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6 08: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昌筱晨
研究生(外文):Chang,Hsiao-Chen
論文名稱:敦煌風華-老石窟壁畫中供養人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Beauty of Dunhung-A Study of The Donors In Dunhung Frescos
指導教授:柯金虎柯金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e,Jin-Hu
口試委員:柯金虎,周次吉陳睿宏
口試委員(外文):Ke,Jin-HuZhou,Ci-JiChen,Ruei-Hong
口試日期:2014-01-1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9
中文關鍵詞: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畫像:供养人服飾:題記
外文關鍵詞:Dunhuang:Mogao Caves:Donors' portraits:Donors' costumes:Epigraph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3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敦煌莫高窟供養人畫像,直接描繪的是當時現實生活中的世俗人物,是敦煌石窟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所謂供養人即為出資發願開鑿洞窟的功德主、窟主、施主、及與其有關的家族、親屬或社會關係成員。供養人有敦煌歷代大族、地方長官、僧界大德、也有一般下層平民百姓。他們是曾經活躍在敦煌歷史上的人物,因此這些畫像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敦煌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是壁畫,而在壁畫中蘊藏著無與倫比的古代服飾文化藝術資料。這些服飾豐富的款型,絢麗的色彩,精美的圖案、奇妙的構思,充分反映了古人高度智慧與聰明才智。
本論文對敦煌莫高窟壁畫中不同時期的男女供養人及供養僧侶服飾進行梳理,得出結論: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供養人服飾與現實生活緊密相聯,並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變化。供養人服飾不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審美和流行風尚,而且,還強調個人身份與社會地位。
論文首先探討敦煌壁畫暨供養人緣起與背景,從十六國至元代的敦煌壁畫的流變,以期對壁畫與供養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對男供養人與精彩紛呈的服飾文化予以論析,依其身分、地位、經濟狀況,分析其服飾特徵。再次論述女供養人與各領風騷的服飾文化,採用文化變遷理論對女供養人服飾鮮明的時代特徵進行解析,來反映女供養人服飾的豐富內涵。而後論述敦煌石窟供養僧侶的服飾文化,由供養僧侶服飾的變化特徵,凸顯出佛教的漢化與世俗化。之後分析供養人題記,直接反映著現實社會的人物活動,符合歷史真實性。最後續以結論,以統攝全文。

The donors’ portraits in Mogao Caves, Dunhuang which directly described those secular lives were undoubtedly of great importance. The so-called donors were those people, their relatives, family members or socially-connected people who afforded the charge of carving out the caves. In other words, they were not responsible for craftsmanship. The donors were Dunhuang nobles, local officials, religious figures and common people. They were once active in Dunhuang history. Therefore, these portraits were of great historical valu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rt of Dunhuang was the frescos which contain data of numerous outstanding ancient costumes whose gorgeous styles, splendid colors, delicate patterns and marvelous thoughts fully reflected the talents and wisdom of our ancestor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stumes of male and female donors as well as religious monks of Mogao Caves, Dunhuang in different eras. The researcher concluded that the donors’ costumes were deeply intervened with their daily life and changed accordingly. The costumes not only represented contemporary sense of beauty and fashion, but also emphasized individual’s identity and social status.
First, the origins and backgrounds of the donors dating back from Sixteen Kingdoms to Yuan Dynasty were discussed to acquire further understanding. Second, male donors’ colorful costumes and cultures we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ir identities,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to analyze their costume patterns. Then, female donors’ costumes were examined with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o reveal the abundant contents of their clothing. Followed by the analysis of monks’ costume cultures, we were informed the Sinicization and mundaneness of Buddhism. And donors’ epigraphs which directly reflected the activities of people in that era were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historical reality. Finally, the researcher drew a conclusion.

