功能之轉型,台大法學論叢,41卷4期,2012年12月,頁1639-1684。
15.李立如,論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美國法上子女最佳利益原則的發展與努力方向,歐美研究期刊,40卷3期, 2010年9月,頁779-828。16.李郁強、趙俊祥,論屍體採集與死後生殖相關同意之法規範,檢察新論,11期,2012年1月,頁166-186。17.沈冠伶,民事醫療訴訟之鑑定程序與程序保障,台灣法學雜誌,223期,2013年5月,頁79-91。
18.何希皓,未成年人之基本權與親權的衝突,憲政時代,22卷2期,1996年10月,頁45-56。19.宋峻杰,兒童人權與婚姻暴力之交鋒-以日本法為主軸思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37期,2012年11月,頁1-50。20.林誠二,論原因自由行為於民法上適用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5期,2007年6月,頁36-50。
21.林秀雄,未成年人之結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8期,2001年1月,頁170-172。
22.林秀雄,我國親權法之現狀與課題,月旦法學雜誌,100期,2003年9月,頁42-53。23.林漢強,論醫療行為之說明義務,全國律師雜誌,8卷12期,2004年12月,頁59-70。24.林憲,司法精神醫學的展望,台灣醫學雜誌,2卷2期,1998年3月,頁123-132。
25.吳煜宗,未成年子女之表意自由,月旦法學教室,18期,2004年4月,頁8-9。26.吳志正,誰來說明?對誰說明?誰來同意?——兼評醫療相關法規,月旦法學雜誌,162期,2009年11月,頁63-85。27.吳志正,論人工流產自主決定權之侵害與損害,東吳法律學報,19卷2期,2007年10月,頁1-26。28.吳俊穎,壽終正寢?-病患親屬代理決定權的探討,月旦法學雜誌,114期,2004年11月,頁155-162。29.吳柏毅、蔡甫昌、陳慶餘,病患的決定能力,當代醫學雜誌,31卷6期,2004年6月,頁482-486。
30.邱琦,醫生沒有告訴我的話-論告知義務與不完全給付,月旦法學雜誌,164期,2009年1月,頁37-50。31.翁玉榮,從法律觀點談病患之自己決定權及醫師之說明義務,法律評論,66卷,2000年3月,頁2-20。32.侯英泠,從德國法上論醫師之契約上說明義務,月旦法學雜誌,112期,2004年9月,頁9-23。33.徐振雄,論人性尊嚴與自由之優先性,軍法專刊,44卷12期,1998年12月,頁17-29。34.高志明,論捐贈器官之同意,萬國法律,第154期,2007年8月,頁40-53。35.許宗力,基本權利的三人效力與國庫效力,月旦法學教室,9期,2003年7月,頁64-74。36.許澍林,從聯合報一則報導論未成年人(含胎兒)之拋棄繼承,月旦法學雜誌,第152期,2008年1月,頁169-183。37.許育典、陳碧玉,論憲法限制親權的憲法正當性,台北大學法學論叢,69期,2009年3月,頁1-38。
38.許育典、郭兆軒,「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憲法建構」:兼論我國網路內容分級規範的合憲性,臺北大學法學論叢,77期,2011年3月,頁169-261。39.許志雄,未成年人之人權,月旦法學雜誌,41期,1998年10月,頁8-9。
40.許曉芬,告知說明義務之重新審思:以法國法上醫療責任之「機會喪失」理論為中心,法學研究,36期,2012年4月,頁115-152。
41.陳聰富,告知後同意與醫師說明義務(下),月旦法學雜誌,82期,2009年8月,頁66-80。
42.陳文清,非治療性美容醫學契約之研究,全國律師雜誌,13卷11期,2009年11月,頁87-100。43.陳仲嶙,身體權作為一種憲法權利,法學新論,14期,2009年9月,頁113-131。44.陳汝吟,告知同意中的意思能力-以生醫研究為例,台灣科技法律與政策論叢雜誌,5卷2期,2008年12月,頁125-162。
45.陳振業、蔡甫昌,為何我們應該摒棄知情同意器官勸募政策?“弱家屬參與式強制抉擇的道德優先,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期刊,第32期,2010年3月,頁145-202。46.陳冠蓁、陳重見、王嬿婷、劉榮宏、董道興,人體組織於我國民法物權客體適用之評析,醫事法學,17卷2期,2010年12月,頁35-42。47.郭振恭,身分行為之能力,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期,2000年2月,頁122-126。
48.郭德厚,父母權利義務之定性、質變與複製-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第十一條第三項規定之商榷,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25期,2008年11月,頁179-226。49.張麗卿、韓政道,醫療自主與生命抉擇——從「姊姊的守護者」談起,月旦法學雜誌,198期,2011年11月,頁102-123。50.黃三榮,論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之捐受贈者,律師雜誌,308期,2005年5月,頁28-35。51.曾淑瑜,論人體之利用—器官移植之法律衝突與調和,律師雜誌,308期,2005年5月,頁11-27。52.彭美英,我把遊戲變真了-被害人之同意與犯罪構成要件之結構與解釋,月旦法學雜誌,167期,2009年4月,頁228-241。53.楊秀儀,美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考察分析,月旦法學雜誌,121期,2005年6月,頁138-152。54.葛謹,Gillick 行為能力――最高法院95年度台非字第115 號刑事判決評釋,醫事法學雜誌,17卷1期,2010年6月,頁33-40。55.廖建瑜,論醫師說明義務之建構與發展-兼評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2676號判決,成大法學,10期,2005年12月,頁231-293。56.廖建瑜,論醫師之轉診義務──評析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五年度重醫上更(三)字第二號刑事判決,法學新論,35期,2012年4月,頁121-156。57.葉啟洲,身分法益侵害之損害賠償的實務發展及其檢討,政大法學評論,128期,2012年8月,頁1-78。58.蔡維音,德國基本法第一條「人性尊嚴」規定之探討,憲政時代,18卷1期,頁36-48。59.蔡維音,人性尊嚴作為法概念之出路,法律與生命科學雜誌,3卷3期,2009年7月,頁11-16。60.鄧學仁,子女最佳利益之適用爭議與發展方向,台灣法學雜誌,第155期,2010年7月,頁45-61。
