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王文斌(2007). 隱喻的認知構件與解讀. 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
王韻雅(2011). 成語的隱喻藝術. 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申小龍(1990). 中國文化語言學. 吉林教育出版社
向柏松(2001). 吉祥民俗.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宋長宏(1997). 中國牛文化. 北京:民族出版社
何星亮(1992). 中國圖騰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露露(1998). 春牛闢地.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世箴(2006).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 In Lakoff, G. & Johnson, M.(Eds.), Metaphor we
live by. Chicago, U.S.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竺家寧(2009). 詞彙之旅. 新北市新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吳裕成(1993). 十二生肖與中華文化. 台北市:百觀出版
吳裕成(2003). 生肖與中國文化. 北京:人民出版社
吳為善(2011). 概念隱喻與概念轉喻. 吳為善(2011). 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pp132-163)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胡壮麟(2004). 認知隱喻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建君(2009). 祥禽瑞獸.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常峻(2004). 生肖.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陳勤建(2005). 生肖趣談.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趙伯陶(2000). 十二生肖. 濟南:齊魯書社
盧植(2006). 認知與語言—認知語言學引論. 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
簡濤(1998). 立春風俗考.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蘇以文(2005). 隱喻與認知. 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期刊
丁毅偉(2004). 隱喻與文化認知. 江蘇:外語研究. 88(6)
王曉麗(2013. 10).《說文解字•牛部》渊源深厚的牛文化研究—古人對牛類人性
的認知. 內蒙古:赤峰學院院報. 34(10)
王雙梅(2009). 從修辭到認知—淺析兩種不同的隱喻觀. 北京:外語與外語教學. 4(241)
朱志卉(2013). 含隱喻的漢語成語隱喻認知機制的解讀. 湖北:青年文學家˙語言研究
李雪(2012). 概念隱喻、概念轉喻語詞會研究. 外語學刊, 4
李靜(2011). 遠古宗教信仰-讀《圖騰崇拜》. 中國宗教. 5
何燕紅(2012). 英漢牛文化的隱喻認知. 福建, 福州:太原城市職業技數學院學報. 126(1)
吳東海(2012.1). 對漢語成語在認識. 雲南: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10(1)
周樹江(2005). 隱喻的本質及其文化認知.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12, 7 (4) : 575 – 576
侯冬梅(2009). 「牛文化」的源流與變遷.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 4(37)
彭代明(2001). 羌族的牛崇拜與美術特徵.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1
陳萍(2005). 牛的文化解析. 重慶: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6(21)
陳家友(2010). 「春牛」文化與原始圖騰崇拜-以廣西各地為「春牛」民俗研究指向. 廣西:梧州學院院報20(4)
康陸(2012.12). 語言與文化互動關係研究. 遼寧:蘇州教育學院院報. 29(6)
張磊(2005.7). 隱喻與文化. 北京:涪陵師範學院院報. 21(4)
劉薇(2006.4). 淺談語言與文化的關係. 雲南:楚雄師範學院院報. 21(4)
龍符(2009). 雲南壯族「牛崇拜」與「牛圖騰」文化. 雲南: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2(3)
張藝芬(2010). 英漢動物詞的文化意義來源. 福建:西南科技大學學報. 27(5)
楊郭婷. 陳文. 王娟(2008). 英漢動物詞文化內涵差異研究. 安徽:巢湖學院學報. 10(4)
外文書籍
Lakoff, G. & Johnson, M.(2005). Metaphor we live by. Chicago, U.S.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論文
