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文書籍
Carse, A. ( 1964 ). The History of Orchestration. New York: Dover Publicaions.
Galkin, E. ( 1988 ). The History of Orchestral Conduct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Pendragon Press.
Grout, D. J. & Palisca, C. V. ( 2001 ).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New York: Norton.
Sedman, P. ( 1979 ). The Symphony. New Jersey: Englewood Cliffs.
二、中文書籍
Butterworth, Neil ( 1995 )。《偉大作曲家群像-海頓》,賴慈芸譯。台北:智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H. C. Robbins London ( 1997 )。《海頓:交響曲》。曉秋,蕭秋,吳竑譯。台北:世界文物。
方銘健(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方鳳珠(1968)。《指揮的藝術》。台北:幼獅文化。
王沛論(1972)。《海頓》。台北:希望出版社。
王星凡(2005)。《一次讀完10音樂大師經典講義》。台北:靈活文化。
邵義強(1994)。《名曲欣賞指引》第1冊。台北:天同出版社。
邵義強(1998)。《交響曲淺釋》。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邵義強(1999)。《維也納古典樂曲賞析》。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洪萬隆編(1994)。《黎明音樂辭典(上)》。台北:黎明文化。
胡耿銘(2001)。《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三十首交響曲》。台北:雙木林。
徐頌仁(1983)。《歐洲樂團之形成與配器之發展》。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康謳(1980)。《大陸音樂辭典》(第十二版)。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陳美琦 (2001)。《海頓-交響曲之父》。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陳琳琳譯(1993)。《從巴洛克到古典樂派》。台北:萬象圖書。
張己任 (1985)。《音樂•人物與觀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楊沛仁(2001)。《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出版社。
鄔里希(1986)。《世界音樂著名譯叢-音樂欣賞》(康謳主譯)。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劉志明(1996)。《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台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簡明仁編(1991)。《新訂標準音樂辭典》。台北:美樂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
呂隆義(1993 )。〈交響樂之父-海頓〉。《音樂月刊》,第125期,頁141-147。
陳曉嬋(2006)。《海頓尼爾遜彌撒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音樂科教學研究所,臺南市。蔡添進(1997)。《海頓交響曲的樂器編制探討》。台北: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班演奏組示範講習會。
四、譜源
Haydn, Joseph: Symphony No. 45 - Trauer. New York: Eulenb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