61.鄧學仁,父母之行為與未成年子女利益相反之研究──評台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九十八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一號,月旦裁判時報,2期,2010年4月,頁62-67。62.鄧學仁,子女福利與親權法之課題,月旦法學雜誌,216期,2013年5月,頁102-118。63.潘維大,美國法上人體試驗爭議問題,醫事法學雜誌,13卷1期,2005年6月,頁48-54。64.劉兆菊,罕見疾病(先天代謝疾病)新生兒篩檢政策之探討,科技法學評論,5卷2期,2008年10月,頁255-286。
65.劉承慶、劉承愚,人體組織應用於生物科技之管制法令與財產權,月旦法學雜誌,93期,2004年2月,頁254-269。66.鄭牧民,如何給付美麗-從美容牙科及整型美容外科談起,台灣法學雜誌,151期,2010年5月,頁55-58。
67.賴秀昀、蔡甫昌、陳慶餘,器官移植倫理:活體肝臟捐贈與移植,當代醫學雜誌,32卷1期,2005年1月,頁57-61。
68.蕭淑芬,自主決定之限制與司法審查-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五五四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109期,2004年6月,頁215-224。69.戴瑀如,從親屬法上父母子女關係論未成年人之醫療決定權,生物醫學,3卷4期,2010年12月,頁503-515。70.戴瑀如,國家應否及如何介入子女親權與會面交往權之酌定--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51期,2007年12月,頁71-91。71.戴瑀如,血緣、家庭與子女利益-從德國立法之沿革探討我國民法上的婚生否認之訴,東吳法律學報,第20卷第2期,2008年10月,頁29-70。72.魏大喨,親權,月旦法學教室,7期,2003年5月,頁95-112。73.羅欣寧,人體基因改造與個人自主權展現之研究,中原財經法學,12期,2004年6月,頁163-211。(三)學位論文
1.李宏文,論子女最佳利益,國立臺北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2.何希皓,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以德國法為中心,並論我國之情形,輔仁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1996年1月。3.呂千佩,未成年人基因檢驗之倫理議題探討,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4.許文章,台灣器官移植困境及其因應之道,政治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5.陳麟祥,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與親屬法的交錯:兼論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相關規定之修訂,輔仁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6.張雅珮,父母子女關係於未成年人醫療決定中之地位:以未成年人之醫療自主權及最佳利益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7.張旭政,論國家介入親權行使之法理基礎與界線,國立中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 2001年。8.張櫻馨,醫療義務與拒絕醫療權衝突時之刑法評價,國立成功大學科法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9.曾靖雯,新藥人體試驗契約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所民商法學組碩士論文,2006年7月。10.蔡顯鑫,子女權利與親權制度,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7月。11.蔡咅真,以子女最佳利益原則檢視我國親權法規定之妥當性,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12.蔡念倢,活體器官移植之法制與刑法制裁之必要性─德國法的比較與啟發,國立成功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四)政府出版品
1.立法院,立法院公報,85卷40期,1996年9月。
2.立法院,立法院公報,91卷45期,2002年6月。
3.立法院,立法院公報,98卷26期,2009年5月。
4.林郁婷,兒童及少年保護制度之研究,收錄於司法院研究年報第18輯第8篇,1998年6月。
5.陳真真,家事非訟事件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十八輯第四篇,1998年6月。
6.陳美利,整型、美容醫療行為之民事責任-以注意義務與告知義務為中心,司法官訓練所47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法務部,2006年。
7.法務部法制司,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法務部,2013年5月初版二刷。
(五)研究計畫
1.施慧玲,福利國家介入親子關係法律基礎之研究-由子女最佳利益原則出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92年10月。
2.施慧玲,我國法制建構未成年人家庭成長權之可行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5年11月。
3.鄧學仁,親子利益相反行為與特別代理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2012年9月。
(六)網路資源
