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5 07: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育成
研究生(外文):Yu-Cheng Liu
論文名稱:太陽能逆變器價格單一變數預測模型之比較
論文名稱(外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variate Forecast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Price of PV Inverter
指導教授:朱經武朱經武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Wu 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航運管理學系
學門: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運輸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5
中文關鍵詞:預測單一變數價格逆變器太陽能
外文關鍵詞:forecastingunivariatepriceinvertersola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之目的是比較五種單一變數預測方法,並尋找出適用於太陽能PV Inverter價格最佳的預測方法,以預測太陽能PV Inverter價格之每月波動趨勢。研究資料範圍為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透過古典分解法、三角函數迴歸、季節性虛擬變數迴歸、灰預測及混和型灰預測等五種預測模式,產生太陽能PV Inverter價格預測值。經由實證分析,利用平均絕對誤差(MAE)、平均絕對誤差百分比(MAPE)及殘差均方根(RMSE)等評估指標比較後,以驗證何者可提供預測最佳之精確度。
預測模式之結果發現,以混合型灰預測最為準確,古典分解法排列第二。整體而言,混合型灰預測擁有最佳的太陽能PV Inverter價格之短期預測準確度,顯示此種方法在短期預測中,對太陽能PV Inverter價格具有一定程度的預測能力,其次為古典分解法。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找出準確度最高之預測方法,提供未來從是太陽能PV Inverter的採購、業務、管理及研究人員之參考,可提供從事綠能產業的公司未來進行產品規劃時之參考。
因本研究所使用之模式有限,未來若能考慮其他的預測模式,諸如:類神經網路、人工智慧等預測方法,或許能再提高太陽能PV Inverter價格預測之準確度,亦可擴增採用其他產品價格資料,例如:電池、矽晶、模組,進行模式驗證。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make comparisons on five different univariate forecasting methods, and find the best forecasting methods for the price of the Solar PV inverter, to forecast the monthly variations of the Solar PV inverter’s price.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11. Through the use of five different forecasting methods, namely Classical Decomposition Model, the Trigonometric Model, the Regression Model with Seasonal Dummy Variables, the Grey Forecast, and the Hybrid Grey model, we forecast the price of the solar PV inverter.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mpare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of the five univariate methods based on commonly used evaluation criteria, Mean Absolute Error, Mean Absolute Percent Error and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and to find out which can provide the most accurate predictions.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Hybrid Grey Model provided the most accurate predictions; Classical Decomposition Model is the next best. In conclusion, the Hybrid Grey Model provided the most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the short term demands for the price of the Solar PV inverter and Classical Decomposition Model is the runner up. Lastly, the outcome of this work can be helpful to find the best method to provide the most accurate predictions,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olar PV inverter purchase, sales,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as well as a reference to green energy industry.

Due to limited models used in ou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consider to explore other forecasting models such as neural networks, AI methods and other forecasting methods to obtain a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for the price of the Solar PV inverter. Furthermore, research can be focused on prices for other products; such as: Cell, Poly, and Module, to verify models.

謝 辭...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次… IV
圖 次… VI
