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0-2003),中共年報,中共研究雜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2002),中國公安工作(西元二○○一年)。
王琪琨,(民85),防制大陸地區人民非法入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案研究。
尹章華,(民87),兩岸海事法論文集。文笙書局。
台灣日報,(民90.1.1),兩岸犯罪組織掛勾嚴重,第十一版。
成之約,(民85),中國大陸盲流人口和偷渡客互動關係之初探:兼論大陸勞工引進之可行性,政治大學學報,第七三期,頁375~401。
吳傳安,(民88),台灣省漁港走私偷渡現況與防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岳城,(民89),大陸地區人民海上偷渡偵查活動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刑事警察局編譯,(民85),國際性組織犯罪與偵查的企業理論,美國聯邦調查局刑事調查科組織犯罪毒品執行組原著,中美防制幫派組織之運作及犯罪模式訓練教材。
沈道震等,(民90),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可能性研究,遠景基金會。
沈道震等,(民91),現階段兩岸有關偷渡之相關法令、管理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兼論「三通」後兩岸共同防制偷渡之可能性,遠景基金會。
孟維德(T. Hirschi 與 M. R. Gottfredson 原著),(民87),偏差行為的共通性,警學叢刊,第廿八卷第六期,頁97~112。
孟維德,(民90),白領犯罪─現象、理論與對策,亞太圖書出版社。
孟維德,(民91),海峽兩岸跨境治安問題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卅九期,頁227~249。孟維德,(民91),公司犯罪─問題與對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孟維德,(民92),警察預警式策略與警務資料分析─以組織滲透合法行業預測分析為例,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四十期,頁1~27。孟維德,(民92a),警察與犯罪控制─思維與實證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孟維德,(民92b),跨境犯罪原因論及防制對策之實證研究─以大陸人民偷渡來台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岳灜宗,(民92),大陸人民偷渡之經濟分析─以人蛇集團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
何頻、王兆軍合著,(民82)。中國大陸黑社會。時報出版公司。
林東茂,(民88)。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五南圖書版公司。
林東茂,(民91)。德國的組織犯罪及其法律上的對抗措施。刑事司法雜誌第卅七卷第三期。
法務部調查局,(民86, 87, 88, 89),經濟、毒品及洗錢犯罪防治工作年報。
法務部調查局,(民90),台海及中國大陸地區偷渡問題調查研究,共黨問題研究中心印行。
邱振森,(民86),福州地區人民大批非法偷渡紐約問題的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廿三卷第五期,頁37~61。
邱皓政,(民9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景芳,(民90),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之制定背景與條文翻譯,法令月刊第五十二卷第四期。翁宗堯,(民91),金門地區走私偷渡問題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馬建文,(民89),沿海偷渡犯罪的特點及對策研究,福建論壇,第二一二期,頁77~78。
姚高橋,(民90),兩岸三通對治安衝擊與影響,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高安邦等,(民91),中國大陸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
四期,頁15~41。
高一飛,(民90),有組織犯罪問題專論。大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高政昇,(民91),刑事警察業務,中央警察大學。
高政昇,(民92),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
康樹華(民84),犯罪學大辭典,大陸:甘肅人民出版社。
康樹華,(民83),比較犯罪學,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
莫慧玲,(民90),台灣性交易管理政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許春金,(民89),犯罪學,中央警察大學。
許春金、孟維德,(民89),警察與犯罪,警學叢刊,第卅卷第六期,頁119~140。陳顯容,(民81),犯罪與社會對策─當代犯罪。社會學。大陸北京:群眾出版社。
陳金鐘,(民86),大陸地區人民非法偷渡問題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
章光明,(民87),娼妓管理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分析,警學叢刊,第廿九卷第三期,頁153~177。張起厚,(民84),有組織犯罪問題專論,大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張增樑,(民84),大陸地區人民非法入境問題之研究,三峰出版社。
游豐吉,(民88a),對大陸就業與失業形勢之探討,中共研究,第卅三卷第六期,頁56~67。游豐吉,(民88b),大陸流動人口對社會經濟影響之研究,中共研究,第卅三卷第六期,頁38~66。黃水願,(民89),海峽兩岸海上犯罪之司法互助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民9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市:東華書局。
趙秉志、赫興旺,(民83),跨國地區有組織犯罪及其懲治與防範,大陸,政法壇論,一九九七年第四期。
楊裕雲,(民92),中國籍婦女在台從事性交易之研究調查,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葉毓蘭,(民90),大陸人士來口非法工作問題─從擄妓勒贖談起,兩岸治安問題學術研討會。
廖正宏,(民92),人口遷移,三民書局。
劉勤章,(民92),防偷渡加強兩岸合作加速修法重懲,聯合報,92.9.18.
