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詩人顏延之(384-456),於當時論者的心目中,乃是與謝靈運(385-433)並稱、同樣具有扭轉玄言詩風的一代大家。然而在現代的文學史著作當中,他卻往往僅得到一筆帶過的敘述,並且飽受批評,可以說是「名重當世而後世大大跌落了聲譽的詩人」,中間評價的變化頗為值得研究,因此以「顏延之詩歌評價」作為研究主題。
本論文歸納自南朝開始所出現的評價主題,分別為「顏延之與謝靈運並稱」、「顏延為謝客之輔與顏謝優劣之爭」、「顏、鮑、謝並稱的形成與比較」、「陶潛崛起與顏謝的地位」、「對顏延之個別作品的評價」,作為各章的內容。欲探討顏詩在南朝獲得時人青睞且與謝靈運並稱的原因、《詩品》以顏延之為謝靈運之輔的原因與意義,並且梳理各主題中呈現出哪些評價現象或內容,以及各論者評價與前代或同代其他論者的關聯。另外顏延之評價資料的蒐集與彙編,亦是筆者所欲努力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