沈嘉莉(2010). 論漢語成語中動物的譬喻用法-以馬為例. 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金韻涵(2013). 比喻性語言中的動物意象:以「馬」的隱喻為例. 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馬丹(2006.4). 論成語中十二生肖動物的象徵意義及其教學. 四川大學
陳白歷云(2013). 從認知語言學看漢語成語「龍」之隱喻研究. 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希(2009). 十二生肖漢德成語翻譯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德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鑫(2010) 牛的文化詞與研究. 內蒙古大學
趙倩(2010). 人 動物 隱喻 -從英漢動物成語來看「人是動物」的隱喻. 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蔣爭絕(2013). 生肖成語的文化內涵及對外漢語教學. 河南大學
工具書
漢語成語大辭典(2007).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維基百科
中華語文知識庫
教育部成語典
漢典
網際網路
從認知隱喻角度分析漢語中“牛”之隱喻 http://www.niubb.net/article/1175931-1/1/ (2015/05/28檢索)
牛文化的源流與變遷 http://www.docin.com/p-401371251.html (2015/05/28檢索)
隱喻與語言、文化之間的關係 http://www.niubb.net/article/1607700-1/1/ (2015/05/28檢索)
牛年 說說牛文化 http://news.hunantv.com/v/nnsn/ (2015/05/28檢索)
佛門妙供http://www.sutrapearls.org/idioms/id18/id18_05.htm#sthash.86rkTpJE.dpbs
(2015/05/28檢索)
以羊換牛 故事欣賞 http://boktakhk4.pixnet.net/blog/category/1455132
(2015/05/28檢索)
漢語生肖熟语的隱喻的研究 http://max.book118.com/html/2014/0422/7840216.shtm (2015/05/28檢索)
中國牛文化起源變遷及未来發展應用模式初探
http://wenku.baidu.com/view/625a0ccbd5bbfd0a795673a0.html (2015/05/28檢索)
中華文化天地 成語的故事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2html/vod02_17.htm (2015/05/28檢索)
隱喻是洞察人生命奧妙的第三隻眼http://astalavista.pixnet.net/blog/post/20915317-%E9%9A%B1%E5%96%BB%E6%98%AF%E6%B4%9E%E5%AF%9F%E4%BA%BA%E7%94%9F%E5%A5%A7%E7%A5%95%E7%9A%84%E7%AC%AC%E4%B8%89%E9%9A%BB%E7%9C%BC (2015/05/28檢索)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電子書)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RudHiPFpP3AC&pg=PA321&lpg=PA321&dq=%E7%B5%90%E6%A7%8B%E8%AD%AC%E5%96%BB&source=bl&ots=1khkOgLsRv&sig=sYnaTNDYB9iCEAFogeuBsPuMVAQ&hl=zh-TW&sa=X&ei=ZmAyVOzOHI3j8AXc2YCwCg&ved=0CEIQ6AEwBg#v=onepage&q=%E7%B5%90%E6%A7%8B%E8%AD%AC%E5%96%BB&f=false(2015/05/28檢索)
隱喻與認知(電子書)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ytIGmoGUOrMC&pg=PA74&lpg=PA74&dq=%E9%9A%B1%E5%96%BB%E8%88%87%E8%AA%8D%E7%9F%A5&source=bl&ots=8HbQ-rNqkp&sig=h1OCUpNi23SaAl5joIM7TXqjvZQ&hl=zh-TW&sa=X&ei=tVQ1VLygKMSF8gXDyoLQBQ&ved=0CFEQ6AEwBw#v=onepage&q=%E9%9A%B1%E5%96%BB%E8%88%87%E8%AA%8D%E7%9F%A5&f=false (2015/05/28檢索)
成語的隱喻藝術(電子書)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otR5k9tog8C&pg=PA210&lpg=PA210&
dq=%E9%9A%B1%E5%96%BB%E8%88%87%E8%AA%8D%E7%9F%A5+
%E6%9D%9F%E5%AE%9A%E8%8A%B3&source=bl&ots=anRUaBFrNw&si
g=RJ1h7w5-5KwelF5DdjjPQzE8mCo&hl=zh-TW&sa=X&ei=UxM9VKfQKcm
j8AX4t4G4Cw&ved=0CCQQ6AEwAQ#v=onepage&q=%E9%9A%B1%E5%9
6%BB%E8%88%87%E8%AA%8D%E7%9F%A5%20%E6%9D%9F%E5%A
%9A%E8%8A%B3&f=false (2015/05/28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