目 次
摘 要 I
The Beauty of Dunhuang—A Study of the Donors in Dunhuang Frescoes I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價值 1
一、 研究動機 2
二、 研究價值 2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
一、 專書 3
二、 學位論文 4
三、 期刊 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結構 7
一、 研究限制 7
二、 本文結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9
一、 研究範圍 9
二、 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敦煌壁畫暨供養人緣起與背景 11
第一節 敦煌壁畫形成背景 11
一、 敦煌壁畫的發展歷史 12
二、 敦煌壁畫內容的主要類別 21
第二節 敦煌壁畫供養人畫像緣起 32
一、 佛教文化崛起催生了石窟供養人 39
二、 供養人是石窟真正的締造者 43
第三節 敦煌壁畫供養人圖像演變 44
一、 莫高窟供養人畫像的歷史分期 45
二、 莫高窟供養人畫像的發展演變 49
第三章 男供養人與精彩紛呈的服飾文化 55
第一節 十六國、北朝時期男供養人服飾文化 56
一、 十六國時期 56
二、 北朝時期 63
第二節 隋唐時期男供養人服飾文化 77
一、 隋時期 77
二、 唐時期 82
第三節 歸義軍曹氏政權時期男供養人服飾文化 90
第四節 西夏、蒙元時期男供養人服飾文化 96
一、 回鶻可汗、王子服飾 97
二、 回鶻王室貴族服飾 100
三、 西夏文武官員服飾 102
第四章 女供養人與各領風騷的服飾文化 109
第一節 十六國、北朝時期女供養人服飾文化 109
一、 十六國時期 110
二、 北朝時期 111
第二節 隋唐時期女供養人服飾文化 124
一、 隋朝時期 124
二、 唐代時期 130
第三節 歸義軍曹氏政權時期女供養人服飾文化 146
一、 貴族服飾 147
二、 侍者服飾 151
第四節 西夏、蒙元時期女供養人服飾文化 152
一、 西夏時期 152
二、 蒙元時期 158
第五章 敦煌石窟供養僧侶服飾文化 161
第一節 敦煌供養僧侶服飾之類型 161
一、 袈裟 162
二、 僧祇支、偏衫 164
三、 交領衣、大袖衣裙 167
四、 僧衣之帶紐 168
第二節 敦煌供養僧侶服飾的衍化 168
一、 印度、龜茲 佛裝與僧衣的影響 169
二、 中西文化逐漸相融 170
三、 不斷變化的多樣化形式 171
第三節 不拘一格的供養僧服 172
一、 供養僧人服飾探析 173
二、 供養尼僧服飾探析 178
第六章 敦煌石窟供養人題記 185
第一節 題名與發願文 187
一、 題名 187
二、 發願文 203
第二節 功德記 208
一、 聖歷碑《李君莫高窟佛龕碑並序》 208
二、 《大唐隴西李氏莫高窟修功德記》 213
三、 《以莫高窟清河□□張公□□□□□繼修□功德記》 215
四、 《莫高窟記》 216
五、 《張淮深造窟功德碑》 218
第七章 結 論 221
一、 敦煌壁畫是現實社會生活的寫照 221
二、 敦煌石窟與供養人相互依存 222
三、 供養人畫像是敦煌當時現實社會最真實的反映 222
四、 供養人服飾是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財富 223
五、 供養人題記是珍貴的史料 224
參考文獻 225
一、 古籍(依時代為序) 225
二、 現代專書 (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226
三、 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229
四、 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232
附 錄 233



一、 古籍(依時代為序)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東漢‧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
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唐‧魏 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唐‧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唐‧玄 奘:《大唐西域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
唐‧杜 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臺北,文殊書局,1988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北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69年
宋‧樂 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王 溥:《唐會要》,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
宋‧范 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元‧脫脫帖木兒:《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陶宗儀:《說郛》,北京:中國書店,1927年
元‧黃公紹、熊忠:《古今韻會舉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臺灣:臺灣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宋 濂:《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
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彭定求:《全唐詩》,北京:北京東方聖碟科貿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
清‧阮 元:《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王文錦:《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二、 現代專書 (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醫學書局,1922年
王仲犖:《北周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王惠民:《敦煌宝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思博:《莫高窟壁畫》,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日‧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3年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並凝視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一)~
