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盧展南 ,「配電系統電力線載波信號分析(III)」,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研究報告,國立中山大學,中華民國87 年。
[2] H. Meng, S. Chen, Y. L. Guan, C. L. Law , P. L. So , E. Gunawan and
T. T. Lie, “Modeling of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Broad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Channel”, IEEE Trans. On Power Del.,
Vol. 19 no.3, pp. 1057-1064,July 2004.
[3] H. Meng , S. Chen , Y. L. Guan , C. L. Law , P. L. So , E. Gunawan,
and T. T. Lie, “A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for High-Frequency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Channel”,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 pp.1290-1295, Oct 2002.
[4] Hadi Saadat,「電力系統分析」,美商麥格羅 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
司 2000 年6 月。
[5] T. Banwell , S. Galli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Modeling of the
Indoor Power Line Channel –Part II: Transfer Function and Its
Properties.”, IEEE Trans. On Power Del. , vol. 20, no.3, pp.
1869-1878, July 2005。
[6] 劉濱達,「電路學」,東華書局,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7] David.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 Reprinted with correction
June. 1990.
[8] 黃進芳,「微波工程」,五南圖書,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9] 李顯宏,「MATLAB 程式設計與應用」,文魁資訊有限公司,中華
民國九十四年四月。
76
[10] 葉倍宏,「MATLAB 7 程式設計. 應用篇」,全華科技,中華民國
九十六年。
[11] 許志宇,楊志弘,鄒奇軒,「程式語言與設計 : 使用Matlab」,博碩
文化,民國九十五年。
[12] 「配電技術手冊(四)架空地下配電技術」,台灣電力公司業
務處,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
[13] J. Anatory, R. Thottappillil, “The Effects of Load Impedance Line
Length and Branches in the BPLC Transmission Line Analysis for
Indoor Voltage Channel”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 22, Power
Delivery, pp2150 – 2155, Oct. 2007。
[14] 王旭淋,「已停限電運轉圖資管理系統支援配電饋線損失分析之
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15] 吳宜欣 ,「電力線通訊之傳輸特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16] 浦冠志,楊金石,「電力線通訊技術於配電饋線自動化之應用」,
中華民國第二十八屆電力研討會,2007 年7-8 月。
[17] 李祥珍,齊淑清,「電力線通信(PLC)技術的應用及未來」,中
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北京,100085。
[18] 齊淑清,「美國聯合電力線通信協會(UPLC)2002 年年會綜述」,
2003 年。
[19] 楊成發,吳啟瑞,陳南鳴,陳志明,張文耀,蒲冠志,古家豪,吳宜欣,陳
志誠,張立昇,揚昇帆,陳普中,「電力線通訊之傳輸特性研究」,台
電工程月刊,第679 期,第103-126 頁,2005 年3 月台灣電力
公司。
77
[20] 白中和,「圖解類比IC 大全」,建興出版社,中華民國90 年11
月。
[21] 曾百由,「微處理器原理與應用:C 語言與PIC18 微控制器」,五
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95 年。
[22] 蔡朝陽,「單晶片微電腦8051/8951 原理與應用」,全華圖書,中
華民國91 年7 月。
[23] 盧春林,「PIC16F87X 微處理器技術精解」,標高電腦,中華民
國90 年。
[24] 江炫樟,「電力電子學」,全華科技圖書,中華民國93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