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5: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品均
研究生(外文):Pin-Jun Cai
論文名稱:美廉社競爭策略
論文名稱(外文):Competitive Strategy of Simple Mart
指導教授:馮勃翰馮勃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o-Han Fong
口試委員:鄭秀玲林明仁
口試日期:2018-01-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0
中文關鍵詞:超級市場商業模式美廉社自有品牌忠誠度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0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2006年前台灣超級市場業主要廠商,全聯、頂好、松青佔有絕大多數的市場,為了佔有更多市場,各超市業者紛紛將店舖規模從原本大坪數,轉型成100坪以下的小型超市深入巷弄間。這時,小規模的超市紛紛遭淘汰,而美廉社卻以30-50坪的迷你店快速深入社區,成立不到兩年就拓展了100間店舖。本文透過對競爭廠商的分析認為,美廉社成功的商業模式關鍵在於創立自有品牌和掌握市場價格和消費者喜好的資訊,在有限的空間下擺放鄰居客喜愛的商品和追求低價的消費者。除了定位在比便利商店便宜、比超市便利的策略,美廉社以散裝米和進口啤酒吸引消費者,2018年美廉社雖然已在超市業佔有重要位置但仍須在建立消費者忠誠度上加強。
Before 2006, few conglomerates such as PX Mart, Wellcome, MATSUSEI dominated supermarket market. In order to raise its market power, each firm of supermarket transformed its storefronts from hypermarkets into mini community supermarkets. These transformed firms eroded other small firms'' market shares except Simple Mart. Simple Mart had expanded over 100 branches before its first two year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concludes that creating private brand, observing consumer''s preference and market price are keys to Simple Mart''s success. Simple Mart provides consumer''s favorite products such as bulk rice and imported bears with competitive prices. In 2018, although Simple Mar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ermarket market, Simple Mart still needs to construct its brand loyalty.
目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iii
Abstractiv
目錄v
表目錄vi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引言1
第二章 台灣超級市場3
2-1 醞釀期3
2-2 萌芽期4
2-3 幼苗期4
2-4 便利商店與連鎖店發展期4
2-5 專業超級市場成長期5
2-6 整合期6
第三章 研究背景9
3-1 美廉社9
3-2 全聯福利中心..11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13
4-1 美廉社的商業模式與優勢14
4-2 競爭優勢21
4-3 價格與位置取捨22
第五章 結論25
參考文獻與資料26

表目錄:
表3-1 2010-2015年超級市場店家數變化9
表3-2 美廉社歷程10
表3-3 全聯福利中心歷程12
表4-1 產業生命循環理論14
表4-2 前三大超級市場大台北地區據點16
表4-3 美廉社和全聯福利中心大台北地區巷弄店家數17
表4-4 台北市信義區美廉社和全聯福利中心店家位置分佈17
表4-5 美廉社和全聯福利中心相同商品的價格比較19
表4-6 美廉社和全聯福利中心進口啤酒品牌20
表4-7 美廉社和7-11相同商品價格22
表4-8 美廉社和全聯福利中心回歸結果24

圖目錄:
圖3-1 美聯社商標10
圖4-1美廉社雙向單線道18
圖4-2全聯福利中心雙向多線道18
參考文獻與資料
一、英文部分
1.Clarkson, R.M., Clarke-Hill, C.M., & Robinson, T. (1996). UK supermarket location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24, 22-33.
2.Hakansson, N.H. (1970). Optimal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strategies under risk for a class of utility functions. Econometrica, 38, 587-607.
3.Hoch, S.J., & Banerji, S. (1993). When do private labels succeed?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4, 57-67.
4.Lintner, J. (1965). The valuation of risk ass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risky investments in stock portfolios and capital budget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47, 13-37.
5.Mills, D.E. (1995). Why retails sell private labels.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4, 509-528.
6.Markowitz, H. (1952). Portfolio selection. Journal of finance, 7, 77-91.
7.Mossin, J. (1966). Equilibrium in a capital asset market. Econometrica, 34, 768-783.
8.Richards, T.J., & Hamilton, S.F. (2006). Rivalry in price and variety among supermarket retailer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88, 710–726.
9.Reynolds, J., & Wood, S. (2010). Location decision making in retail firms: evolution and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38, 828-845.
10.Sharpe, W.F. (1964).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19, 425-442.
11.Samuelson, P.A. (1969). Lifetime portfolio selection by dynamic stochastic programming.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1, 239-246.
12.Smith, H., & Thomassen, Ø. (2012). Multi-category demand and supermarket pric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88, 309-314.

