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3: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佩瑜
研究生(外文):Lee Pei-yu
論文名稱:臺灣地區統籌分配稅制度演變之研究
指導教授:朱澤民老師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財政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4
中文關鍵詞:統籌分配稅制度
外文關鍵詞:Tax shar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6
  • 點閱點閱:10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摘 要
由於中央與地方、及地方與地方間的財政,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垂直不均」及「水平不均」的現象,且在社會經濟結構轉變下,不均衡情況日趨擴大,因而於在民國八十八年一月二十五日修正公布財政收支劃分法並實施,另外增訂正式由行政院在八十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台八十八財字第二五二一三號函核定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使得統籌分配稅款有一定標準公式分配之的法源依據。藉此希望改善垂直不均和水平不均,縮小城鄉差距及均衡地方發展,並因應地方自治需要,加強統籌分配款之運用
為謀求府際間財政不均衡差距之縮小,我國主要是採類似一般補助的統籌分配稅制上。統籌分配稅制是透過上級政府,藉由不同層級或同級政府間之補助與互助,而將部分中央、地方稅源作一重新分配,由於此稅制若透過合理的機制分配,不但可調劑不同層級或同級政府間財政盈虛,且可促使地方財政自主、切合地方公共支出需求,進一步健全地方財政制度。本文研究目的以分析台灣地區中央統籌、省統籌及縣統籌歷年來規定、成長趨勢、納入統籌分配稅目間的變化等,並檢討此項統籌制度之效果。本文之研究發現與建議如下:
1、目前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兼任了以往之中央及省統籌,其統籌分配方式已法源化及公式化,且在用途方面也無指定,類似一般補助,讓地方可依其人民偏好運用,分配上較允當公平,而非之前無一定明確公式並加以指定用途,地方無自主權予以使用,且不公開透明化,使得在公平上亦有疑慮;在角色而言也有變化,在之前只運用同級政府間稅源重新配置,但目前制度由於中央稅收的加入而有補助性質。中央統籌在金額成長是遞增的,其分配大都由財政自主最差之台灣省取得,而高雄市在民國80年以後分配到的統籌收入也遽增,因此可得出中央統籌是有部分改善了直轄市及省間的水平不均。
2、省統籌是所有統籌稅制最早出現的,其於民國40年財政收支劃分法中規定,終結於精省後之88年的財政收支劃分法。歷年省統籌分配方式一直是無一明確透明之公式,皆由省政府自行運用分配,且大致皆為指定用途,此分配方式是較不允當公平,難以提高地方之自主財源,對水平不均改善助力不大;而在其角色而言,除了40年的省統籌是專屬補助性質外,之後其一直扮演補助及將同級政府間重新配置之性質。在金額上分析,省統籌歷年是呈增加之趨勢,統籌款占各縣市財政支出比例而言,其占財政自主較好之縣市比重很低,但對財政自主較差之縣市,統籌稅款對其改善財政是具有很重要之地位。且在加入統籌收入後,對改善各縣市間水平不均程度是有效的。
3、歷年縣統籌分配方式也無一明確公式,由縣政府自行分配,且其也大都為指定用途,地方少有自主權,難以提高其自主財源,且較不允當公平,因此提出現行縣統籌在分配方式應採取法源化、公式化;在角色而言,因鄉鎮市並無獨立之財源,其專屬於補助性質。縣統籌在金額成長和中央及省統籌相同皆呈增加趨勢,但在占各鄉鎮市財政支出上,並無一鄉鎮市統籌收入對其具有相當大比重之影響,但皆有改善其財政自主比例。
4、納入財源之建議有下列之方案
方案一:中央統籌部分之營業稅提高為100%
方案二:原有之中央統籌分配款財源不變,另將原分成予縣市之80%遺產及贈與稅納入統籌
方案三:將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中原有之所得稅統籌比例提高為20%,另增加證券交易稅統籌比例20%
方案四:中央統籌部分之土地增值稅提高為40%,再增加使用牌照稅統籌比例20%
方案五:中央統籌部分之土地增值稅提高為40%,再增加遺產稅統籌比例為50%、證券交易稅10%及使用牌照稅20%
以上各方案之比較下,得知任一方案接較現制進一步縮小各縣市之財政水平不均,但以方案一改善程度最多,且進一步得知納入基金財源越多或稅源較不均之財源納入比例越高,更能達地方間之財政均衡。
5、分配方式之建議
(1)中央統籌分配總額A+B【A為10%(全國所得稅+全國貨物稅)+40%(全國營業稅-統一發票獎金)、B為20%(縣市土地增值稅)】,將A依人口、面積、營利事業營業額、所得分配及每人自有財源作為分配指標,將其重新配置如下:
a. 6%A 特別統籌分配款
b. 15.12%A 分配予台北市
c. 5.72%A 分配予高雄市
d. 79.12%A+B 分配予台灣省各縣市
(2)各縣市間統籌分配方式
a. 95% 依最近三年財政需要額減財政收入額平均值比率
b. 5% 依營利事業營業額比率
(3)縣統籌分配方式
a. 70% 按正式編制人員人事費
b. 30% 按基本建設需求
(a) 50% 按人口
(b) 50% 按面積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2
第四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統籌分配稅制理論基礎 4
第一節 統籌分配稅之定義、定位、扮演角色與預算編列方式 4
第二節 統籌分配制度優缺點與其它財政調整工具比較 8
第三節 統籌分配稅制設計原則、分配指標與財源籌措 14
第三章 台灣地區統籌分配稅制度演變與沿革 26
第一節 中央統籌 28
第二節 省統籌 31
第三節 縣統籌 34
第四節 統籌分配稅目及分配方式分析 36
第四章 台灣地區歷年統籌分配稅款之數據分析 43
第一節 中央統籌 43
第二節 省統籌 51
第三節 縣統籌 64
第五章 現行中央統籌分配制度 73
第一節 現行中央統籌分配稅制之演變緣由及過程 73
第二節 制度內容 75
第三節 評析及建議 8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0
附錄一 省統籌占各縣市財政支出比例及財政自主比例分析 109
附錄二 縣統籌占各鄉鎮市財政支出比例及財政自主比例分析 141
表 次
表3-1 八十八年度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方式 30
表3-2 歷年省統籌分配稅目及比例 32
表3-3 歷年縣統籌分配稅目及比例 35
表4-1 歷年中央統籌分配款金額 44
表4-2 納入中央統籌各稅目之貢獻金額及比例 45
表4-3 統籌分配制度對北、高二市及台灣省財政狀況變化情形 50
表4-4 歷年省統籌分配款金額 52
表4-5 納入省統籌各稅目之貢獻金額及比例 55
表4-6 統籌分配稅制度對財政狀況較佳縣市財政變化情形 58
表4-7 統籌分配稅制度對財政狀況普通縣市財政變化情形 60
表4-8 統籌分配稅制度對財政狀況較差縣市財政變化情形 62
表4-9 統籌分配稅制度對各縣市財政狀況變化情形 63
表4-10 歷年縣統籌分配款金額 64
表4-11 納入縣統籌各稅目之貢獻金額及比例 66
表4-12 統籌分配稅制度對財政狀況較佳鄉鎮市財政變化情形 69
