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Stephen Robbins(1994)。管理學(王秉鈞譯,第四版)。台北:華泰書局
王尹(2001)。管理學上課講義書(上)。台北: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王天濱(民91),<台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
黃秀玲(2003)。<全球文化趨勢下的本土文化節目發展─以閱聽人收視探索台灣類型節目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2(2):135-155張文強(1997)。<報紙產業組織結構分析與再形塑─ 組織理論的觀點>《傳播研討會論文資料庫》,http://news.creativity.edu.tw/papers/971.htm
林佳和(1996)。內部新聞自由的幾點法學觀察。新聞學研究第五十二期陸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期刊》,
10:4,19-51。
林少岩(1998)。<中文報紙「新美學主義」---中文報紙的視覺困境與突破>,《目擊者》(07.01.1998/台灣記協)
蘇正平(1996)。新聞自主的理論與實踐。新聞學研究第五十二期.翁秀琪(1992)。工作權與新聞記者之自主性。在翁秀琪與蔡明誠主編,大眾傳播法手冊。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許士軍(1996)。定性研究在管理研究上的重要性。中原學報許士軍(1994)。管理學。十版,台北:東華書局。
台北自立快報1-26號(1994.8.3 -1994.8.31)
胡幼慧與姚美華,2000,「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收錄於質性研究,胡幼慧編,141-15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銀磯(民90)。<中國時報、聯合報版面變遷之比較研究─1988至1998年>,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論文
劉振華(民92),<創造流行與出版策略行銷模式之研究---以高雄地方報為例>,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論文
李彪(民88)。<媒體產業結構與報業策略管理─以中國時報集團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論文胡宗鳳(民91)。<組織變革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以聯合報系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論文
光華雜誌,一九九七年七月/第二十二卷第七期
廖郁毓(民81),<台灣報業的生產科技、勞動過程與性別分工:以聯合報家父長的生產體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柯秋霜(民91),<台灣子公司於MNC投資及經營大陸市場之知識資源貢獻程度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林維林(1996)。<轉換型、交易型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灣省政府建設廳為個案分析>,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廖素華(1976)。<國小校長領導方式、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工作滿足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張雅惠(民91年)。<網際網路對公關人員之溝通滿意、工作滿意、工作壓力與資訊焦慮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胡美琳(民九十)。<非營利事業機構組織文化、轉換型領導與員工工作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七縣市政府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家宜(2003)。網路定位策略與事業策略關聯性之動態研究---以現金管理帳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未出刊期刊
許永忠(民九十)<組織特性、員工福利、員工態度之關聯性研究--以北部地區服務業員工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曹惠玲(民77)。<我國民營企業會計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之研究>,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吳政(民91)。<組織文化、領導行為、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嘉南地區銀行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奕升(民90)。<基隆廣播電台組織遠景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立沇(民91)。<併購對組織文化及員工工作態度間關係之實證研究─以台灣某二家進行併購之工具機公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76).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al boundary roles.
Benbasst, I., Goldstein, D. & Mead, M. “The case research strategy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ystem,” MIS Quarterly (11:3), 1987, pp.369-386.
Bass, B. M.(1990)”From transcational to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Learning to share the visio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Winter.
Bass, B. M.(1985)”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Burns, J. H.(1978)”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 Row.
Dunnette M D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1175-1199. Chicago: Rand McNally.
Eisendardt , “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1989, AMR﹞
Farrell, D. & Rusbult, C. E., “ Exchang Variables as Predictors ofJob Satisfactions, Job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the impact of
Gaskell, G. (2000). Individual and group interviewing In M. W. Bauer&G. Gaskell,(Eds.).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London: Sage.
Pewards, Costs, Alternatives, and Investment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81, Vol.28, No.1.
Porter, L.W., Steers R. M., & Mowday R. T.(1974)”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pp.603-609.
Porter, L. W. & Lawler, E. E. (1968).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Richard D.,Irwin, Inc. and The Dorsy-press.
Steers,R.M.,”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March 1977,vol.220.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Wiley.
Wanous, J. P., & Lawler, E. E. (1972). Measurement and meaning of job satisfactio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6, 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