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專書
甲、 戰國策類
高誘注 《戰國策》,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三版。
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9月第4次印刷。
編輯部 《帛書戰國策》,台北:河洛出版社,1977年5月臺排印出版。
溫洪隆 《新譯戰國策》,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2月初版。
繆文遠 《戰國策新校注》,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三次
印刷。
鄭良樹 《戰國策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7月三版第三次印刷。張正男 《戰國策初探》,台北:商務印書館,1984年4月初版。
鍾克昌 《戰國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初版。
戴月芳 《戰國策》,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5月初版。
張清常、王延棟 《戰國策箋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
第一版。
郭人民 《戰國策校注繫年》,河南:中洲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
版。
熊憲光 《戰國策研究與選譯》,四川:重慶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
藍開祥 《戰國策名篇賞析》,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
版。
鄭傑文 《戰國策文新論》,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張彥修 《縱橫家書-戰國策與中國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
年8月第一版。
張慧良 《戰國策:人性本質的掌握術》,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1
月初版十一刷。
乙、古籍類
林尹註譯 《周禮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年11月二版。
屈守元箋疏 《韓詩外傳箋疏》,四川:巴蜀書社,1996年3月第一版第
一次印刷。
楊伯峻編著 《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9月再版。
王愷鑾 《尹文子校正》,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臺一版。
張雙棣 《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第
一次印刷。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10月初版。
班固 《漢書》,台北:宏業書局,1996年3月30日再版。
劉向 《說苑》,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臺一版。
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20日。
章學誠 《文史通義》,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9月10日出版。
丙、縱橫家類
蕭登福 《鬼谷子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0初版。
普穎華 《鬼谷子兵法-縱橫家的祖師》,台北:旭昇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8月初版三刷。
方鵬程 《鬼谷子:說服談判的藝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8月
初版第一次印刷。
顧念先 《縱橫家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69年12月臺初版。
熊憲光 《縱橫家研究》,四川:重慶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傅劍平 《縱橫家與中國文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初版。
高樹海 《縱橫捭闔-古代策士說客寫真》,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6
月第一版。
鄭傑文 《能辯善鬥-中國古代縱橫家論》,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3
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彭永捷 《中國縱橫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第二次印刷。
謝挺等著《縱橫家的智慧》,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曾金、劉弘 《中國智謀大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次印刷。
范軍 《諸侯智謀》,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曾家琪 《說服藝術集-百家爭鳴的智慧》,台南:文國書局,1998年3月第
一版第一次印刷。
黃柏松 《中國說客的智慧》,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吳淑華 《細說謀智人物-說客篇》,台南:漢風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
陶希聖 《辯士與遊俠》,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1月臺二版第
一次印刷。
楊柳 《先秦遊士》,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
刷。
蘇勇 《智者口才致勝術》,台北:漢欣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梁世奇等著 《辯才無礙-決勝口舌筆墨之間》,台北:大村文化出版社,
1998年1月初版。
吳禮權 《言辯的智慧》,台北:國際村文庫書店,1993年8月初版。
凌遙 《中國交涉術》,台北:國家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
趙谷懷、趙統 《中國歷代舌戰總集-先秦篇》,台北:漢欣出版社,1998年
9月初版二刷。
張秀楓 《大謀略》,台北:大村文化出版社,1994年2月一版四刷。
司馬風 《大謀略家:歷史名士韜略寶典》,台北:漢湘出版社,1999年5月
初版一刷。
陳雙景 《危機談判:中國先哲的危機處理與談判技巧》,台北:遠流出版社,
1999年3月初版二刷。
黃文雄 《讀心術與雄辯術》,台北:漢欣出版社,1992年3月四版。
楊君 《精妙攻心技巧》,台北:漢欣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楊君游、郝義古 《雄論巧辯100術》,台北:漢欣出版社,2000年3月初版。
丁、史學類
繆文遠 《戰國史繫年輯證》,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
