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04: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昀蓁
研究生(外文):LEE, YUN-CHEN
論文名稱:李泰祥流行歌樂作品選曲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Selected Popular Songs by Li Tai-Hsiang
指導教授:盧文雅盧文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U, WEN-YEA
口試委員:王美珠吳嘉瑜盧文雅
口試委員(外文):WANG, MEI-CHUWU, JIA-YULU, WEN-YEA
口試日期:2019-06-1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中文關鍵詞:李泰祥橄欖樹你是我所有的回憶流行音樂流行歌曲
外文關鍵詞:Li Tai-HsiangThe Oliver TreeYou are All My Memorypopular musicpopular song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1970年代,臺灣在政治及外交紛亂之下,社會興起一陣民族自覺的浪潮,更開啟校園民歌時代的來臨。在流行歌曲的創作上,有文學作品轉變為歌詞的情形,臺灣的音樂家暨作曲家李泰祥(1941–2014)亦不例外;李泰祥除了創作嚴肅音樂和改編傳統民謠,也發表許多膾炙人口的流行音樂。李泰祥在1970與1980年代所創作的流行歌曲,被大眾視為雋永的傳唱。在當時的流行歌曲中,「李泰祥風格」有著獨樹一幟且易辨性高的特徵,至於是什麼音樂上的特徵,至今未有具體答案。因此本文將以李泰祥歌樂作品為研究主體,在流行音樂的範疇中,進行李泰祥風格的特徵研究。

第一章「緒論」先做全文的介紹。第二章「臺灣流行音樂風格與演進」則分為日治時期、戰後及戒嚴時期與解嚴至今三個階段,概述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史。第三章「李泰祥生平簡介」則細談李泰祥的生命歷程及流行音樂創作理念,以做為第四章的前導。第四章「李泰祥流行歌樂作品選析」則挑選八首李泰祥的流行歌樂作品,做詳細的歌詞和歌曲探討。第五章「李泰祥風格特徵的浮現」則根據第三章「李泰祥生平簡介」及第四章「李泰祥流行歌樂作品選析」的論述成果,展現李泰祥流行歌樂風格具有詞曲內容的特殊性及聲響效果的豐富性兩項特徵,闡明李泰祥在流行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響力,並在第六章「結論」總結全文。

In the 1970s, under the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chaos in Taiwan, the society raised a wave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opened the era of campus folk songs. In the creation of popular songs, there were cases where literary works are transformed into lyrics. Taiwanese musician and composer, Li Tai-Hsiang (1941–2014), was no exception; in addition to creating serious music and adapting traditional folk songs, Li Tai-Hsiang also published many popular songs. The popular songs created by Li Tai-Hsiang in the 1970s and 1980s were regarded as classics by the public. In the popular songs of the time, "Li Tai-Hsiang style" has unique and highly recognizable characteristics. A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there is no specific answer yet. Therefore, this thesis will take Li Tai-Hsiang's song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 Tai-Hsiang style" in the category of popular music.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introduced the full text. The second chapter,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Popular Music",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post–World War II and period of martial law, an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tion to Li Tai-Hsiang's Biography", discussed Li Tai-Hsiang's life and popular music creation, and concept 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fourth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 "Selection and Analysis of Li Tai-Hsiang's Popular Songs", selected Li Tai-Hsiang's eight popular songs and researched about lyrics and music. The fifth chapter, "The emergence of "Li Tai-Hsiang" style of features", wa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third chapter and the fourth chapter, to show two features which "Li Tai-Hsiang style" was special and rich. Finally, summarized in the sixth chapter, "Conclusion", to clarify Li Tai-Hsiang had important posi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
譜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論文架構 14
第二章 臺灣流行音樂風格與演進 18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臺灣流行音樂:1895年至1945年 19
第二節 二戰後至解嚴前的臺灣流行音樂:1945年至1987年 26
第三節 解嚴至今的臺灣流行音樂:1987年之後 36
第三章 李泰祥生平簡介 42
第一節 李泰祥生命歷程概述 42
第二節 李泰祥流行音樂創作理念 46
第四章 李泰祥流行歌樂作品選析 49
第一節 《橄欖樹》專輯選曲 49
第二節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專輯選曲 68
第三節 《唐曉詩專輯》專輯選曲 81
第五章 李泰祥風格特徵的浮現 92
第一節 詞曲內容的特殊性 92
第二節 聲響效果的豐富性 94
第六章 結論 98
參考資料 100
附錄 110