表4-13 統籌分配稅制度對財政狀況普通鄉鎮市財政變化情形 70
表4-14 統籌分配稅制度對財政狀況較差鄉鎮市財政變化情形 72
表5-1 納入中央統籌各稅目之貢獻金額及比例(87年) 76
表5-2 直轄市營利事營業額比率及可得統籌分配收入(87年) 78
表5-3 直轄市人口比率及可得統籌分配收入(87年) 78
表5-4 直轄市土地面積比率及可得統籌分配收入(87年) 78
表5-5 直轄市營利事營業額比率及可得統籌分配收入(87年) 79
表5-6 直轄市依各指標比率可得之統籌分配收入(87年) 79
表5-7 各縣市基準財政需要額 81
表5-8 各縣市基準財政需要差額平均值比率及可得統籌分配收入 82
表5-9 各縣市營利事營業額比率及可得之統籌分配收入(87年) 83
表5-10 各縣市依各指標比率可得之統籌分配款 84
表5-11 統籌分配制度對北、高兩市財政自主之影響(87年) 86
表5-12 統籌分配制度對各縣市財政自主之影響(87年) 87
表5-13 中央統籌制度在不同稅目及比率情況統籌分配金額及各縣市財 政自主情形(87年) 91
表5-14 總額分配方式改制後各省市統籌款總額及每人分配額 94
表5-15 總額分配方式改變前後縣市間水平不均之分析 96
表5-16 縣市分配方式改變前後縣市間水平不均之分析 98
附表1-1 台中市財政自主比例 110
附表1-2 台南市財政自主比例 111
附表1-3 新竹市財政自主比例 113
附表1-4 台北縣財政自主比例 114
附表1-5 桃園縣財政自主比例 116
附表1-6 嘉義市財政自主比例 117
附表1-7 基隆市財政自主比例 119
附表1-8 台中縣財政自主比例 120
附表1-9 高雄縣財政自主比例 122
附表1-10 新竹縣財政自主比例 123
附表1-11 台南縣財政自主比例 125
附表1-12 彰化縣財政自主比例 126
附表1-13 宜蘭縣財政自主比例 128
附表1-14 苗栗縣財政自主比例 129
附表1-15 屏東縣財政自主比例 131
附表1-16 雲林縣財政自主比例 132
附表1-17 嘉義縣財政自主比例 134
附表1-18 花蓮縣財政自主比例 135
附表1-19 南投縣財政自主比例 137
附表1-20 澎湖縣財政自主比例 138
附表1-21 台東縣財政自主比例 140
附表2-1 桃園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42
附表2-2 台北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43
附表2-3 台中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45
附表2-4 高雄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46
附表2-5 宜蘭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48
附表2-6 彰化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49
附表2-7 台南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51
附表2-8 苗栗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52
附表2-9 雲林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54
附表2-10 新竹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55
附表2-11 花蓮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57
附表2-12 屏東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58
附表2-13 南投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60
附表2-14 嘉義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61
附表2-15 澎湖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63
附表2-16 台東縣鄉鎮市財政自主比例 164
圖 次
圖2-1 補助之類型 13
圖3-1 精省前我國統籌分配稅分配流程圖 27
圖3-2 精省後我國統籌分配稅分配流程圖 27
圖4-1 歷年中央統籌分配款金額變化 44
圖4-2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北市政府財政支出比重 46
圖4-3 統籌分配收入占高雄市政府財政支出比重 47
圖4-4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灣省政府財政支出比重 48
圖4-5 歷年修改年度前後省統籌分配款金額變化 53
圖4-6 統籌分配收入占全部縣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57
圖4-7 統籌分配收入占財政狀況較佳縣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58
圖4-8 統籌分配收入占財政狀況普通縣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59
圖4-9 統籌分配收入占財政狀況較差縣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61
圖4-10 歷年縣統籌分配款金額變化 65
圖4-11 統籌分配收入占全部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67
圖4-12 統籌分配收入占財政狀況較佳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68
圖4-13 統籌分配收入占財政狀況普通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70
圖4-14 統籌分配收入占財政狀況較差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71
附圖1-1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中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09
附圖1-2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南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11
附圖1-3 統籌分配收入占新竹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12
附圖1-4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北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14
附圖1-5 統籌分配收入占桃園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15
附圖1-6 統籌分配收入占嘉義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17
