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朮和白朮是中藥常用的藥材,但民間常有誤用的情形,本研究利用HPLC分析比較市 售藥材內藥效成分差異,予以分辨之. 在朮類藥材中已知hinesol,atractylodin,β-eudesmol,atracylon 等化合物具有 藥理作用.分析市售藥材結果發現,蒼朮有hinesol,atractylodin,β-eudesmol, 其中atractylodin含量在5.6∼7.7mg/g 間;hinesol 含量在6.1∼6.7 mg/g 間;β-eudesmol 的含量在1.0∼1.2之間.白朮atractylon在4.1∼ 5.6mg/g 間. 藥材內藥效成分的含量與產地,儲存時間,加工方法有密切關係.分析結果顯示,儲 存十年以上的樣品,藥效成分含量很低,約為新鮮樣品的十分之一;蒼朮飲片atract -yoldin 含量僅2.8∼4.5mg/g 為未加工的顆粒蒼朮的含量為二分之一.浙朮 atractylon的含量在4.1∼5.6mg/g 間,略低於平樣朮atractylon其量是5. 3∼7.5mg/g. 分析結果發現〝藥材炮炙〞和藥效成分抽取量的多寡有密切的關係.炮炙方法,炮炙 時間,和萃取溶劑共同決各個定藥效成分的抽取量.實驗結果發現以〝單炒〞藥效成 分增加最多(β-eudesmol+108%,hinesol+93%,atractylodin+57%) ,〝浸泡〞次之.單炒和浸泡有利於高極性化合物(hinesol,β-eudesmol)的萃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