劉傳標,(民91),沿海偷渡活動的原因探析,福建論壇,第二二一期,頁47~49。
蔣新光、林秉超,(民92),兩岸人民偷渡現況與相關問題探討,海峽兩岸警政與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
蔡志昇,(民91),中國大陸人民偷渡問題之研究,空軍學術月刊,第五四四期,頁63~75。蔡德輝,(民79),犯罪學─犯罪理論與犯罪防治,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德輝、楊士隆,(民91),犯罪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立功等,(民90),跨境犯罪偵查之理論與實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
謝立功,(民89年),兩岸警察區際刑事司去互助法治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警察職權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謝立功、董顯惠,(民92),打擊兩岸人蛇機制之探討,海峽兩岸警政與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
謝立功,中共反偷渡法制之探討。
邊子光,(民83),兩岸偷渡問題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
關振龍,(民88年),大陸地區人民非法入境台灣地區問題之協商與處理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蘇南桓,(民85),防制組織犯罪之新趨勢,法務部編,各國反黑法律彙編。
蘇南桓,(民86),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實用權益,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警政署,(民90),世界各國刑案統計比較。
警政署,(民90,91),警政統計年報(民國八十九年)。
警政署,(民91),警政白皮書。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民90,92),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專案報告。,
警政署(84)。保防幹部講習教材。
二、 英文部分
Abadinsky, H.(2003). Organized Crime. Boston, MA:Allyn & Bacon.
Albanese, J.(1996).Organized Crime in America. Cincinnati, OH:Anderson.
Bossard, A.(1990).Transnational Crime and Criminal Law.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Barlow Hugh D.(1987). Introduction to Criminology, 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ny,P.288.。
Carter,D.(1994).“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rime:Emerging Trends in Enterpreneurial Crime”.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riminal Justice ,10(4):239-265。
Chin, ko-lin.(1996). Chinatown Gang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ko-lin.(1999).Smuggled Chinese.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Dinges, J.(1990).Our Man in Panama. New York:Random House.
Findlay,M.(1990).The Globalisation of Crime.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lling, D.(1997).Crime Prevention:Theory, Policy and Politics. London:UCL Press Limited.
Gottfredson, D. M.(1999). Exploring Criminal Justice. Los Angeles, CA: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Hagan, F. E.(1997). Political Crime, Ideology and Criminality.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ouston, J. & Parsons, W. W.(1998). Criminal Justice and the Policy Process. Chicago, IL:Nelson-Hall Publishers.
Lanier, M. M. & Henery, S. (1998). Essential Criminology. 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Lupsha, P. A.(1987). A Macro Perspective on Organized Crime:Rational
Choice Not Ethnic Behavior. Paper presented to ASC Annual Meeting,
Montreal Canada.
Lyman, M. D.(1999).Criminal Investigation :The Art and the Science.
NJ:Prentice Hall Inc..
Lyman, M. D. & Potter, G. W.(1997). Organized Crime. 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Hall , Inc.
Prentice-Muraskin, R. & Roberts, A. R.(1999).Vision for Change:Crime and Jus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Inc.
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1988). National Drug Intelligence Estimate1986/87. Ottawa, Ontario, Canada.
Schmalleger, F.(1999). Criminal Justice Today.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 Inc.
Shelley, L. L.(1998).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 Kobe University Law Review, 32(1)77-91.
Task Force Report(1967). Organization Crime , 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Law Enforc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 P1。
U.S. Attorney General,s Report.(1989).Drug Trafficking:A Repor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aker, s.(1998). Sense and Nonsense about Crime and Drugs. Belmont, CA:Wes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Williams, P(1999). Illegal Immigration and Commercial Sex:The New Slave Trade.
London, UK:Frank Cass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