附圖1-7 統籌分配收入占基隆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18
附圖1-8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中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20
附圖1-9 統籌分配收入占高雄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21
附圖1-10 統籌分配收入占新竹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23
附圖1-11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南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24
附圖1-12 統籌分配收入占彰化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26
附圖1-13 統籌分配收入占宜蘭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27
附圖1-14 統籌分配收入占苗栗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29
附圖1-15 統籌分配收入占屏東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30
附圖1-16 統籌分配收入占雲林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32
附圖1-17 統籌分配收入占嘉義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33
附圖1-18 統籌分配收入占花蓮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35
附圖1-19 統籌分配收入占南投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36
附圖1-20 統籌分配收入占澎湖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38
附圖1-21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東縣財政支出之比重 139
附圖2-1 統籌分配收入占桃園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41
附圖2-2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北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43
附圖2-3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中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44
附圖2-4 統籌分配收入占高雄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46
附圖2-5 統籌分配收入占宜蘭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47
附圖2-6 統籌分配收入占彰化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49
附圖2-7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南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50
附圖2-8 統籌分配收入占苗栗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52
附圖2-9 統籌分配收入占雲林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53
附圖2-10 統籌分配收入占新竹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55
附圖2-11 統籌分配收入占花蓮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56
附圖2-12 統籌分配收入占屏東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58
附圖2-13 統籌分配收入占南投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59
附圖2-14 統籌分配收入占嘉義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61
附圖2-15 統籌分配收入占澎湖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62
附圖2-16 統籌分配收入占台東縣鄉鎮市財政支出之比重 164
參 考 文 獻
一、 中文部分
(一)論文及書籍
1、方惠煌,大台北都會區地方財政之研究,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2、王建火宣,租稅法,(台北:文笙書局),民國七十年、民國八+七年。
3、王得山,財政收支劃分法之研究,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年。
4、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之地方租稅,台灣研究叢刊第七十七種-,台灣銀行,民國五十二年八月。
5、朱澤民,省市營業稅分配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6、朱澤民,營業稅相關問題之研究,財政部賦稅署委託研究,民國八十年六月。
7、吳家聲、張永河,財政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七十六年。
8、宋鳳英,台灣地區租稅輸出實證分析,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9、李惠懿,我國營業稅稅收分配之研究,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七月。
10、李新仁,地方政府財政能力與租稅努力之研究,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11、李顯峰,中央對省市政府補助制度之檢討改進,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民國八+五年三月。
12、沈慧綺,各級政府稅目劃分研究,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八十三年七月。
13、周台龍,財政集權化與地方財政問題之探討,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九年七月。
14、林全,我國統籌分配稅的演變與其對中央及地方財政關係的探討,國科會專題研究,民國八十一年八月。