1.行政院,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公告日期2012年2月23日,
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5.aspx?n=875F36DB32CAF3D8&sms=7BD79FE30FDFBEE5&s=07057BA6BFAE4CC1,最後造訪日:2013年3月13日。
2.中時電子報,青少年豐胸隆鼻 衛署將頒禁令,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30510000849.html,最後造訪日:2013年5月10日。
3.彰化基督教醫院,電氣痙攣治療簡介, http://www.well-being.org.tw/service/service_View.asp?Volumn_ID=235&NW_ID=314&Keyword=,最後造訪日:2013年5月26日。
二、德文文獻(按作者姓名字母排序)
1.Schwab, Dieter(2011), Familienrecht, München : Verlag C.H. Beck, 19. Auflage.
三、英文文獻(按作者姓名字母排序)
(一)英文專書
1.Adams, Harry (2008), Justice for Children : Aut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 ,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Appeal, Annette R.(2009), Parental Rights Doctrine: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Maternal Value, What is Right for Children, Georgia :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3.Benatar, David Ed. (2006), Cutting to the Core : Exploring the Ethics of Contested Surgeries,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4.Beyleveld, Deryck / Brownsword, Roger (2007), Consent in the Law, Oxford : Hart Publishing.
5.Boele-Woelki, Katharina et al. (2007) , Principle of European Family Law Regarding Parental Responsibilitys, European Family Law series no.16, Antwerpen : Intersentia.
6.Boele-Woelki, Katharina/ Braat, Bente/ Curry-Sumner,Ian (2005), Parental
Responsibilitys, European Family Law series no.9, Antwerpen : Intersentia.
7.Breen, Claire (2006), Age Discrimination and Children's Rights : Ensuring Equality and Acknowledging Difference, Boston : M. Nijhoff.
8.Bridgeman, Jo (2007), Parental Responsibility, Young Children and Healthcare Law,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9.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2001), Consent, Rights, and Choices in Health Care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London : BMJ Books.
10.Choudhry, Shazia/ Jonathan, Herring (2010), European Human Rights and Family Law, Oxford : Hart Publishing.
11.Dimond, Bridgit (2008), Legal Aspects of Mental Capacity, MA : Blackwell Publishing.
12.Dwyer, James G. (2006), The Relationship Rights of Childre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13.Elliston, Sarah (2007),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 in Healthcare, New York : Routledge –Cavendish.
14.Fortin, Jane (2005), Children's Rights and the Developing Law,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2nd ed..
15.Freeman, Michael (2006), Children's health and children's rights, Boston :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6.Harwood, Henrick J. / Myers, Tracy G. ed. (2004), New Treatments for Addiction: Behavioral, 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Questions,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7.Hunter, Rosemary/Cowan, Sharon ed. (2007), Choice and Consent : Feminist
Engagements with Law and Subjectivity, New York : Routledge-Cavendish.