一、中文資料
丁曉雯。《我們的音樂課》。臺北:時報文化,2012年6月。

王雲峰。〈電影、唱片、民間音樂〉,《臺北文物》,4卷2期,1955年8月,頁77-79。

王贊元。《再現群星會》。臺北:商周出版,2007年6月。

何東洪、鄭慧華及羅悅全主編。《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臺北:遠足,2015年5月。

何飛。〈日正當中的約會─李泰祥〉,《唱自己的歌:這一代的歌.夏天的歌》陶曉清主編。臺北:皇 冠,1979年7月,頁169-172。

李坤城。《再見!禁忌的年代》。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7年。

李泰祥主講,鄭純音、林吉峰整理採訪。〈我的創作生涯〉,《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卷5,1985年1月,頁53-55。

李泰祥(彭琬玲記),〈生活與音樂〉,《婦女雜誌》,卷168,1982年,頁74-77。

李明璁。《時代迴音──記憶中的台灣流行音樂》。臺北:大塊文化,2015年12月。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2003年10月。

林良哲。《台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臺中:白象,2015年7月。

林孟玲、黃明居、柯皓仁。〈音樂家數位典藏之探討:以李泰祥數位音樂圖書館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卷期66,2008年8月,頁35-53。

邱瑗。《李泰祥:美麗的錯誤》,台灣音樂館─資深音樂家叢書20。臺北:時報文化,2002年12月。

邱瑗。〈來自吉拉雅山的傳說──李泰祥〉,《台灣當代作曲家》,顏綠芬策畫主編。臺北:玉山社,2006年12月,頁172-191。

莊永明。《台灣歌謠追想曲》。臺北:前衛,1995年1月。

陳郁秀總編。《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臺北:遠流,2008年。

陶曉清、馬世芳、葉雲平編輯統籌。《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企劃製作。臺北:時報文化,2009年1月。

陶曉清、楊嘉統籌主編。《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197–2015》,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企畫製作。臺北:大塊文化,2015年6月。

郭麗娟。〈流浪遠方的橄欖樹—被桎梏的音樂靈魂李泰祥〉,《源雜誌》,卷59,2006年,頁64-73。

黃裕元。《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臺北:臺灣史博館,2014年4月。

曾慧佳。《從流行音樂看台灣的社會變遷》。臺北:桂冠,1998年12月。

楊忠衡,〈音樂與生命的對話-鄭愁予詩集〉,《釋公子CD》,1997年,頁56-58。

鄭寶娟。〈攀登另一峰頂〉,《新月書刊》,卷11,1984年8月,頁86-90。

〈《橄欖樹》曾經叫《小毛驢》〉,《新民晚報》,2007年10月24日,文娛新聞A6版。

二、網路資料
2007臺灣作曲家目錄。廖漢臣簡介。
http://www3.nmtl.gov.tw/Writer2/writer_detail.php?id=2110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Sally Yeh經歷。
http://www.ilove-sally.com/sally_yeh_info/bio/sally_yeh_bio_chinese/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2日)

上善人文基金會。周添旺簡介。
http://www.sshcf.org.tw/Article.aspx?MN=201502020001&DMN=201502030003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方文山簡介。
https://www.uni-hankyu.com.tw/mingxing/641.html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2日)

史惟筑。〈辯士何以成為台灣電影「起源」?〉。
http://twcinema.tnua.edu.tw/ct/2016/12/%E8%BE%AF%E5%A3%AB%E4%BD%95%E4%BB%A5%E6%88%90%E7%82%BA%E5%8F%B0%E7%81%A3%E9%9B%BB%E5%BD%B1%E3%80%8C%E8%B5%B7%E6%BA%90%E3%80%8D%EF%BC%9F/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台灣電影數位典藏資料庫。製片 屠忠訓簡介。
http://www.ctfa.org.tw/filmmaker/content.php?id=552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3日)

〈台灣詩人羅門逝世〉。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ya9ppbk.html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0日)

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重返78轉的毛斷時代:【第21集】編曲家——奧山貞吉。
http://www.cmcs.ncku.edu.tw/index.php?option=module&lang=cht&task=pageinfo&id=628&index=3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每日頭條。〈他創作《橄欖樹》捧紅齊豫,卻一生窘迫憾然離世〉。
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epvmyay.html
(瀏覽日期:2019年4月9日)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觀音◎羅智成〉。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5/04/blog-post_6.html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0日)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6YjSCNJCU
(瀏覽日期:2019年4月9日)