表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1.3 研究方法 4
1.4 研究流程及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2.1 價格預測之相關文獻 7
2.2 相關預測方法文獻 14
2.2.1 古典分解法 14
2.2.2 三角函數迴歸 15
2.2.3 季節性虛擬變數迴歸 15
2.2.4 灰預測 16
2.2.5 混合型灰預測 17
2.3 本章小結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3.1 古典分解法 25
3.2 三角函數迴歸模式 26
3.3 季節性虛擬變數迴歸 27
3.4 灰預測 28
3.4.1 灰色建模 28
3.4.2 誤差分析 31
3.5 混合型灰預測 32
3.6 本章小結 33
第四章 模式建構與預測結果分析 34
4.1 太陽能產品價格資料 34
4.2 各種預測模型之建構 36
4.2.1 古典分解法 36
4.2.2 三角函數迴歸 39
4.2.3 季節性虛擬變數迴歸 40
4.2.4 灰預測 41
4.2.5 混合型灰預測 42
4.3 產生各種預測模式之預測值 44
4.4 各種單一預測模型之預測精確度比較分析 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8
5.1 結論 48
5.2 建議 49
參考文獻 50
一、中文部分 50
二、英文部分 54

一、中文部分

1. 于宗先(1972),經濟預測,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 尤韻涵(2009),「台股指數開盤價格之預測-應用類神經網路及灰預測模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3. 毛麗琴(2009),「房屋價格預測模型分析--以高雄市區為例」,商業現代化學刊,5卷1期,頁31-42。
4. 王春松(1984),「台灣木材需求及其價格預測模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5. 王春松、羅紹麟(1986),「臺灣木材需求及其價格預測模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7期,頁103-118。
6. 任德亮、李向國、張天偉(2004),「建立鐵路貨運量季節性預測模型的研究」,鐵道運輸與經濟,第二十六卷,第八期,頁65-67。
7. 向軍、楊偉、管衛華、王書翰、譚金會(2004),「物流需求預測中週期因素和季節因素的探討」,四川工業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增刊,頁158-162。
8. 吳正裕(2006),「應用灰色理論、迴歸分析、指數平滑法於預測台商投資趨勢之研究 - 以印度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9. 吳再益、吳秀婉、林正義、謝智宏、林銘政(2001),「長期發電燃料價格預測模式與方法分析」,台電工程月刊,635期,頁63-76。
10. 吳再益、吳秀婉、洪紹平、洪育民(2000),「短期油氣價格預測模式構建與應用」,台電工程月刊,624期,頁90-107。
11. 吳承康(2000),「臺灣股價指數期貨基差與價格預測實證研究」,臺灣期貨市場,2卷4期,頁35-51。
12. 吳柏林(1995),時間數列分析導論,台北:華泰書局。
13. 吳翔(2002),「2003年TFT LCD面板關鍵零組件價格預測及分析」,產業透析:光電產業透析,頁2-10。
14. 呂佳育(2010),「原物料期貨之價格預測模型比較-以黃金、石油及天然氣為例」,碩士論文,僑光科技大學。
15. 李元秉、李珠華(2004),「國內95無鉛汽油價格之預測」,大漢學報,19期,頁203-211。
16. 李文雄(1995),「逐步迴歸模式在臺灣不動產價格預測之實證與應用」,臺北銀行月刊,26卷4期總號307,頁57-64。
17. 李宗儒、鄭卉方(2000),「應用灰色理論預測農作物之價格--以紅豆為例」,農林學報,49卷2期,頁83-92。
18. 李培仁(2011),「金鹽價格預測模型之研究--以U公司PCB事業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19. 李翔、高山、陳昊(2006),「虛擬變數在日用電量預測中的應用」,江蘇電機工程,第二十五卷,第三期,頁1-3。
20. 李綱紀(2005),「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台中港進口貨櫃預測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21. 林正祐(2006),「應用灰色理論於農產品價格之預測─以愛文芒果為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
22. 林佳瑩(2008),「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現金流量與總體變數關係的建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23. 林明俊、陳青浩、游媛尹(2010),「中國物業稅徵收後之房產價格預測--以中國上海市住宅為例」,真理財經學報,23期,頁73-87。
24. 林修葳(1999),「Security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Regulated Companies」,會計評論,31期,頁81-108。
25. 林唐裕、洪育民、周文賢、陳玟如、陳弘芩、楊玉奇(2008),「燃油及液化天然氣短期價格預測決策支援系統之建置與應用」,台電工程月刊,718期,頁101-130。
26. 林銘昌(2002),「台灣芒果批發價格預測模型之比較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27. 姚鶴年(1987),「臺灣主要原木價格預測模式」,臺灣林業,13卷4期,頁14-21。
28. 施智偉(2009),「原物料期貨之價格預測模型之比較」,碩士論文,僑光技術學院。
29. 柯仁雄(2009),「大尺寸面板價格預測模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30. 唐瑋鴻(2011),「混合灰色預測模型之應用與分析-以電子產品及有機農業為例」,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
31. 徐世修(2009),「灰色模型在醫院設施維護費用預測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32. 徐清郎(1999),「選擇權訂價貝氏GARCH模型及其在S&;P 500指數選擇權買權價格預測上的馬可夫鏈蒙地卡羅模擬」,德明學報,15期,頁59-82。
33. 翁佳麟(2001),「模糊多目標混合灰色關聯之零工式工作導向啟發排程系統」,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34. 翁靖迪(2008),「美國大宗穀物期貨價格時間序列分析-短期預測模型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35. 高峰(2008),「ARMA模型在我國商品房銷售價格預測中的應用」,管理科學與統計決策,5卷3期,頁9-14。