18.Huxtable, Richard (2013), Law, Ethics and Compromise at the Limits of Life : to Treat or not to Treat?, New York : Routledge.
19.Invernizzi, Antonella/Williams, Jane ed. (2011), The Human Rights of Children : from Visions to Implementation, Farnham; VT : Ashgate.
20.Maclean, Alasdair (2009), Autonomy, Informed Consent and Medical Law,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21.McGlynn, Clare (2006), Famili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 Law, Politics and Pluralism,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22.Miller, Franklin G. / Wertheimer, Alan (2010), The Ethics of Consent :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23.Montgomery, Jonathan (1997), Health Care Law,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24.Myers, John E.B. (2005), Myers on Evidence in Child, Domestic And Elder Abuse, New York : Aspen Publishers, 4th ed..
25.Ross, Lainie Friedman (1998), Children, Families, and Health Care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26.Ross, Lainie Friedman (2006), Children in Medical Research : Access Versus Protec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27.Schermer, Maartje (2002), The Different Faces of Autonomy : Patient Autonomy in Ethical Theory and Hospital Practice,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8.Schwenzer, Ingeborg/Dimsey, Mariel (2006), Model Family Code :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Antwerpen : Intersentia.
29.Smith, Anne B. et al. ed. (2000), Advocating for Children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Children's Rights, N.Z. : Otago University.
30.Steinbock, Bonnie / Arras, John D. / London, Alex John (2003), Ethical Issues in Modern Medicine, Boston : McGraw-Hill.
31.Taylor, James Stacey (2009), Practical Autonomy and Bioethics, New York : Routledge.
32.Williams, Clare (2002), Mothers, Young People and Chronic Illness, England ;
Burlington, VT : Ashgate.
(二)英文期刊
1.Austin, Anthony W. (2007), Medical Decisions and Children: How Much Voice Should Children Have in Their Medical Care?, 49 Arizona Law Review 143.
2.Bridgeman, Jo (2006), Young People and Sexual Health: Whose Rights? Whose Responsibility? , 14 Medical Law Review 418.
3.Carroll, Maureen (2009), Transgender Youth, Adolescent Decisionmaking, and
Roper V. Simmons, 56 UCLA Law Review 725.
4.Chico, Victoria / Hagger, Lynn (2011), The Mental Capacity Act 2005 and Mature Minors: a Missed Opportunity ? , 33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 Family Law 157.
5.Goodwin, Michele/ Duke, Naomi (2011), Capacity and Autonomy: A Thought Experiment on Minors’ Access to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34
Harvard Journal of Law & Gender 304.
6.Gordy, Kimberly (2011), Adding Life to the Adolescent's Years, Not Simply Years to the Adolescent's Lif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dividualized Care Planning &
Coordination Model and a Statutory Fallback Provision, 11 Yale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Law, and Ethics 171.
7.Haider, Aliya (2008), Adolescents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Autonomy as the Key to Reproductive Health, 14 Wm. & Mary J. Women & L. 605.
8.Henning, Kristin N. (2011), When Parental Authority Goes Too Far: The Fourth
Amendment Rights of Minors in Their Parents' Homes, 53 William & Mary Law
Review 55.
9.Hickey, Kathryn/ BA/ RN (2007), Minor’s Rights in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9 Jona’s Healthcare Law, Ethics, and Regulation 100.
10.Litton, Paul (2008), Non-Beneficial Pediatric Research and the Best Interests
Standard: A Legal and Ethical Reconciliation, 8 Yale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Law, and Ethics 359.
11.Ouellette, Alicia (2010), Shaping Parental Authority over Children’s Bodies, 85 Ind. L.J. 955.
12.Perera, Anthony (2008), Can I Decide Please? The State of Children’s Consent in the UK, 15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Law 411.
13.Shah, Seema (2013), Does Research with Children Violate the Best Interests
Standard? An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al Policy, forthcoming.
(三)網路資源
1.Council of Europe, from https://wcd.coe.int/ViewDoc.jsp?id=1304019, last visited on 27 Jan 2013.
2.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Parental responsibility -Guidance from the 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from http://bma.org.uk/, last visited on 22 Mar. 2013.
四、日文文獻(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大村敦志,家族法,有斐閣,1999年10月初版。
2.利谷信義,現代家族法學,法律文化社,1999年6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