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專書 丁光玲《清朝前期流民安插政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王業鍵《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一)》,臺北:稻鄉出版,2003年。 王業鍵《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二)》,臺北:稻鄉出版,2003年。 李中清、王豐《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1700-2000)》,三聯書店,1999年。 李仲生《人口經濟學(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 李仲生《歐美人口經濟學說史》,世界圖書出版社,2013年。 李競能《現代西方人口理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池子華《中國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池子華、朱琳《中國歷代流民生活掠影》,瀋陽出版社,2004年。 江立華、孫洪濤《中國流民史•古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論叢》,臺北:稻禾出版社,1996年。 行龍《人口問題與近代社會》,人民出版社,1992年。 佟新《人口社會學(第四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何清漣《人口:中國的懸劍》,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范金民《國計民生——明清社會經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俞金堯《西歐婚姻、家庭與人口史研究》,現代出版社,2015年。 陳紀平《理性的人口過剩——中國傳統人口行為的產權經濟分析》,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年。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張宏杰《饑餓的盛世:乾隆年代的得與失》,重慶出版集團,2016年。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彭松建,《西方人口經濟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劉家強《人口經濟學新論》,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 龐毅《中國清代經濟史》,人民出版社,1994。
Abel, W., Agricultural Fluctuations in Europe: From the Thirteenth to Twentieth Centuries, Routledge (2013). Becker, G. S.,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Carr-Saunders, A. M., The Population Problem: A Study in Human Evolution, Clarendon Press (1922). Hertzler, J. O., The Crisis in World Population: A Sociological Examin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56). Livi-Bacci, M., A Concise History of World Population (6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17). Livi-Bacci, M., Population and Nutrition: An Essay on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of Europ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Miskimin, H. A., The Economy of Early Renaissance Europe, 1300-146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ostan, M. M. ed.,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Vol.1: The Agrarian Life of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6). Postan, M. M., The Medieval Economy and Society: an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1100-15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Richard, D.,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Simon, J. L.,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Grow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Todaro, M. P. & Smith, S. C., Economic Development (11th Edition), Pearson Series in Economics (2009), Chapter 8: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Young, L. B., Population in Porspec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二、期刊論文 方行《清代租佃制度述略》,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年第四期。 王亞平《關於中世紀德意志“二期農奴制的幾個問題》,世界歷史,2000年第二期。 李仲生《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的理論分析》,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年第二期。 李伯重《墮胎、避孕與絕育——宋元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的節育方法及其運用與傳播》,收錄於《中國學術》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0年。 車群、曹樹基《清中葉以降浙南鄉村家庭人口與家族經濟——兼論非馬爾薩斯式的中國生育模式》,中國人口科學,2011年第三期。 谷延方《黑死病與英國農村勞動力轉型》,北方論叢,2005年第三期。 范金民《清代禁酒禁曲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 孫毓棠、張寄謙《清代的墾田與人丁的記錄》,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 陳涴《康乾盛世成因蠡析——兼論歷史必然性與偶然性》,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2007年第五期。 雍正江、陳曉律《12-13世紀西多會經濟成功原因初探》,史學集刊,2014年第六期。 趙曉華《清代因災禁酒制度的演變》,歷史教學,2013年第二十二期。 薛國中《黑死病前後的歐洲》,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四期。 鄔滄萍《中國人口政策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甘肅社會科學,2011年第一期。 羅爾綱《太平天國革命前的人口壓迫問題》,收錄於《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1958年。
Becker, G. S., Nobel lecture: The Economic Way of Looking at Behavio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3, 101(3), pp. 385-409. Dasgupta, P. S., On the Concept of Optimum Popula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9, 36(3), pp. 295-318. Gottlieb, M., The Theory of Optimum Population for a Closed Econom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45, 53(4), pp. 289-316. Kamerschen, D. R., On an Opertaional Index of “Overpopul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65, 13(2), pp. 169-187. Kremer, M., Population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One Million B.C to 1990,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108, pp. 681-716. Leibenstein, H.,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Economic Theory of Fertility: Promising Path or Blind All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4, 12(2), pp. 457-479. Postan, M. M.,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Medieval Society, reprinted in his Essays on Medieval Agriculture and General Problems of the Medieval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p. 3-27. Russell, C. & Russell, WMS., Population crises and population cycles, Medicine, Conflict and Survival, 2000, 16(4), pp. 383-410.
三、译本 李國慶等譯,約翰•巴羅《我看乾隆盛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宋海文等譯,Perkins, D. H., 珀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 何欽譯,Sismondi, 西斯蒙第《政治經濟學新原理》,商務印書館,1964年。 周進編譯,Malthus, T. R., 馬爾薩斯《人口論》,北京出版社,2008年。根據1798年初版編譯。 夏伯嘉譯,Cipolla, C. M., 契波拉編,《歐洲經濟史(中古篇)》,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莫玉梅譯,Dyer, Christopher《轉型的時代——中世紀晚期英國的經濟與社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徐家玲等譯,Thompson, J. W., 湯普遜《中世紀晚期歐洲經濟社會史》,商務印書館,1996年。 陳信宏譯,Pearce, F., 皮爾斯《人口大震盪》,臺北:天下雜誌,2012年。 陳祖洲編譯,Malthus, T. R., 馬爾薩斯《人口論》,陝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根據人口論修訂版本編譯。 張軍等譯,Keynes, J. M., 凱恩斯《和約的經濟後果》,華夏出版社,2008年。 張毓寶譯,南亮三郎編《人口論史——通向人口學的道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 葛劍雄譯,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相關問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鄔滄萍等譯,Sauvy, A., 索維《人口通論(上冊)》、《人口通論(下冊)》,商務印書館,1983年。 楊寧等譯,Bennett, Judith M. & Hollister, C. Warren《歐洲中世紀史(第十版)》,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 餘中先等譯,Bloch, M., 馬克•布洛赫《法國農村史》,商務印書館,1991年。 潘寧譯,Cameron, Rondo & Neal, Larry《世界經濟簡史》,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山本進《清代社會經濟史》,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年。 對外貿易學院譯,Place, F., 普萊斯《人口原理的說明和例證》,商務印書館,196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