胡德夫歌手簡介。
https://www.kkbox.com/tw/tc/artist/wcNpWKOQvV18pGn0F031K08J-index-1.html
(瀏覽日期:2019年5月3日)

徐伯年口述、李秋玫整理。〈一篇秋玫整理關於李泰祥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BE%90%E4%BC%AF%E5%B9%B4/%E4%B8%80%E7%AF%87%E7%A7%8B%E7%8E%AB%E6%95%B4%E7%90%86%E9%97%9C%E6%96%BC%E6%9D%8E%E6%B3%B0%E7%A5%A5%E7%9A%84%E6%96%87%E7%AB%A0/10156244331414576/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5日)

夏宇/李格弟簡介。
http://www.hsiayu.org/?fbclid=IwAR31pc8AY46OaxQyQRflEnXmPACe32jd8K_HUv32AmJONnraMDg3-vJI3Wo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0日)

馬世芳。〈「小清新」的祖師奶奶:那位帽子遮面的神祕女孩──台灣樂迷不妨溫習的歷史名曲(之三)〉。
https://www.oneday.com.tw/%E5%B0%8F%E6%B8%85%E6%96%B0%E7%A5%96%E5%B8%AB%E5%A5%B6%E5%A5%B6/
(瀏覽日期:2019年4月4日)

馬世芳。〈3/12 耳朵借我:專訪齊豫、潘越雲談《三毛作品15號:回聲》〉。
https://medium.com/%E6%88%91%E6%98%AF%E9%A6%AC%E4%B8%96%E8%8A%B3/3-12-%E8%80%B3%E6%9C%B5%E5%80%9F%E6%88%91-%E5%B0%88%E8%A8%AA%E9%BD%8A%E8%B1%AB-%E6%BD%98%E8%B6%8A%E9%9B%B2%E8%AB%87-%E4%B8%89%E6%AF%9B%E4%BD%9C%E5%93%8115%E8%99%9F-%E5%9B%9E%E8%81%B2-c85918e998db
(瀏覽日期:2019年4月4日)

馬世芳。〈財訊/一首完美的歌─向大師李泰祥致敬〉。
https://star.ettoday.net/news/312596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4日)

馬世芳簡介。
http://alian963.ipcf.org.tw/host_info.php?host_id=48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馬維芬綜合報導。〈《意難忘》原唱美黛病逝 享壽80歲〉,《大紀元》,2018年2月27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2/27/n10176073.htm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2日)

莊永明。〈雨夜花落知多少?〉。
http://jaungyoungming-club.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03.html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桃花泣血記---純純演唱(飛虎拉吉歐製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zpB4uWtGo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網。余光中個人資料。
https://tln.nmtl.gov.tw/ch/m2/nmtl_w1_m2_c_2.aspx?person_number=G02005
(瀏覽日期:2019年4月4日)

國立交通大學李泰祥數位音樂博物館。
http://lth.e-lib.nctu.edu.tw/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國立東華大學詩路──台灣現代詩網路聯盟。鄭愁予簡介。
http://faculty.ndhu.edu.tw/~e-poem/poemroad/jeng-chouyu/category/introduction
(瀏覽日期:2019年4月4日)

國立東華大學詩路──台灣現代詩網路聯盟。羅智成簡介。
http://faculty.ndhu.edu.tw/~e-poem/poemroad/luo-jrcheng/category/introduction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4日)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音聲100年。〈台灣一姐-純純〉。
https://audio.nmth.gov.tw/audio/zh-TW/Location/Detail/bba0f693-ee34-43e2-ad68-cdcc392bf355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謝雷苦酒滿杯」唱片。
https://the.nmth.gov.tw/nmth/zh-TW/Item/Detail/53c62049-b14d-4341-bb5d-cf8577f8f699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2日)

教育雲端應用及平臺服務計畫(教育雲)教育百科。〈羅青〉詞條。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7%BE%85%E9%9D%92&search=%E6%81%A9%E4%BB%87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4日)

曹郁美。〈【投書】李泰祥,一個天真的靈魂〉。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916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2日)

〈[專題] 電影史小教室:此時有聲勝無聲!錄音器材帶領電影產業邁向全新的世界〉。
https://www.hypesphere.com/news/7855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3日)

國語流行音樂的起飛推手──慎芝‧關華石手稿資料暨藏書展。慎芝與關華石年表記事。
http://www.lib.ntu.edu.tw/events/ShangChi/s05.htm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商禽詩選〉。
http://blog.udn.com/ll5833/5892047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4日)

