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舒葳 譯(2005)。《跨學科統整兒童英語教學》。台北市︰書林。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台北市︰揚智文化。
杜瑞澤(2004)。《生活型態設計》。台北市︰亞太圖書。
沈琇靖(2003)。《兒童美語理論與應用》。台北縣︰啟英文化。
林惠雅(1990)。《兒童行為觀察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逸芬(1994)。《蒙特梭利幼兒單元活動設計課程》。台北市︰五南。
周鴻謀(2003)。《視覺教具(圖片)在國小五年級英語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美珍 編著(1996)。《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市︰心理。
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
徐偉忠(2005)。《兒童玩具構想設計階段功能決策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秦偉 編(2005)。《兒童心理學》。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張湘君、許西玲(2005)。《101個英文教學遊戲》。台北市︰三采文化。
曹逢甫、吳又熙(1992)。《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
許順得(2003)。《國小教師使用教學媒體相關問題之調查研究》
陳健樟(2002)。《互動玩具設計與開發—以體感互動裝置增進兒童多元智能之玩具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須姬(2003)。《深耕英語教學》。台北市︰師德。
單偉儒(1997)。《蒙特梭利 教學理論與方法簡介》。台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蔡秉志(2003)。《創意教具之介面要素研究—以台中科博館物理教具為例》。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魏麗卿(2005)。《多元創意教具制作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北縣︰威仕。
英文部份︰
Steven Pinker(1998)。《語言本能》。台北市︰城邦。
村田茂等編著;吳緒筑 譯(1994)。《幼兒教具設計與活用》。台北市︰五南。
邱泯科等 譯(2005)。《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市︰雙葉書廊。
郭靜晃 譯(1992)。《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郭靜晃 譯(2000)。《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台北市︰洪葉文化。
黃銘惇、張慧芝 譯(2000)。《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台北市︰桂冠。
漢菊德、陳正乾 譯(1996)。《兒童心智︰從認知發展看教與學的困境》。台北市︰遠流。
蘇旻泊 譯(2006)。《語言學習策略手冊》。台北市︰湯姆生。
網路部分︰
Kidz Delight。http://www.kidzdelight.co.uk/products.html。(瀏覽日期︰2007/03/10)
Leaps and Bounds。http://www.leapsandbounds.com/home.jsp?siteId=118。(2007/12/20瀏覽)
mama-papa親子網。http://www.mama-papa.com.tw/。(2007/12/20瀏覽)
快樂寶貝屋。http://www.hbhome.com.tw/。(2007/12/20瀏覽)
財團法人台灣玩具研發中心(2004)。《93年消費手冊》。〈安全玩具標章〉。資料來源︰台北縣政府法制室,1950消費者保護課。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hsaioming/In_1950/data/6_co/cos/93bk/93bk4-04p105-106_pla.htm。(2007/12/22瀏覽)
教具舖。http://tw.user.bid.yahoo.com/tw/show/aboutme?userID=cutemisswang。(瀏覽日期︰2007/03/10)
媽咪GO。http://www.mamigo.com.tw/。(2007/12/20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