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大前研一,2006,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天下文化出版社。
2.田振榮,2002,建立技專校院提昇教學品質指標之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3.朱建民,1996,專業倫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通識教育季刊。4.朱棋樟,2005,以平衡計分卡理論建構空軍後勤航空軍事工廠經營績效衡量模式---以空軍後勤某指揮部航空修護工廠為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5.宋志龍,2012,空軍志願役士兵人格特質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6.余靜雯,2005,半導體封測業主管管理才能評鑑模式與接班人計劃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7.呂育誠,2005,以系統動力學探討知識移轉途徑與企業危機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博士班。8.汪毓瑋,2010,精進士官制度,空軍司令部月會專題演講。
9.何飛鵬,2012,什麼是專業,經理人月刊。
10.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華泰書局。
11.李昌明,2001,多層次灰色預測方法---以國軍軍官考績評鑑為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
12.李科豎,2012,台灣二氧化碳封存場址評估-利用簡易多屬性評估技術,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MBA)。13.李張鑫,2011,以多屬性決策提升教師參與臺中市「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
14.李重德,2009,花蓮縣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15.李登科,2010,精進士官制度,國防部專題演講。
16.李輝明,2008,戰場壓力對領導幹部作決策之影響以決策風格與人格堅忍度為調節變項,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研究所。
17.林志峰,2006,主管領導型態、人格特質、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研究所。
18.林志維,2009,現行國軍精進士官制度對激勵志願役士官留營意願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19.林幸宜,2006,應用分析網路程序法於六標準差專案之選擇,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20.洪偉民、王卓甫 2007,基於SMARTS的工程交易方式決策分析,生態經濟。
21.段賢揚,2010,人格特質、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
22.胡晉豪,2012,工作價值觀與真實工作預覽影響工作投入之研究-以空軍非常備役之志願役士官兵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23.孫敏華,許如亨,2001,軍事心理學,心理出版社。
24.翁碩遠,2008,國軍人力資源規劃之個案研究─以空軍空服士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25.許士軍,1993,管理學,華泰書局。
26.許炎泉,2005,以模擬機探討飛行員於飛行降落階段之壓力負荷與人格特質之差異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專班。
27.張元瑋,2009,國軍飛行部隊之飛安影響因素關聯分析,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
28.張哲嘉,2012,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家庭衝突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
29.張翔裕等人,2007,資料收集器(Portable)之決策評選,決策分析研討會。
30.張善智,2013,連級軍官領導風格對士官離職傾向之影響,美和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31.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32.張靜莉,2005,以國軍志願役軍官角度評估現行服役制度,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33.國防部,2009,中華民國98年國防報告書。
34.國防部,2010,精進士官制度,國防譯粹。
35.黃良志等,2007,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華泰書局。
36.黃俐璇,2009,國內大學校院圖書館採購電子書決策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圖書資訊學在職專班。
37.廖川景,2008,國軍晉任遴選之人員績效評估,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班。38.劉皇模,2010,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及工作壓力之相關性研究—以國軍後勤人員為例,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
39.鄭國祥,2007,志願役空軍地勤軍(士)官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
40.鄭勝文,2003,空軍飛機修護基層主管領導型態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41.蔡明秀,2004,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金錢倫理觀與工作生活品質重視度對生涯導向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42.蔡嘉和,2012, 國軍志願役士官工作特性、工作價值及工作投入關聯性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碩士班。43.錢淑芬,1995,軍事專業價值與軍隊承諾之研究,復興崗學報。44.賴永中,2003,模糊理論應用於軍事幹部遴選之研究,義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45.盧智勤,2004,空軍基地後勤部隊之人格特質、組織文化及領導行為與工作滿足對飛安績效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46.鍾志明,2013,從孫中山倫理思想論軍人武德與品格教育之實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
47.簡禎富,2005,決策分析與管理:全面品質提升之架構與方法,雙葉書廊。
48.魏敏丞等人,2006,應用SMARTS與SMARTER方法於數位攝影機之決策評選,決策分析期末專題研討會。
49.蘇春凌,2003,國軍士官人力規劃模式之構建,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
【英文部分】
1.Barron, F. H. & Barret, B. E. (1996), Decision Quality Using Ranked Attribute Weights, Management Science, 42, pp. 1515-1523.
2.Borman, W.C. & Motowidlo, S.J. 1993.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In N. Schmitt, W.C.
3.Cambell, J.P.,1990. Modeling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problem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In M.D. Dunnette & L.M.
4.Edwards, W., Barron, F.H., 1994. SMARTS and SMARTER: Improved simple methods for multiattribute utility measure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60, 306–325.
5.Hemphill & Coons, 1957. Development of 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In R. M. Stogdill and A.E. Coons(Eds). Leader behavior: Its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pp. 7). Ohio: Bureau of Research, Ohio State University.
6.House et al.,1999.Cultural influences o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Project, GLOBE.In: W.H. Mobley, M.J. Gessner, & V. Arnold (Eds.).
7.Jacobs & Jaques,1990. Military executive leadership. In K. E. Clark and M. B. Clark(Eds.), Measures of leadership. West Orange, NJ: Leadership Library of America.
8.Jarvis, P., 1983.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ondon:Croom Helm.
9.John R.Schermerhorn, 1999, Management, 陳靜怡譯,台灣西書出版。
10.Kane, J. S. & E. E. Lawler.(1979). Performance Appraisal Effectiveness:Its Assessment and Determinants, in B. Staw(ed.)
11.Kotter, J. P.,1995. Leading Change: Why Transformation Efforts Fai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Vol.73, Izzhs2, 59-67.
12.Mcgregor, D., 1960.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New York, NY: Mcgraw-Hall.
13.Mount, Murray R Barrick, Steve M Scullen, James Rounds.2005. Personnel Psychology. Durham: Summer.
14.Nadler, L. & Z. Nadler, 1990, The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5.Ray Mahoney. 2000. Leadership and learning organizations.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16.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 Behavior, Prentice-Hall, Inc., Upper Saddles River,N.J. 07458, U.S.A.
17.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New York.
18.Tubre & Collins, 2000. Jackson and Schuler, 1985 Revisited: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le ambiguity, role conflict, and job performance.
19.Williams,2001.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Mountain View,California: May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