刷。
楊寬 《戰國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
朱淑瑤、徐碩如 《春秋戰國史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
徐漢昌 《先秦諸子》,台北:台灣書店,1997年9月初版。
錢穆 《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2月台北
東大初版。
杜正勝 《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
月20日出版。
張曉生、劉文彥 《中國古代戰爭通覽》,台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4月一
版四刷。
柏楊 《柏楊版資治通鑑(1)-戰國時代》,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3
月二版九刷。
柏楊 《柏楊版資治通鑑(2)-吞併六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4
月二版七刷。
柏楊 《柏楊版通鑑紀事本末‧范雎漂亮復仇》,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
年2月初版一刷。
戊、寓言類
陳萬益 《中國古典寓言故事-戰國策》,台北:台灣書店,1989年6月20
日出版。
陳蒲清 《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台北:駱駝出版社,1992年10月出
版。
馬亞中、吳小平 《中國寓言大辭典》,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
版第一次印刷。
張萬鈞 《中國寓言庫》,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
印刷。
馮作民 《白話中國寓言》,台北:星光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
刷。
凝溪 《中國寓言文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 年1月第一版。
陳蒲清 《中國古代寓言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初版。
李富軒、李燕《中國古代寓言史》,台北:漢威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
公木 《先秦寓言概論》,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12月初版。
劉燦 《先秦寓言》,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3月初版。
鍾林斌等著 《中國古代寓言精選》,瀋陽:遼寧出版社,1997年7月第二次
印刷。
王小莘、蘇志偉 《先秦寓言賞析》,廣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嚴北溟 《中國哲學寓言故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9月初版。
顧建華 《寓言-哲理的詩篇》,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 年11月初版二刷。
譚達先 《中國民間寓言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2月初版二
刷。
郭丹、黃培坤 《寓言智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蔡茂雄 《不朽的寓言》,台北:台視文化公司,1988年12月初版。
劉國正等 《寓林折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
李逸宏 《中國寓言故事》,台北:國家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一刷。
王玄武等 《中國歷代寓言選》,湖北: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7月第
一版第二次印刷。
文傑、羅琳 《寓言新賞(3)桃花源記》,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8月第
一版。
己、文學藝術類
傅修延 《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一版。
譚家健 《先秦散文藝術新探》,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第
一版第一次印刷。
周明 《中國古代散文藝術》,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第一次印刷。
章滄授 《先秦諸子散文藝術論》,河南: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
版第一次印刷。
譚家健、鄭君華 《先秦散文綱要》,台北:明文書局,1991年3月初版。
褚賓傑、譚家健 《先秦文學史》,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方銘 《戰國文學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聶石樵 《先秦兩漢文學史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第二次印刷。
邱師燮友等著 《中國文學史初稿》,台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元月校訂四版。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7月版。
黃慶萱 《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10月增訂七版。
沈師 謙《修辭學(上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12月再版。
沈師 謙《修辭學(下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2年9月三版。
沈師 謙《修辭方法析論》,台北:宏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3月出版。
沈師 謙《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5月初版。
董季棠 《修辭析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6月增訂初版。
黃永武 《字句鍛鍊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3月二版第一次印刷。
陳滿銘 《文章結構分析》,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5月初版。
陳滿銘 《國文教學論叢》,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1年7月初版。
陳滿銘 《國文教學論叢‧續編》,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3月
初版。
仇小屏 《文章章法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11月初版。