36. 高樹軍(2005),管理心理學,台北:科學出版社。
37. 張淑貞(2000),「利用GM (1,2)模型以雞蛋產量來預測雞蛋價格之研究」,灰色系統學刊,3卷2期,頁87-94。
38. 張淑貞(2001),「臺灣雞蛋產地價格預測之研究--灰色系統預測之應用」,臺灣銀行季刊,52卷4期,頁92-107。
39. 曹素春(2006),「單一變數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基隆港出口貨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40. 曹慧菁(2005),「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基隆港出口貨櫃預測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41. 梁恩智(2002),「臺灣土番鴨產地成鴨價格預警系統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42. 梁瑞勳、林景徽(2006),「以複線性迴歸分析進行解制市場之負載預測與電力價格預測」,科技學刊,科技類,15卷2期,頁101-110。
43. 許純君譯,DeLurgio著(1999),預測的原理與應用,第一版,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
44. 許凱榮(2006),「應用基因灰色預測模型於全台用電量之最佳預測」,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45. 陳宗玄(1994),「臺灣六種主要畜產品產地價格預測分析」,臺灣銀行季刊,45卷3期,頁297-323。
46. 陳怡妏(2002),「半導體產業景氣之灰預測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47. 陳美惠、許雅惠、蔡坤穆(2009),「以類神經網路建構白銀價格預測模式」,嘉南學報, 科技類,35期,頁238-252。
48. 陳彩豐(2006),「新台幣對美元短期匯率預測模式之研究-應用灰色理論、迴歸分析與指數平滑法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49. 彭文怡、朱經武(2006),「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台灣地區國際港埠進口貨櫃預測為例」,航運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二期,頁21-36。
50. 彭文怡、朱經武(2007),「貨櫃吞吐量預測模式之比較研究」,航運季刊,第十六卷,第四期,頁81-102。
51. 彭文怡、朱經武、曹素春(2006),「單一變數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基隆港出口貨櫃為例」,海運學報,第十五期,頁33-48。
52. 彭克仲(2001),「灰色預測應用於臺灣地區鳳梨零售價格預測之研究」,農業經濟半年刊,69期,頁107-127。
53. 彭克仲、陳貞伶、謝麗芳、嚴明(1998),「應用類神經網路於甘藍菜價格預測之分析」,臺灣經濟,263期,頁35-50。
54. 湯玲郎、王瓊敏(2000),「筆記型電腦之關鍵零組件價格預測研究」,科技管理學刊,5卷3期,頁135-153。
55. 黃佳彬(1979),「時間序列分析方法在本省木材價格預測上之應用(1-4完)」,臺灣林業,5卷3-6,頁15-17。
56. 黃聖茹(2005),「豬隻口蹄疫後臺灣豬肉零售價格預測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53期,頁179-203。
57. 楊森傑(2000),「股價指數價格預測與避險操作-熵預測模型與灰預測模型之應用」,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58. 楊豐碩、洪紹平、周文賢、陳詩豪、洪育民、楊玉奇、呂嘉容、林師模、林晉勗、張為詩、蔡佩君、張彩姿(2008),「燃煤及海運費短期價格預測決策支援系統之建置與應用」,台電工程月刊,719期,頁1-4。
59. 葉一中(2009),「散裝海運運價指數與原物料價格預測模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60. 葉中仁(2005),「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高雄港轉口貨櫃預測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61. 葉明豐(1999),「灰色模型與灰關聯分析之研究與應用」,博士論文,大同工學院。
62. 劉苑伶(2010),「三個能源期貨價格預測模型比較分析及匯率關聯性之研究-以NYMEX與ICE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63. 劉祥熹(1984),「ARIMA 時間數列之引介與應用:臺灣香蕉產地價格預測為例」,臺灣土地金融季刊,21卷4期總號82,頁23-46。
64. 劉耀中、許應哲、林士彥(2010),「我國養鵝產業市場價格預測模式之研究」,農產運銷,141期,頁66-77。
65. 鄭文賢(1999),「TFT-LCD面板價格預測及影響評估」,大信投資季刊,9月期,頁79-83。
66. 鄧聚龍、郭洪(1996),灰色原理與應用,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67. 鄧聚龍(1986),灰色預測與決策,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68. 蕭景楷、黃保諭(2002),「臺灣虱目魚及吳郭魚價格預測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47期,頁177-212。
69. 謝志忠(2008),「SMIC中蕊國際價格預測之動態分析」,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2卷3期,頁55-67。
70. 謝志忠(2008),「鵝價預測之動態分析」,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2卷2期,頁139-152。
71. 羅美合(1994),「臺灣地區國產車市場銷售量與價格預測模型-狀態空間法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二、英文部分

1. Dimitrescu, D. (1998), “Hierarchical Pattern Classification” Fuzzy Sets and Systems, Vol. 28, No. 2, pp. 145-162.
2. Zadeh, L. A. (1965),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Vol. 8, pp. 338-353.
3. Liang, R. H. (1998), “Grey Linear Programming Based Redispatch Technique to Dynamic Generation Allo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pp. 349-355.
