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7 04: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美妤
研究生(外文):Chou, Mei-Yu
論文名稱:朱昌耀《揚州小調》、《江南春色》作品分析與詮釋
論文名稱(外文):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unes of Yang Zhou、Spring in Jiangnan by Zhu Chang Yao
指導教授:歐光勳歐光勳引用關係
口試日期:2016-06-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6
中文關鍵詞:二胡朱昌耀江南春色揚州小調江蘇民歌
外文關鍵詞:erhuZhu Chang YaoSpring in JiangnanThe Tunes of Yang ZhouJiangsu folk so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7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江蘇為二胡之鄉,早期許多重要的二胡作曲家或演奏家都在此地出生。朱昌耀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為江蘇近代重要的演奏家與作曲家,其作品有包含民族器樂合奏曲、胡琴協奏曲……,樂曲皆富含歌唱性,其中以胡琴獨奏曲為主。
本文將探討朱昌耀的兩首代表性的作品。第一首為《揚州小調》,作曲家利用當地民歌《拔根蘆柴花》與《茉莉花》改編創作而成;第二首為《江南春色》,以民歌《姑蘇風光》為創作題材來發展樂曲。作曲家巧妙的運用民歌為創作素材,保留原本民歌動人的旋律與風格,再加上自己的新意使樂曲內容更為豐富且動聽。
本文分為五章來探討,第一章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以及文獻探討。第二章從江蘇民歌的題材、分類、與音樂的特徵來瞭解江蘇民歌的概況。第三章先介紹作曲家生平,接著對樂曲《揚州小調》進行分析與演奏詮釋。第四章分析《江南春色》與探討演奏詮釋。第五章為結論,歸納對於兩首樂曲的分析與詮釋,提出結論做為詮釋《揚州小調》與《江南春色》的參考,期望本研究能提供較完整的方向讓欣賞者與演奏者賞析與演繹詮釋。

Jiangsu Province is home to erhus. Early erhu composers or players were all born here. Zhu Chang Yao, born in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is a modern prominent erhu player and composer, whose works include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Ensemble, Erhu Concerto, etc. His musical pieces, mostly erhu solos, are all singable.
The paper explores two of Zhu Chang Yao’s representative works. One is The Tunes of Yang Zhou, adapted from local folk songs Picking Reed Catkins and Jasmine by Yao. The other is Spring in Jiangnan, whose musical composition was developed from the folk song The Fair Landscapes of Suzhou. Yao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the musical piece and made it pleasant to listen to by subtly using folk songs as his materials of creation, keeping the rhythm and style of the folk songs and adding his new ideas.
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expounds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objectives, research scope and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delves into the overview of Jiangsu folk songs from their subject matters, classification and music features. Chapter Three first introduces the composer’s personal biographical sketch and then analyzes and explaines the way Yao interpreted The Tunes of Yang Zhou. Chapter Four examines and inquires into the way Yao interpreted Spring in Jiangnan.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analyses and intrepretation of the two musical pieces and presents the conclusion as reference for the intrepretation of The Tunes of Yang Zhou and Spring in Jiangnan. The author hopes the paper will offer listeners and music performers a correct direction in terms of appreci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music.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 錄..................................iii
表目錄...................................iv
譜目錄....................................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步驟......................2
第三節 文獻探討............................2

第二章 江蘇民歌概述........................5
第一節 江蘇的地理條件與民歌題材.............5
第二節 江蘇的民歌的分類.....................8
第三節 江蘇民歌的音樂特點.............10

第三章《揚州小調》作品研究.................19
第一節 作曲家生平..........................19
第二節 樂曲分析............................20
第三節 演奏詮釋............................29

第四章 《江南春色》作品研究.................36
第一節 樂曲分析..........................36
第二節 演奏詮釋..........................43

第五章 結論................................52

參考文獻....................................55

參考資料
一、 書籍
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北京:新華書店總店,1988。
吳曉慷。《江蘇二胡藝術傳承概念觀》。南京:東南大學,2014。
蒲亨強。《江蘇地域音樂文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2014。
期刊論文
丁昕春。〈京杭運河流域(淮安段)民歌的文化特色〉。《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六月號,2014):11-14
丁艷。〈江蘇民歌曲調邏輯因素探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王芳。〈論江南民歌演唱中的語言與音樂特點〉。《大舞台》(10月號,2012):41-43。
王音、錢文、蘇淵超。〈江蘇版本《茉莉花》的音樂形態及其演唱異同〉。《音樂時空》(2月號,2015):99-100
王婷娟。〈淺析江蘇民歌拔根蘆柴花〉。《作家雜誌》(3月號,2009):206。
朱幸。〈從《江南春色》中探索傳統二胡文化〉。《大眾文藝》。(11月號,2009):107-108。
朱春光。〈論研究朱昌耀新南派二胡藝術的現實意義(一)〉。《劍南文學》(9月號,2013):217-217。
李為揚。〈感受《拔根蘆柴花》的藝術芳香〉。《北方音樂》No. 225(9月號,2014):39。
李郁翎。〈朱昌耀二胡作品研究-以《歡慶鑼鼓》、《五月春潮》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李祖勝。〈二胡音樂創作中的江南風格研究〉。《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No. 3(9月號,2013):160-163。
施咏。〈《剪靛花》——“流行歌曲中的中國民歌”之八〉。《中國音乐教育》(11月號,2013):10-12。
胡小莉。〈二胡江南風格與演技技法研究〉。《滁洲院學報》No. 14(二月號,2012):41-43。
許立、李兵。〈苏州民歌方言演唱特点探微—以《蘇州好風光為例》〉。(七月號,2015):84-85。
許立。〈蘇州民歌方言演唱特點探微--以《蘇州好風光》為例〉。《黃河之聲》(七月號,2015):84-85。
郭莉莉。〈朱昌耀和他的胡琴情結〉。《歌迷大世界・江南音樂》(二月號,2006):49-51。
陸叢林。〈演奏二胡曲《江南春色》的審美感悟〉。《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二月號,2006):61-62。
閏永貞。〈二胡曲《江南春色的演奏要領》〉。《樂器》〈七月號,2009〉:40-42。
馮智金。〈傳統與現代《蘇州好風光》旋律及風格的異同〉。《音樂創作》(四月號,2010年):132-134。
馮艷志。〈弓弓寄鄉音,弦弦道離情〉。《統一論壇》(三月號,1999):62-63。
楊麗莉。〈蘇南民歌與蘇北民歌的區域性差異研究〉。《歌海》(二月號,2015):29-32。
蘇青。〈江蘇民歌的探論與研究〉。《音樂探索》(四月號,2006):12-16。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