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0 07: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煥宗
研究生(外文):Hwun-Tsung Liao
論文名稱:智慧建築之整合應用系統設計
論文名稱(外文):Toward a Framework and Prototype on Integrated Smart Building Design
指導教授:蔡敦仁教授郭建良教授
指導教授(外文):Dwen-ren TsaiChien-liang Kuo
口試委員:許見章陳武倚張耀鴻惠霖
口試委員(外文):HSU,CHIEN-CHANGWuu-Yee ChenYao-Hung ChangLin Hui
口試日期:2015-06-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4
中文關鍵詞:智慧建築物聯網無線技術決策支援整合系統設計
外文關鍵詞:Smart BuildingInternet of Things (IoT)Wireless TechnologyDecision SupportIntegrated System Desig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4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智慧化城市與智慧建築係目前當夯課題,並以科技創新與應用作為發展核心,因此,如何善用資通訊技術優勢,並透過適切的技術應用策略,整合資訊聯網、無線感測器、遠端控制、即時推播顯示等技術,達成資源共享平台,便成為重要課題。惟目前在智慧家居、商辦大樓與購物中心的相關領域研究,多著重單一技術應用,較少從整體維運及整合應用系統設計的觀點進行相關議題的探討。
因此,為回應上述理論與實務缺口,本研究透過文獻,探究智慧建築的關鍵需求,及現有無線技術特性與應用面向,再透過專家訪談及購物商城案例,歸納整合智慧建築的無線技術與設備應用與系統設計課題。最後,本研究透過決策系統的雛型開發與情境分析方式,作為展示與驗證所提概念與內涵可行性的依據,並希望所得結果可作為相關系統整合業者未來開發與設計相關服務時的參考。

The popularity and scalabilit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has shaped the trends in the integrated smart living industry, rendering technology-enabled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 crucial issue. However, recent studies on smart buildings and smart living have focused on single-technology-based design problems, neglecting the concerns of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cost-benefits, and the inclusion of multiple types of wireless technology from a holistic viewpoint.
To assist in overcoming these challenges in practice, this study focused on building a framework and prototype for the design of smart buildings. Specifically, afte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is thesis indicates the key needs of current smart building projects and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types of wireless technology.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interviews with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s,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scenarios,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design of smart buildings a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Finally, to provide a solution proof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proposed concepts,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rototype was developed and examined through scenario analysis. The findings of this thesis are anticipated to benefit service providers in designing smart buildings.

內容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 謝 辭 ........................................... iii
內容目錄 ............................................ iv
圖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智慧城市發展現況 ............................... 7
第二節 智慧建築標章相關研究彙整 ....................... 25
第三節 無線射頻技術 .................................. 28
第四節 決策支援系統 ..................................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 ................................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40
第二節 訪談設計 ..................................... 43
第三節 雛型開發平台架構 ..............................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9
第一節 訪談結果分析 ................................. 49
第二節 無線系統虛擬應用情境說明 ...................... 56
第三節 雛型系統設計與作業流程 ........................ 64
第四節 決策支援系統雛型開發 .......................... 67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 79
第一節 結論 ........................................ 79
第二節 實務意涵 .................................... 81
第三節 後續建議 .................................... 83
參考文獻 ........................................... 84
附錄一 訪綱細節 ..................................... 89