15、林華德,地方財政收支劃分問題之研究,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會,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16、林錫俊,地方財政管理-理論與實務,(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十月。
17、邱政茂,補助金制度之研究,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18、徐偉初,各級政府功能及職責的定位與調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八十五年三月。
19、陳丹華,台灣省地方財政水平不均之研究,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七月。
20、陳秋月,台灣省縣政府統籌款分配之研究-台北縣實證分析,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21、陳聽安,台灣地方財政研究,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民國六十三年十月。
22、黃文真,統籌分配稅款分配之研究,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六月。
23、黃世鑫,我國各級政府經濟功能劃分協調及地市財政問題,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報告,民國七+八年六月。
24、黃茂榮,健全地方財政制度以配合地方自治法制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25、黃細清、周賢洋等,地方自治論述專輯,內政部,民國八十六年。
26、廖義明譯,日本地方稅概要,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民國七十五年八月。
27、趙永茂,中央與地方分權問題暨地方府會關係之研究-省(市)與縣(市)政府案例分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八十五年五月。
28、魏寶蓮,改善我國地方財政之研究-台北縣政府實例分析,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八十年六月。
29、蘇詩雅,台灣省統籌分配之研究-間論精簡省府組織後分配方案之設計,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二)期刊
1、朱澤民,「府際間財政收支劃分基本原則之探析」,中原財經法學,民國八十四年六月,頁99-109。
2、朱澤民,「當前地方財政制度改進之研究」,財稅研究,25卷1期,民國八十二年一月,頁13-33。
3、朱澤民,「當前地方稅收劃分之檢討與改進」, 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2-5。
4、李顯峰,「各級政府稅收的調整與稅制改革」,政策月刊,16期,民國八十五年五月,頁8-9。
5、李顯峰,「地方財政困絀與財政收支改革」,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18-20。
6、林全,「我國統籌分配稅的財政分配功能及理想分配公式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15期,民國八十四年一月,頁119-155。
7、林華德,「地方財政的介紹」,財稅研究,19卷4期,民國七十六年七月,頁56-64。
8、林華德,「臺灣的地方財政」,財稅研究,23卷4期,民國八十年七月, 頁131-149。
9、徐文友,「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之探討-中央與地方稅收分配問題」,中國稅務旬刊,1704期,民國八十八年一月,頁17-18。
10、徐偉初,「研擬中的財政收支重劃方案」,政策月刊,16期,民國八十五年五月,頁15-16。
11、徐偉初,「展望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訂」,國家政策雙週刊,140期,民國八十五年六月,頁7-8。
12、徐偉初,「釐清各級政府權能解決地方財政困難」,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6-7。
13、馬駿,「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財稅研究,29卷4期,民國八十六年七月,頁58-77。
14、馬駿,「政府間財政移轉支付-九個國家的比較(上)、(下)」,財稅研究, 29卷2期、3期,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五月,頁7-26、89-108。
15、許富順,「從台灣省各縣市稅收概況論財政收支劃分法之修正」,中國稅務旬刊,1677期,民國八十七年四月,頁8-14。
16、陳立剛,「地方財政問題與調整之道」,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8-9。
17、陳春榮,「論財政收支劃分法之修正」,今日會計,71期,民國八十七年六月,頁4-15。
18、黃世鑫,「瑞典能!我們為什麼不能?談國家財政重整、預算改革、與政治改造」,政策月刊,16期,民國八十五年五月,頁4-5。
19、黃細清,「中央對省市政府補助概況及問題之探討」,財稅研究,28卷6期,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頁136-147。
20、黃細清,「地方制度法制化後中央對省市政府補助建制之研究」,財稅研究,28卷5期,民國八十五年九月,頁43-64。
21、黃耀輝,「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的對策」,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14-15。
22、趙永茂,「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問題與解決途徑」,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10-11。
23、劉代洋,「談財政收支劃分法中補助款的運用問題」,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12-13。
24、劉淑惠,「地方財政困境與展望」,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97期,民國八十三年十月,頁9-11。
25、蔡吉源,「財政收支劃分問題與對策」,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16-17。
26、蔡吉源、林健次,「財政賽局:零和?正和?負和?-論統籌分配稅款及財政收支劃分法-」,財稅研究,30卷3期,民國八十八年五月,頁1-11。
27、鄭裕博,「財政收支劃分法問題之探討」,人力發展,28期,民國八十五年五月,頁36-42。
二、英文部分
1、Advisor Commission on Intergovermental Relations (ACIR) , Measure of State and Local Fiscal Capacity and Tax Effort , Washington ,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October 1962.
