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2 05: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鴻銘
研究生(外文):Cheng, Hung-Ming
論文名稱:機坪地勤作業安全管理
論文名稱(外文):Safety Management of Ramp Ground Operations
指導教授:汪進財汪進財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ong, Jinn-Tsai
口試委員:許悅玲鍾易詩
口試委員(外文):Hsu, Yueh-LingChung,Chung, Yi-Shih
口試日期:2015-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學院運輸物流學程
學門: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運輸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3
中文關鍵詞:機坪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分析與歸類系統
外文關鍵詞:RampHuman FactorHFA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8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機坪為機場空側之一部分,為航機落地後與起飛前停靠與接駁旅客及貨物之處及地勤業者作業之場地,參與機坪作業單位最多,亦為航機於空側區域停留時間最長之場所。機坪作業之效率除影響航機地面停等時間外,一旦機坪作業發生事故,對於搭機旅客、航空貨運業主及航空公司地面作業將產生關聯性之影響,同時亦可能造成停機坪及在空之航機運作與航空公司後續航班和組員之調度。
由於國內目前對於機坪發生地安事件之原因較少進行分析與探討,本研究將100年至103年國內機場所發生之地安事件造成航機停機檢修,以「人為因素分析與歸類系統(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進行分析,期待瞭解地安事件發生原因中有關人為因素關係,以作為未來機坪作業查核之方向。
本研究發現,當第四層企業資源管理不佳,往往會造成第一線作業人員大量流失,如果新進人員訓練及經驗不足或現職人員超時加班,加上第三層督導人員未落實督導時,或因機坪作業環境不佳,或個人準備狀況不足,或作業團隊間資源管理不當等因素下,此時可能導致人員因技術疏失,進而造成地安事件之發生。
關鍵詞:機坪、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分析與歸類系統
Apron is part of airside at an airport, an area where aircraft are parked, unloaded or loaded, refueled, or boarded. It is the busiest part in the airport, usually packed with equipment from ground handlers, catering services, fueling companies and other agenci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operations on the apr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aircraft’s turnaround time. When an accident occurs on the apron, passengers, cargo, and ground operations are all affected. Consequently it delays the flights in the air and the dispatch of the flight crew.
Due to lack of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ground incidents that occurred on the apron, this research utilizes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 to analyze ground incidents between 2011 and 2014 that caused damage to aircraft which required repair. The goals are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the incidents that are Human Factor related and to help guide the audits on the ground operation.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when the 4th layer corpor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poor, it results in the front line employees leaving the job. If the inexperienced and not well-trained new employees were forced to work overtime, also the 3rd layer staff are not supervising, ground incidents will occur due to inadequate skills, lack of preparedness and poor apron environment.
Key words:Ramp、Human Factor、HFAC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背景 -2-
1.3 研究目的 -8-
1.4 研究對象與範圍 -9-
1.5 研究流程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2-
2.1 人為因素 -12-
2.1.1 SHELL模式 -12-
2.1.2 莫菲定律(Murphy's Law) -13-
2.2 人為因素錯誤鏈文獻 -14-
2.2.1骨牌效應理論(Domino Sequence Theory) -14-
2.2.2 乳酪理論(Swiss Cheese Theory) -15-
2.2.3 錯誤鏈理論(Error Chain Rule) -17-
2.2.4疏失管理(Error Management) -18-
2.3 安全分析文獻 -19-
2.3.1 人為因素分析與歸類系統(HFACS) -19-
2.3.2 機場安全管理系統(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MS) -20-
第三章 機坪作業概述及疏失分析 -23-
3.1 機坪作業流程概述 -23-
3.2 地勤作業裝備及車輛 -28-
3.3 機坪事故種類 -29-
3.3.1 航機與空橋碰撞事故 -30-
3.3.2 航機與地勤作業機具或航機碰撞事故 -30-
3.3.3 車禍 -32-
3.3.4 發動機噴流事故 -33-
3.3.5 其他 -34-
3.4 機坪事故肇因分析 -34-
第四章 研究方法 -36-
4.1 人為因素分析及分類系統(HFACS) -36-
4.2 分析流程 -37-
4.3 機場地安事件特性 -39-
4.4 第一階段地安事件人為因素分類 -45-
4.4.1 人為因素分析及分類項目事件定義 -45-
4.4.2 人為因素分析及分類項目定義結果 -45-
4.5 第二階段問卷調查 -50-
第五章 資料處理分析與研究結果 -52-
5.1 初步分析 -52-
5.2 研究結果 -7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0-
6.1 結論 -80-
6.2 建議 -84-
6.3 後續研究之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附錄1 範例說明 -89-
附錄2 100至103年國內機場地安事件 -94-
附錄3 HFACS應用手冊 -103-

1.鍾易詩(2000),航空公司飛安管理運作模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2.張有恆與萬怡灼(2001),「航空公司經營管理對飛航安全水準之影響」,民航季刊,第3卷第1期,PP. 81~PP. 106。
3.江學華(2003),國籍飛航空器師組織文化、人格特質與飛航安全績效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葉文健(2004),航空公司飛航運作系統安全分析模式系統之建立,國立交通大學博士論文。
5.陳大中(2004),民用航空飛航安全績效之檢測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6.鄭恆理(2006),機坪作業安全模式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7.林玠廷(2007),機坪作業風險之評量,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8.王穎駿(2007),航空安全概論。
9.劉震苑、鄭永安、楊啟良(2009),人為因素分析及分類系統HFACS專業訓練,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PP. 13。
10.許悅玲、李文進、吳富堯、陳楊正光、林國斌(2010),「運用精實六標準差手 法改善人為因素之飛安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學刊,第6卷第1期,PP. 95~PP. 98。
11.謝怡秋(2010),民用航空運輸業評議事件之分析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12.陳楊正光、劉魯青、王心靈(2011),「人為因素與疏失管理」,中華民國危機管理學會,PP. 101~PP. 108。
13.吳榮芳(2011),建立航空公司維修風險因子,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14.周志賢(2012),中華民國飛行安全春季刊,68期,PP. 4。
15.何立己(2012),中華民國飛行安全夏季刊,69期,PP. 7。
16.李文進、陳正中、丁豐芫(2012),「飛安事件調查與預防:美軍運用HFACS與 HFIX現況簡介」,空軍學術雙月刊,627期,PP. 5~PP. 20。
17.葉文健(2012),「從地勤人員認知角度探討機坪作業之威脅與疏失」,運輸學刊,第24卷第1期,PP. 1~PP. 2。
18.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13),國家民用航空安全計畫。
19.王明揚等人(2013),以深化之人為因素分析與歸類系統發展人為失誤根本原因分析技術,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20.鄭永安(2014),科學發展,495期。
21.彭斯民(2015),航空安全及管理季刊,第2卷第2期,PP. 136。
22.張有恆,航空運輸學,第二版。
23.AOSP (2004), "Reducing accidents and improving safety on the ramp", Airport Operations Safety Panel, Washington D.C.
24.Bob Vandel (2004), ”Equipment Damage and Human Injury on the Apron Is it a Cost of doing business?”, Flight Safety Foundation, USA.
25.Detwiler, C., Hackworth, C., Holcomb, K., Boquet, A., Pfleiderer, E., Wiegmann, D. &; Shappell, S.(2006), Beneath the tip of the iceberg: A human factors analysis of general aviation accidents in Alaska verses the r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Report Number DOT/FAA/AM-06/7.
26.DoD of United States (2005), Department of Defense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27.Roy Chamberlin, Charles Drew, Marcia Patten, and Robert Matchette, (1996), Ramp Safety.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