附錄二 訪談結果彙整 .................................. 91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架構圖 ................................. 5
圖 2-1 智慧建築評估系統 .............................. 10
圖 2-2 台灣建照核發建數統計 .......................... 23
圖 2-3 NFC 功能框架概述 ............................. 33
圖 2-4 企業決策支援系統流程架構 ...................... 36
圖 2-5 新產品建立需求決策支援系統流程 ................. 39
圖 3-1 研究流程步驟 ................................. 41
圖 3-2 虛擬雛型系統整合架構 .......................... 48
圖 4-1 A、B 商城系統價格比較 ......................... 58
圖 4-2 設備與人力費用支出比較 ......................... 61
圖 4-3 POS 銷售資料流程 .............................. 62
圖 4-4 商品推播資訊流向 .............................. 63
圖 4-5 系統平台架構 .................................. 64
圖 4-6 雛型決策系統作業流程 ........................... 66
圖 4-7 規劃專區登入 .................................. 67
圖 4-8 註冊與基本資料建立、修改 ....................... 68
圖 4-9 忘記帳號或密碼填寫 ............................. 68
圖 4-10 系統選擇(住家) 居家系統 ....................... 69
圖 4-11 居家系統選擇保全系統 .......................... 69
圖 4-12 居家系統選監視攝影 ............................ 70
圖 4-13 居家系統選擇門禁對講 .......................... 70
圖 4-14 居家系統選擇數位電子鎖 ........................ 71
圖 4-15 系統選擇(公司) 商用系統 ....................... 71
圖 4-16 商用系統選擇保全系統 .......................... 72
圖 4-17 商用系統選擇門禁系統 .......................... 72
圖 4-18 商用系統選擇監視攝影系統 ....................... 73
圖 4-19 商用系統選擇行動連線 ........................... 73
圖 4-20 系統選擇(商場) 大型系統 ........................ 74
圖 4-21 大型系統選擇保全系統 ........................... 74
圖 4-22 大型系統選擇門禁系統 ........................... 75
圖 4-23 大型系統選擇監視攝影系統 ........................ 75
圖 4-24 大型系統選擇行動連線 ........................... 76
圖 4-25 註冊與基本資料建立選擇(住家、公司、商場) .......... 76
圖 4-26 無線系統選擇Wi-Fi 系統 .......................... 77
圖 4-27 無線系統選擇藍芽Bluetooth 系統 .................. 77
圖 4-28 無線系統選擇ZigBee 系統 ......................... 78
圖 4-29 無線系統選擇NFC 系統 ............................ 78
表目錄
表 2-1 亞洲各國智慧城市發展訴求與政策 ...................... 8
表 2-2 綜合佈線設計 ..................................... 11
表 2-3 資訊通信設計 ..................................... 12
表 2-4 資訊通信設計 ..................................... 14
表 2-5 設施管理設計 ..................................... 15
表 2-6 安全防災設計 ..................................... 17
表 2-7 健康舒適設計 ..................................... 18
表 2-8 貼心便利設計 ..................................... 20
表 2-9 節能設計 ......................................... 21
表 2-10 國內智慧建築申請統計資料 ......................... 22
表 2-11 智慧建築分類別申請件數 ........................... 24
表 2-12 智慧建築指標規劃要點 ............................. 26
表 2-13 無線射頻技術運用 ................................. 29
表 2-14 RFID 標準說明 ................................... 31
表 2-15 常見IEEE802.11 產品技標準比較表 .................. 32
表 2-16 ZigBee 應用及功能說明 ............................ 34
表 2-17 藍牙(Bluetooth)應用及功能說明 ................... 35
表 2-18 DSS 提供的資訊與決策項目 .......................... 37
表 3-1 專家受訪者基本資料 ................................. 43
表 4-1 專家受訪日期、時間、地點 ............................ 49
表 4-2 功能需求權重分析 ................................... 52
表 4-3 系統需求項目 ....................................... 53
表 4-4 成本差異分析 ....................................... 59
一、中文部分
王同甲(2011),既有建築智慧化獎補助措施下之智慧化效益評估,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王順生,張智明(2014),透過以服務為導向的物聯網提升系統服務品質-以防災監測應用為例,資訊科技國際期刊,第八卷,第二期。
朱炳燁(2014),以低耗電藍牙裝置之訊號強度為基礎的室內定位方法設計與分析,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賢(2007, March, 25),ZigBee技術規格與測試方案之發展,電腦與通訊 ,119,19 - 28。
李嘉華(2012),從「歐洲智慧城市」計畫談我國智慧城市之發展方向-以台北市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5(2),109 - 115。
周百祥(2007),土石流監測無線感測網路系統,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所碩士論文。
林憲德、溫琇玲、周鼎金(2012), 研訂智慧綠建築規劃設計技術彙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00 年度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梁定澎(1994),決策支援系統與企業智慧,智勝文化事業,台北.