2、--------, Measure of State and Local Fiscal Capacity and Tax Effort , Washington ,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March 1971.
3、Buchanan, J.M.,“Federalism and Fiscal Equ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0, 1950, pp583-599.
4、Davis, J.R. and C.W. Meyer, 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83.
5、Hyman, D. N., Public Finance — A Contenporary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Policy, Chicago :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3.
6、Mathews, Russell., “Tax Effectiveness and Tax Equity in Federal Countries?, ”Tax Assignment in Federal Countries, Edited by Charles E. McLure, Jr., Canberra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3, pp70-86.
7、McLure, C. E. Jr., “Assignment of Corporate Income Taxes in a Federal System? ”,Tax Assignment in Federal Countries, Edited by Charles E. McLure, Jr., Canberra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3, pp2-19.
8、Musgrave, R.A. and Musgrave P.B., 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 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4 th ed. 1984.
9、Musgrave, R.A., “Who Should Tax, Where, and What? ”, Tax Assignment in Federal Countries, Edited by Charles E. McLure, Jr., Canberra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3, pp2-19.
10、Musgrave, R.A., “Approaches to a Fiscal Theory of Political Federalism”, Public Finances : Needs , Sources , Utilization ,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61.
11、Fisher, R.C., “Intergovernment Grants”, State and Local Public Finance, America: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Copyright, 1987,pp343-36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朱澤民,「府際間財政收支劃分基本原則之探析」,中原財經法學,民國八十四年六月,頁99-109。
2. 14、馬駿,「政府間財政移轉支付-九個國家的比較(上)、(下)」,財稅研究, 29卷2期、3期,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五月,頁7-26、89-108。
3. 13、馬駿,「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財稅研究,29卷4期,民國八十六年七月,頁58-77。
4. 12、徐偉初,「釐清各級政府權能解決地方財政困難」,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6-7。
5. 9、徐文友,「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之探討-中央與地方稅收分配問題」,中國稅務旬刊,1704期,民國八十八年一月,頁17-18。
6. 8、林華德,「臺灣的地方財政」,財稅研究,23卷4期,民國八十年七月, 頁131-149。
7. 7、林華德,「地方財政的介紹」,財稅研究,19卷4期,民國七十六年七月,頁56-64。
8. 6、林全,「我國統籌分配稅的財政分配功能及理想分配公式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15期,民國八十四年一月,頁119-155。
9. 5、李顯峰,「地方財政困絀與財政收支改革」,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18-20。
10. 4、李顯峰,「各級政府稅收的調整與稅制改革」,政策月刊,16期,民國八十五年五月,頁8-9。
11. 3、朱澤民,「當前地方稅收劃分之檢討與改進」, 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2-5。
12. 2、朱澤民,「當前地方財政制度改進之研究」,財稅研究,25卷1期,民國八十二年一月,頁13-33。
13. 15、許富順,「從台灣省各縣市稅收概況論財政收支劃分法之修正」,中國稅務旬刊,1677期,民國八十七年四月,頁8-14。
14. 16、陳立剛,「地方財政問題與調整之道」,政策月刊,30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頁8-9。
15. 17、陳春榮,「論財政收支劃分法之修正」,今日會計,71期,民國八十七年六月,頁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