二、中文部分
13.王家英(1996年07月29日)。市場火藥味濃超市業開店攻勢猛烈惠康擬妥計畫朝200家店目標前進,味全多管齊下擴大旗下超市店數,惠陽南下牧馬服務都會區民眾。經濟日報,18版。
14.王家英(2003年04月13日)。頂好惠康熬出頭 加速收購創新局。經濟日報,3版。
15.王慧馨、陳慧敏(2004年08月05日)。全聯斥資1.8億 買下楊聯六成股份蔡慶祥:三年內總店數可望突破300家,今年業績上看230億元。經濟日報,D3版。
16.北市稅處宣布擴大使用統一發票,加強中小企業稽徵(1970年09月04日)。經濟日報,2版。
17.北市鼓勵投資超級市場有關超級市場規章將納入市場法(1973年02月24日)。經濟日報,2版。
18.先改變商店型態,脫胎換骨,雜貨店超級市場,特色兼備(1982年04月20日)。經濟日報,10版。
19.百貨公司營運,商業司將輔導並鼓勵設超級市場,促與攤販競爭(1982年05月14日)。經濟日報,2版。
20.何世全(1991年06月27日)。超市不好賺,百貨公司乾脆不做了萬企「收」了二家店,統領力霸等租給專業超市經營;只有太平洋崇光做得有聲有色。經濟日報,11版。
21.李至和(2006年09月14日)。全聯社總店數突破300家,近期併購多家億客來超市,未來拓點將鎖定區域性中型超市。經濟日報,A10版。
22.周恆志、張超琦(2011)。波羅地海乾散貨運價指數之報酬與風險抵換關係。運籌與管理學刊,2,31-39。
23.周銘秀(1967年08月15日)。第一家小型的超級市場。經濟日報,7版。
24.林祐群(2011)。促銷效果、廣告效果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以全聯福利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25.林嘉峰(2005)。以修正後條件化模型評估金控公司系統風險(碩士論文)。取自http://nhuir.nhu.edu.tw/retrieve/29856/093NHU05305015-001.pdf。
26.林燕翎(2000年10月21日)。惠康獲准收購美村 12 家超市全省據點突破百家,下月推出大型促銷活動。經濟日報,28版。
27.時同樂(1974)。果菜公司的設立與拍賣制度的實施祇是縮短產銷距離的起步。經濟日報,3版。
28.第一家青年商店,忠孝供應站開幕(1977年06月15日)。經濟日報,9版。
29.許玄謀(2000)。連鎖超級市場經營策略之研究-松青超級市場個案分析。國立臺北大學,台北市。
30.許佳佳(1996年01月31日)。超市業者南進拓生機突破量販店、便利商店夾殺。聯合報,40版。
31.陳正倉、林惠玲、陳忠榮、莊春發(2016)。產業經濟學理論與實務(第三版)。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32.陳清華(2005)。超級市場顧客滿意度之個案研究-以連鎖超市台北農產超級市場(和平店)與惠康超級市場(和平店)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
33.陳景淵(2016年01月28)。店數衝850家,穩坐超市龍頭。經濟日報,A16版。
34.彭慧明(2004年01月30日)。頂好超市併購全日青。聯合報,C2版。
35.游于葶(2012)。以促銷活動為干擾變數探討知覺價值對購買意願的影響-以全聯與美廉社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36.游智文(2016年09月27日)。小型超市竄紅 30~50坪店面旺國人重視購物便利性,催生新型態社區賣場,帶動店面需求。聯合晚報,B4版。
37.費家琪(1993年04月11日)。便宜有好貨,低價商品並非二流貨量販店超市自創品牌薄利多銷,消費者選購有保障。經濟日報,06版。
38.費家琪(1994年08月06日)。小型量販店崛起零售市場惠康創立快省店,客群定位與量販店略同,標榜與軍公教福利中心同價,期能一炮而紅。經濟日報,15版。
39.超級市場改變營銷展開特價批售促銷(1981年04月11日)。經濟日報,10版。
40.超級市場龍年大出擊,今年新設估計五十家(1988年02月26日)。經濟日報,19版。
41.肇瑩如(1994年05月03日)。超市餐飲複合經營雙贏超市賣場成立美食街或辦商品特賣既可帶動業績,也可強化超市內容的不足。經濟日報,15版。
42.鄭善容、曾秉芳(2004年04月09日)。松青丸久超市合併定案以松青為存續公司,一年省二、三千萬元。經濟日報,32版。
43.謝桂芬、邱瀞瑢、顏苡年(2013)。台灣地區連鎖超市經營策略分析-以全聯福利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44.讓傳統菜市場全面升級使攤販成為超市的經營者,方治公司決與攤販洽商合作改建舊菜市場(1985年10月26日)。經濟日報,10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