許浩龍(2011),亞洲新一代智慧型城市的發展策略與設計模式之初探研究,空間設計學報
陳正忠,石豐銘,蔡明儒,周文陽(2009, January, 01),無線射頻辨識技術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中興工程,102,7-13。
陳冠名(2011),行動手機上之NFC 輔助多媒體資料分享,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政,曾昭賢(2014),智能建築系統及設備建置對消費者購屋意願之影響-以台灣建築業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7(4)
陳秋汶(2012),ZigBee 室內定位研究,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浚瑋(2011),台灣地區住宅智慧化系統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順(2007), RFID概論與應用, 全華圖書, 台北。
陳嘉懿(2013, December, 1),開放式物聯網架構下的智慧綠建築設計樣式,桃園創新學報,33,179-207。
陳嘉懿,鄭泰昇(2013),台灣智慧建築推動之過去、現在與未來,第十屆台灣建築論壇-建築人性。
黃凱伶(2012),針對建立於藍芽4.0之動作辨識應用之電源管理方法,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葉倫武(2010),藉由無線感測網路來設計與實做一套智慧型生活空間,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蓓瑩(2014, February, 1),報告,智慧城市來了,禪天下,107,58-62。
趙峙孝(2012),智慧綠建築規劃設計流程管理之初探,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劉宗吉(2010),無線感測網路運用於定位系統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練福星,林杰宏(2013),智慧綠建築產業驅動要素與推動政策之分析,健康與建築雜誌,1(2)。
魏乃捷,劉淑芬(2010, December, 1),購物中心人潮決策支援系統之應用,機械技師學刊,3(4),35-43。
魏銘賢,劉新盛,李岳峰,吳俊賢,李泱融(2013, February, 1),ZigBee感測網路之控制衝突偵測與解決機制,電腦與通訊,149, 14-21。

二、英文部分
Kim, J. E., Kang, J., Kim, D., Ko, Y & Kim, J. (2007). IEEE 802.15.4a CSS-based Localiza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Mobile Adhoc and Sensor Systems. MASS 2007. IEEE Internatonal Conference on, 1-3.
Malhi, K., SC Mukhopadhyay & J. Schnepper (2012).A zigbee-based wearab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monitoring system.Sensors Journal, 12(3), 423-430.
NFC Form(2008), Esseentials for Successful NFC Mobile Ecosystems.
Pahlavan, K., Li, X. & Makela, J. P. (2002). Indoor geolo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40(2), 112-118.
Smart Card Alliance (2011). The Mobile Payments and NFC Landscape: A U. S. Perspective. Princeton Junction: Smart CardAlliance.
Sukun, K., Pakzad, S., Culler, D., Demmel, J., Fenves, G., Glaser, S., & Turon, M. (2007). Health Monitoring of Civil Infrastructures U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Sensor Networks. IPSN 2007.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25-27 April 2007, 254-263.
Yi., P., A Iwayemi & C. Zhou (2011). Developing ZigBee Deployment Guideline Under WiFi Interference for Smart Grid Applications. Smart Grid, 2(1), 110-12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俊賢(2007, March, 25),ZigBee技術規格與測試方案之發展,電腦與通訊 ,119,19 - 28。
2. 李俊賢(2007, March, 25),ZigBee技術規格與測試方案之發展,電腦與通訊 ,119,19 - 28。
3. 李嘉華(2012),從「歐洲智慧城市」計畫談我國智慧城市之發展方向-以台北市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5(2),109 - 115。
4. 李嘉華(2012),從「歐洲智慧城市」計畫談我國智慧城市之發展方向-以台北市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5(2),109 - 115。
5. 陳正忠,石豐銘,蔡明儒,周文陽(2009, January, 01),無線射頻辨識技術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中興工程,102,7-13。
6. 陳正忠,石豐銘,蔡明儒,周文陽(2009, January, 01),無線射頻辨識技術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中興工程,102,7-13。
7. 陳冠政,曾昭賢(2014),智能建築系統及設備建置對消費者購屋意願之影響-以台灣建築業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7(4)
8. 陳冠政,曾昭賢(2014),智能建築系統及設備建置對消費者購屋意願之影響-以台灣建築業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7(4)
9. 陳嘉懿(2013, December, 1),開放式物聯網架構下的智慧綠建築設計樣式,桃園創新學報,33,179-207。
10. 陳嘉懿(2013, December, 1),開放式物聯網架構下的智慧綠建築設計樣式,桃園創新學報,33,179-207。
11. 練福星,林杰宏(2013),智慧綠建築產業驅動要素與推動政策之分析,健康與建築雜誌,1(2)。
12. 練福星,林杰宏(2013),智慧綠建築產業驅動要素與推動政策之分析,健康與建築雜誌,1(2)。
13. 魏乃捷,劉淑芬(2010, December, 1),購物中心人潮決策支援系統之應用,機械技師學刊,3(4),35-43。
14. 魏乃捷,劉淑芬(2010, December, 1),購物中心人潮決策支援系統之應用,機械技師學刊,3(4),35-43。
15. 魏銘賢,劉新盛,李岳峰,吳俊賢,李泱融(2013, February, 1),ZigBee感測網路之控制衝突偵測與解決機制,電腦與通訊,149,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