(六)》,中國文物出版社與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出版,1989年
任繼愈:《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
阮 立:《唐敦煌壁畫女性形象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杜斗城:《正史佛教資料類編》,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6年
何 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沈從文:《中國服飾史》,西安:陝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北京: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年
李肖冰:《中國西域民族服飾研究》,烏魯木齊:新疆出版社,1995年
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服飾》,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年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
季羨林:《敦煌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竺小恩:《敦煌服飾文化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法‧伯希和:《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耿昇、唐健賓譯,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7年
周菁葆:〈高昌石窟壁畫中的服飾藝術〉《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
段文傑、樊錦詩:《中國敦煌壁畫第2集 西魏》,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
段文傑:《段文傑敦煌石窟藝術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
段文傑:《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文集》,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年
段文傑:《中國敦煌壁畫全集1 敦煌 北涼、北魏》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
胡同慶:《品味敦煌》,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8年
吳 健:《中國敦煌壁畫全集2 西魏》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
馬 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6年
段文傑:《中國敦煌壁畫全集3‧敦煌 北周》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
段文傑:《中國敦煌壁畫全集5 敦煌 初唐》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
段文傑:《中國敦煌壁畫全集敦煌6 盛唐》中國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
段文傑:《中國敦煌壁畫全集7、9 敦煌 中唐》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
段文傑:《中國敦煌壁畫全集10 敦煌 西夏、元》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編:《中國敦煌壁畫全集11敦煌 麥積山、炳靈寺》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
段文傑:《中國敦煌壁畫全集敦煌17 隋》中國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
段文傑:《中國壁畫全集 敦煌 隋代》,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
香港廣匯貿易:《敦煌石窟珍品》,香港:香港廣匯貿易有限公司,2002年
高春明:《中國服飾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高田時雄:《敦煌寫本研究年報 第七號》,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中國中世寫本研究班,2013年
原田淑人:《中國服裝史研究》常任俠等譯,安徽:黃山書社,1988年
孫 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孫大衛:《新疆石窟藝術特色》,烏魯木齊:新疆攝影藝術出版社,1989年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陳高華、徐吉軍著:《中國服飾通史》,寧波:寧波出版社,2002年
敏春芳:《敦煌願文詞匯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
郭慧珍:《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常沙娜:《中國敦煌歷代服飾圖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
湯一介:《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國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和社,1981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國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二卷》,北京: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和社,1984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國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三卷~第五卷》,北京: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和社,1987年
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敦煌研究院:《中國美術全集 第七卷》,上海:新華書店,1987年
敦煌研究院:《中國美術全集 第十四卷》,上海:新華書店,1987年
敦煌研究院:《中國美術全集 第十五卷》,上海:新華書店,1987年