4. Morita, H., and Zhang, D. P. (1995), “Long-term Load Forecasting Using Grey System Theory”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 Vol.115, No. 2 pp. 11-20.
5. Profillidis V. A. (2000), “Econometric and Fuzzy Model for the Forecast of Demand in the Air Port of Rhode”,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Vol. 6, pp. 95-100.
6. Smith, B. L., Williams, B. M., and Oswald, R. K. (2002), “Comparison of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Models for Traffic Flow Forecast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Vol. 10, pp. 303-321.
7. Taylor, J. W., De Menezes, L. M. and McScharry, P. E. (2006), “A Comparison of Univariate Methods for Forecasting Electricity Demand up to a Day Ahea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Vol. 22, pp. 1-16.
8. Tzeng, F. M., Yu, H. C. and Tzeng, G. H. (2001), “Applied Hybrid Grey Model to Forecast Seasonal Time Seri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 67, pp. 291-302.
9. Williams, B. M. and Hoel, L. A. (2003), “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Vehicular Traffic Flow as a Seasonal ARIMA Process: Theoretical Basis and Empirical Result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Vol. 129, No. 6, pp. 664-672
10. Yokum, J. T. and Armstrong, J. S. (1995), “Beyond Accuracy: Comparison of Criteria Used to Select Forecasting Metho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Vol. 11, No. 4, pp. 591-59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70. 謝志忠(2008),「鵝價預測之動態分析」,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2卷2期,頁139-152。
2. 69. 謝志忠(2008),「SMIC中蕊國際價格預測之動態分析」,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2卷3期,頁55-67。
3. 68. 蕭景楷、黃保諭(2002),「臺灣虱目魚及吳郭魚價格預測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47期,頁177-212。
4. 65. 鄭文賢(1999),「TFT-LCD面板價格預測及影響評估」,大信投資季刊,9月期,頁79-83。
5. 64. 劉耀中、許應哲、林士彥(2010),「我國養鵝產業市場價格預測模式之研究」,農產運銷,141期,頁66-77。
6. 63. 劉祥熹(1984),「ARIMA 時間數列之引介與應用:臺灣香蕉產地價格預測為例」,臺灣土地金融季刊,21卷4期總號82,頁23-46。
7. 58. 楊豐碩、洪紹平、周文賢、陳詩豪、洪育民、楊玉奇、呂嘉容、林師模、林晉勗、張為詩、蔡佩君、張彩姿(2008),「燃煤及海運費短期價格預測決策支援系統之建置與應用」,台電工程月刊,719期,頁1-4。
8. 56. 黃聖茹(2005),「豬隻口蹄疫後臺灣豬肉零售價格預測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53期,頁179-203。
9. 55. 黃佳彬(1979),「時間序列分析方法在本省木材價格預測上之應用(1-4完)」,臺灣林業,5卷3-6,頁15-17。
10. 54. 湯玲郎、王瓊敏(2000),「筆記型電腦之關鍵零組件價格預測研究」,科技管理學刊,5卷3期,頁135-153。
11. 53. 彭克仲、陳貞伶、謝麗芳、嚴明(1998),「應用類神經網路於甘藍菜價格預測之分析」,臺灣經濟,263期,頁35-50。
12. 52. 彭克仲(2001),「灰色預測應用於臺灣地區鳳梨零售價格預測之研究」,農業經濟半年刊,69期,頁107-127。
13. 50. 彭文怡、朱經武(2007),「貨櫃吞吐量預測模式之比較研究」,航運季刊,第十六卷,第四期,頁81-102。
14. 49. 彭文怡、朱經武(2006),「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台灣地區國際港埠進口貨櫃預測為例」,航運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二期,頁21-36。
15. 45. 陳宗玄(1994),「臺灣六種主要畜產品產地價格預測分析」,臺灣銀行季刊,45卷3期,頁29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