陳淑英,〈民歌採集五十年〉,臺灣戲曲中心,2017年11月20日,
https://tttc.culture.tw/Xiqu/Comment_17111611225263185.aspx
(瀏覽日期:2019年5月3日)

陳柏聖。〈恭喜恭喜不是賀年歌,背後的故事讓人感概萬分!〉,《新唐人》,2016年2月14日。
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214/692186.html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陳泓儒。〈20年來,為何無人能超越張雨生?回顧一代才子10首經典,他的死是台灣最大遺憾…〉,《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289931?srcid=73746f726d2e6d675f64366631663966613932356139353866_1557651974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2日)

陳歌辛簡介。
https://www.itsfun.com.tw/%E9%99%B3%E6%AD%8C%E8%BE%9B/wiki-8516885-0943765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張惠妹歌手簡介。
https://www.kkbox.com/tw/tc/artist/oiUmCge9WONO2zyWC0F0E08H-index-1.html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2日)

張馨文。〈【台灣近代人物】 捕捉時代寫實生活的音樂大師 張邱東松〉,《人間福報》,2012年7月4日,少年天地。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66628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張鐵志。〈從羅大佑到滅火器 透視30年流行音樂史〉,《今周刊》,2015年8月27日。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685/post/201508270012/%E5%BE%9E%E7%BE%85%E5%A4%A7%E4%BD%91%E5%88%B0%E6%BB%85%E7%81%AB%E5%99%A8%20%E9%80%8F%E8%A6%9630%E5%B9%B4%E6%B5%81%E8%A1%8C%E9%9F%B3%E6%A8%82%E5%8F%B2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2日)

〈答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nh7ZxcLHc
(瀏覽日期:2019年4月9日)

遠見雜誌電子報。〈胡德夫:民歌運動從未消逝〉。
http://epaper.pchome.com.tw/archive/last.htm?s_date=old&s_dir=20150430&s_code=0371&s_cat=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3日)

〈當年《梁山伯與祝英台》究竟火紅什麼?〉。《今周刊》,2015年4月28日,藝文風尚。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732/post/201504280002/%E7%95%B6%E5%B9%B4%E3%80%8A%E6%A2%81%E5%B1%B1%E4%BC%AF%E8%88%87%E7%A5%9D%E8%8B%B1%E5%8F%B0%E3%80%8B%E7%A9%B6%E7%AB%9F%E7%81%AB%E7%B4%85%E4%BB%80%E9%BA%BC%EF%BC%9F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黃淑貞。《如何捷進寫作詞彙:景物篇》內容試閱。
https://www.cite.com.tw/pop_book.php?products_id=26870&page=1#page
(瀏覽日期:2019年4月28日)

葉雲平作家簡介。
https://www.kkbox.com/tw/tc/column/authors-0-370-1.html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齊豫《橄欖樹》台灣電影『歡顏』主題歌 QiY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pqn7yWIr64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5日)

楊蕓。〈廣播金鐘特別貢獻 「民歌之母」陶曉清〉,臺灣醒報,2017年9月24日,今日必讀。
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2/2719461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文史。那卡諾介紹。
https://culture.tainan.gov.tw/form/index-1.php?m2=243&id=1282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系統簡介。
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
(瀏覽日期:2019年4月6日)

臺灣音樂羣像資料庫。
http://musiciantw.ncfta.gov.tw/index.aspx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臺灣電視公司簡介。
https://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bf817169-7075-45c9-a1a9-de2f1e88273b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管婺媛。〈薛平貴與王寶釧半世紀後出土〉,《中國時報》,2013年11月8日。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08000857-260115?chdtv
(瀏覽日期:2019年4月18日)

黎家齊、李秋玫採訪,李秋玫撰寫,洪珮僖記錄整理。〈邱瑗:歡迎大家走進來 也要走到世界交朋友〉,《中時電子報》,2018年8月2日,書刊。
https://magazine.chinatimes.com/performingartsreview/20180802001517-300603
(瀏覽日期:2019年4月7日)

〈橄欖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Zb8fJZFhlo
(瀏覽日期:2019年4月9日)

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楊弦等人舉辦「現代中國民歌」演唱會。
http://soundtraces.tw/tech-culture/%E6%A5%8A%E5%BC%A6%E7%AD%89%E4%BA%BA%E8%88%89%E8%BE%A6%E3%80%8C%E7%8F%BE%E4%BB%A3%E4%B8%AD%E5%9C%8B%E6%B0%91%E6%AD%8C%E3%80%8D%E6%BC%94%E5%94%B1%E6%9C%83/
(瀏覽日期:2019年5月13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