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鑒賞叢書 第1輯 第1分冊~第10分冊》,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
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鑒賞叢書 第2輯 第1分冊~第10分冊》,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年
黃永武:《敦煌莫高窟内容總錄》敦煌叢刊初集(十六),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黃本驥:《歷代職官表》,臺北:樂天出版社,1974年
黃永武:《敦煌寶藏》,12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萬庚育:〈珍貴的歷史資料——莫高窟供養人畫像題記〉,載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賀世哲:〈從供養人題記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營建年代〉,載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黃 徵、吳 偉:《敦煌愿文集 上、下》,長沙:岳麓書社,1995年
葉 嬌:《敦煌文獻服飾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寧 強:《敦煌佛教藝術》,高雄:復文出版社,1992年
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鄭炳林:《敦煌碑銘贊輯釋》,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2年
鄭炳林:《敦煌寫本相書理論與敦煌石窟供養人畫像——關于敦煌莫高窟供養人畫像研究之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樊錦詩撰文,吳健 攝:《中國敦煌》,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年
樊錦詩、劉永增:《敦煌鑑賞》,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3年
蔡偉堂、盧秀文:《敦煌供養僧服飾考》,敦煌:敦煌研究院,2010年,第5期
潘絜茲:《敦煌壁畫服飾資料》,北京:中國古典文藝出版社,1959年
賴鵬舉:《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關友惠:《中國敦煌壁畫全集8 晚唐》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
聶鋒、祁淑虹:《敦煌歷史文化藝術》,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07重印 )
羅宗濤:《敦煌變文一一石窟裡的老傳說》,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劉永華:《中國古代軍戎服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譚蟬雪:《敦煌石窟全集 第24冊 敦煌服飾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年
三、 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于向東:〈試論莫高窟屏風畫與敦煌變文的關係〉南京:東南大學藝術學系《東南文化》,第4期,2005年
王惠民:〈敦煌壁畫十六羅漢圖榜題研究〉,敦煌:《敦煌研究》,第1期,1993年
王惠民:〈再談曹元德功德窟〉,敦煌:《敦煌研究》,第4期,1995年
史金波、白濱:〈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題記研究〉,北京:《考古學報》,第3期,1982年
史金波:〈西夏皇室和敦煌莫高窟芻議〉《西夏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輯,2009年
白天佑、沙武田:〈莫高窟第231窟陰伯倫夫婦供養像解析〉,蘭州:《敦煌研究》
,第2期,2006年
江欣榮:〈歸義軍及其周邊民族的關係初探〉,蘭州:《敦煌學輯刊》,第2期,1986 年
沙武田:〈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供養人畫像考察〉,北京:《中國藏學》,第2期,2003年
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闐王畫像研究〉,《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 第4期,2006年
沙武田:〈莫高窟第 138窟智慧性供養像及相關問題研究〉,蘭州:《敦煌學輯刊》
,第3期,2006年
沙武田、段小强:〈莫高窟第 454 窟窟主的一點補充意見〉,蘭州:《敦煌研究》,第3期,2003 年
杜斗城、張穎:〈敦煌佛教文獻女性經典試析〉,《世界宗教研究》,第5期,2012 年
余名涇:〈敦煌莫高窟北朝時期佛陀照像架裟分析〉,蘭州:《敦煌研究》,第1期,2006年
李玉珉:〈敦煌莫高窟第三二一窟壁画初探〉,臺北:《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6 期,2004年
李 波:〈唐代敦煌壁畫供養人服飾與題型〉,敦煌:《敦煌研究》,第1期,2008年
吳榮鑒:〈敦煌壁畫中的線描〉,蘭州:《敦煌研究》,第1期,2004年
辛長青:〈雲岡17窟比丘尼題記考釋〉,大同平城:《北朝研究》,第1期,1989年
竺小恩:〈莫高窟北周供養人服飾研究〉,《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2011 年
姜伯勤:〈敦煌莫高窟隋供養人胡服服飾研究〉,郝春文主編,《敦煌文獻論集: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大連: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
范 泉:〈莫高窟第12窟供養人題記、圖像新探〉,蘭州:《敦煌研究》,第6期,2003年
范 泉:〈周武滅法與敦煌北周石窟營造的關係一一以莫高窟第 428窟供養人圖像為中心〉,蘭州:《敦煌學輯刊》,第4期,2008年
施萍婷:《建平公與莫高窟》,載《敦煌研究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
施萍婷、賀世哲:《近承中原遠接西域——莫高窟第428窟研究》,載《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第428窟》,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年
施萍婷:〈讀翟家碑札記〉,甘肅:《蘭州大學學報》,第5期,2009年
馬 德:〈敦煌莫高窟洞窟的窟主與施主〉, 廣東人民出版社,《中山大學史學集刊》,第3集,1995 年
段杏莉:〈敦煌石窟造像與壁畫藝術探討〉,瀋陽:《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