仇小屏 《篇章結構類型論(上、下)》,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2月初版。
二、 碩博士論文
鄭良樹 《戰國策集證》,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1
年。
金鐘聲 《戰國策文學面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王豔秋 《從戰國策分析我國早期說服性傳播之模式》,中國文化學院哲學
研究所新聞組碩士論文,1980年。
李金昌 《戰國策謀略作為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4年。
蔣聞靜 《戰國策寓言探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雙景 《先秦縱橫家論辯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洪明達 《先秦說話術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7年。
黃煌雄 《論戰國時代的合縱與連橫》,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吳順令 《先秦軍事謀略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黃紹英 《先秦傳記文學發展過程的考察》,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崔炳圭 《左傳人物描寫藝術》,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蔣民德 《戰國寓言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年。
黃海華 《戰國寓言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安秉堝 《中國寓言傳記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7年。
連清吉 《莊子寓言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林金龍 《韓非子寓言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櫻井薰 《韓非子之散文與寓言》,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黃美煖 《列子神話、寓言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袁本秀 《柳宗元寓言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顏瑞芳 《中唐三家寓言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三、期刊論文
鄭良樹 〈論姚宏校注戰國策的優點及其流傳〉,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7卷2期,1974年9月。
蘇瑩輝 〈評介鄭良樹博士著的:「戰國策研究」〉,書目季刊,7卷4期,
1974年3月。
盧秀菊 〈戰國策的版本〉,書目季刊,18卷4期,1985年3月。
連清吉 〈戰國策目錄〉,書目季刊,22卷1期,1988年6月。
屈潔冰 〈讀戰國策〉,新亞書院中文中文系年刊第7期,1969年。
陳香 〈戰國策與劉向〉,中央月刊,3卷12期。
吳昌廉 〈戰國縱橫家書與相關古籍之關係〉,文史學報,第19期,1989
年3月。
劉竹 〈先秦公關外交語言藝術綜論〉,語言文字學,雲南師範大學哲學
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6月。
王健文 〈中國遊士時代始末略論-戰國篇〉,史鐸,17期,1981年12月。
張其昀 〈士人活躍-戰國的社會〉,文藝復興,98期,1978年12月。黃永杰 〈春秋戰國時代人才思想論要〉,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4期。
王勇 〈論春秋時期謀士階層的獨立人格〉,浙江學刊,1993年第2期。
金根先 〈試論戰國時代養士之風〉,文獻季刊,1994年第4期。
饒宗穎 〈戰國文學〉,中研院歷史語言所集刊,1977年3月。
趙輝 〈戰國諸子的使命感與散文的勃興〉,江漢論壇,1998年第005
期。
陳雙景 〈縱橫家的說話技巧-遊說、談判之竅門〉,文藻學報,8期,1984年3月。
陳雙景 〈由《戰國策》例證看兩難困境的談判技巧〉,文藻學報,10期,1996年3月。
陳雙景 〈《戰國策》談判策略舉例〉,文藻學報,1997年3月。鄭傑文 〈《戰國策》的剛健文氣〉,文史哲,1997年第4期。
黃亦真 〈一本妙語如珠的口才學,淺介《戰國策》書中的語言〉,國文天
地,7卷6期,1991年11月。
劉海文、劉海詩 〈戰國時期的實用謀略教育家-鬼谷子〉,史學月刊,1996
年第4期。
程翔章 〈什麼是縱橫家〉,語文教學與研究,1998年第004期。
熊憲光 〈縱橫家之興考辨〉,文獻季刊,1997年第001期。
曹家齊 〈縱橫家興起原因探析〉,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
001期。
周積明 〈縱橫家與縱橫家智謀〉,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
連清吉 〈戰國縱橫家之說辭與文學之關係〉,明治工專學報,第17期,
1985年5月。
張其昀 〈合縱連橫的縱橫家〉,文藝復興月刊,第103期,1979年6月。楊釗 〈《戰國策》與縱橫家〉,文史知識,1994年7月。
李本燿 〈先秦縱橫家成立之條件與評論〉,中台醫專學報,第2期,1984
年3月。
李本燿 〈泛論先秦縱橫家〉,逢甲學報,第17期,1984年7月。金文舒、金榮權〈比較《左傳》與《戰國策》的外交辭令-兼談春秋戰國
的社會心態〉,信陽師範學院學報,12卷2期,1992年6月。
傅正玲 〈從「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看戰國之士〉,中國語文,第473期,1996年11月。
連清吉 〈戰國縱橫家說話的技巧-以〈觸讋說趙太后〉為例〉,國文天地,4卷7期,1988年12月。
黃翠芬 〈「觸讋說趙太后」的說話藝術〉,孔孟月刊,37卷4期1998年12月。
汪惠敏 〈先秦寓言的考察〉,文學評論,第5期,1978年6月。
高玉海 〈試析諸子散文中的寓言群落結構〉,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
1996年2期,1994年4月。
駱崇賢 〈我國古代寓言故事的發展及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明道文藝,141卷,1987年12月。
陳蒲清 〈寓言與中國文化〉,中國古代、近代月刊,1995年5期,1995
年6月。
鄧文海 〈中國古代寓言人物塑造的特色〉,語文月刊,總第134期,1995
5 月。
歐天發 〈寓言與賦之關係研究〉,嘉南學報第22期,1996年11月。邱永山 〈先秦歷史散文寫人藝術的傑作-《戰國策》文學成就之一〉,
天津師大學報,1994年第4期。
邱永山 〈風姿獨異的論辯藝術-《戰國策》文學成就之二〉,天津師大學
報,1995年第4期。
劉雅惠 〈戰國策寓言之初探〉,台灣第十七屆中部地區中文研究生論文研
討會,1999年4月24日。
王延海 〈論《戰國策》的人物描寫與寓言藝術〉,遼寧大學學報,總第131
期,1995年1月。
顏瑞芳 〈國中國文寓言教學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卷3期199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