孫 丹:《考古所建所六十週年專題報導展覽─考古中華:佛教繁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考古所,2010年
耿世民:〈高昌回鶻王國〉,《新疆文史論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
郝春文:〈關於敦煌寫本齋文的幾個問題〉,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1996年
梁麗玲:〈《賢愚經》與石窟藝術〉,臺北:《中華佛學研究》,2002年
張承志:〈王延德行記與天山硇砂〉,北京:《考古學研究》,2006年
張永安:〈敦煌壁畫藝術價值研究的整體觀念〉,敦煌:《社會縱橫》,第3期,2007年
張培君:〈唐宋時期敦煌社人修建莫高窟的活動〉,蘭州:《敦煌學輯刊》,第4期,2008年
張先堂:〈莫高窟供養人畫像的發展演變一一以佛教史考察為中心〉,蘭州:《敦煌學輯刊》,第4期,2008年
賀世哲:〈再談曹元深功德窟〉,蘭州:《敦煌研究》,第3期,1994年
項一峰:〈初談佛教石窟供養人〉,蘭州:《敦煌研究》,第1期,1997年
費 泳:〈佛像服飾中的「僧祇支」與「偏衫」問題〉,蘭州:《敦煌學輯刊》,2008 年
陽 颺:〈敦煌壁畫〉,延安:《延安文學》,第3期,2009年
萬繩楠:〈北魏前期的漢化(崔浩問題)〉、〈北魏後期的漢化(孝文帝的漢化政策)〉,均收錄在《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
葉 嬌:〈敦煌文献异称现象研究-以服飾為例〉,金華:《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13年
暨遠志:〈張議潮出行圖研究一一兼論唐代節度使旌節制度〉,蘭州:《敦煌研究》
,第3期,1991年
鄭汝中:〈敦煌壁畫樂伎〉,載《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8年
鄭炳林:〈敦煌寫本相書理論與敦煌石窟供養人畫像——關于敦煌莫高窟供養人畫像研究之二〉,蘭州:《敦煌學輯刊》,第4期,2006年
鄭炳林:〈張淮深改建莫高窟北大像和開鑿 94 窟年代再探讀《辭弁邈生贊》劄記〉,蘭州:《敦煌研究》,1994年
蔡偉堂、盧秀文:〈敦煌供養人僧服考論(一) ─ ─ 僧裝的類型變化〉,蘭州:《敦煌研究》,第5期,2010 年
劉玉權:〈榆林窟第29窟窟主及其營建年代考論》,載《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6 年
劉 影:〈淺析敦煌莫高窟壁畫中供養人畫像的變遷一一以130窟甬道南北兩壁供養人畫像為例〉,廣西藝術學院學報《藝術探索》,第20卷 第3期,2006年
盧秀文:〈敦煌莫高窟早期三窟供養人服飾研究〉,蘭州:《敦煌學輯刊》,第4期,2008年
盧秀文:〈敦煌石窟中的女供養人首飾髮簪〉,蘭州:《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
謝升保、陳玉英:〈麥積山石窟第133窟造像碑研究綜述〉,蘭州:《敦煌研究》,第6期,2003年
謝 靜:〈敦煌石窟中西夏供養人服飾研究〉,蘭州:《敦煌研究》第3期,2007年
謝 靜、謝生保:〈敦煌石窟中回鶻、西夏供養人服飾辨析〉,蘭州:《敦煌研究》
,第4期,2007 年
蘇瑩輝:〈從莫高、榆林二窟供養者像看瓜、沙曹氏的聯姻外族〉,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第2卷 第3期,1984年
蘇瑩輝:〈論莫高、榆林二窟供養人題名之有裨考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敦煌學會《敦煌學》,第7輯,1984年
蘇瑩輝:〈敦煌壁畫供養者舉隅一一北朝早期人物服飾史料簡介〉,臺北:《故宮文物月刊》,第2卷 第8期,1984年
蘇瑩輝:〈敦煌壁畫供養像舉隅一一隋迄元代服飾史料簡介〉,臺北:《故宮文物月刊》,第3卷第4期,1985年
蘇瑩輝:〈敦煌成陀羅功德窟女供養者像簡介〉,臺北:《故宮文物月刊》,第4卷 第10期,1987年
蘇瑩輝:〈千佛洞的供養像與題記〉《敦煌學概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
蘇瑩輝:〈敦煌壁畫回鶻公主隴西李氏等供養像考略〉,臺北:《故宮文物月刊》,第13卷 第10期,1996年
顧關元:〈敦煌學研究的新領域讀《敦煌願文集》〉,北京:《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
四、 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何亞宜:《中國中古佛教造像活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

李雅梅:《唐宋時期藝術捐資者-供養人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李珊娜:《歸義軍時期敦煌壁畫中供養人服飾初探》,南昌: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李文倩:《敦煌壁畫中晚唐女供養人服裝研究》,上海: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林玉龍:《敦煌本生故事與其石窟藝術述論》,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范婷婷:《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供養人服飾研究》,上海: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胡 玲:《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女供養人服飾淺析》,北京:北京服裝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高明翠:《敦煌功德記研究》,臺中:逢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
高蜀慧:《從敦煌文獻看唐五代婦女地位》,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碩士論文,2005年
張 箭:《三武一宗滅佛研究》,成都:四川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黃 婷:《段文杰的敦煌服飾藝術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郭慧珍:《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之研究》,新北市: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歸常:《敦煌壁畫中曹氏式家族聯姻形式下人物的裝飾體現》,上海: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賈一亮:《敦煌唐代壁畫經變畫禮佛樂隊中的舞伎服飾研究》,上海: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趙鑫曄:《敦煌願文綜考》,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羅 微:《古代漢族女性服飾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