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文獻
王懋雯(1997)。師範學院學生環境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朱則剛(1999)。中國視聽教育學會出席 AECT1999 年年會報告。視聽教育雙月刊,40(5),27-37。
李偉文 (2013)。環保一年不會死!零碳人的溫柔革命。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8 月4日。
沈廣城(2002)。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吳碧霞 (2001)。電影教學之我見。南投文教,15,53-55。洪琦婷(2003)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初體驗—從電影關懷多元文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洪琦婷 (2003)。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初體驗—從電影關懷多元文化。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袖袖 (2012)。愛與勇氣的逐夢之旅-我看熟男減碳日記。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8月4日。網址: http://www.huf.org.tw/essay/content/991
郭曉慧 (2011)。國小教師應用環保影片於環境教育教學之認知與態度-科技接受模 式之應用。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梁明煌 (2013)。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調適通識課程1012 期末成果報告。
梁明煌 (2006)。電影在原住民與生物多樣性通識教學的應用與省思,2006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主辦。
梁明煌、顏士雄、葉嘉倩、詹智婷 (2007)。大學通識課程:企業與生物多樣性課程的試教與反思,2007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主辦。
陳政見(2011)。行為改變技術。台北市:華都文化。
曾明麗 (2006)。影片教學融入國小四年級水生家族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世慧(2000)。行為改變技術,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林清山(198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楊冠政 (1997)。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2)。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類別與組織。環境教育,第十五期,10-24。
楊榮祥 (1979)。戴爾的「經驗塔」-教學資源運用的原則(上)。科學教育, 25,9-13。
劉芷廷 (2012)。低碳一整年,換個方式享受生活。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8月4日。網址:http://lowestc.blogspot.tw/2012/02/blog-post_23.html
蔡宗和 (2006)。以劇情片做為教學工具之意涵。視聽教育雙月刊。48(2),30-38。謝美琪 (2008)。電影教學、概念構圖暨體驗活動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謝維玲譯 (2012)。環保一年不會死。野人文化:台北市
羅家珍 (2004)。DVD 電影教學對大一學生聽力的學習成效探討。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籃慧蓮 (2006)。電影教學在國小生命教育課程上的應用。視聽教育月刊,48(1), 21-34。
二、 外文文獻
Banks, J.A. and Banks, C. M. (Eds). (1992)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Allyn &; Bacon.
Funderstanding.com (2001) Constructivism, http://www.funderstanding.com/about_learning.cfm
Hines, J.(1985)A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Doctoral dissert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1984).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6(3):655A.
Hines, J. M., Hungerford, H. R., &; Tomera, A. N. (1986)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Honnlod, J. A. &; Nelson, L.D.(1980) A prediction model of support for resource conservation a report of two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Man-Environment Relations. 1(2):15-31.
Hungerford, H. R., & Volk T. L.(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Hungerdford, H.R., Litherland, R. A., Peyton, R.B. Ramsey, J. M., Tomera, A.N., &; Volk, T. L.(1985)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actions: Skill development modules. ERIC(ED257664)
Marcinkowski, T. J.(1988) An analysis of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12):3677-A.
Peyton, R. B. (1985).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ESCO. Paris.
三、 外文網路貼文
Boslaugh, Sarah (2009).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7日。網址:http://www.playbackstl.com/content/view/9074/160/
Brenner, Paul (2013).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5日。網址:http://t8p.cn/plus/view-773-1.html
Burr, Ty (2009).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7日。網址:http://www.boston.com/ae/movies/articles/2009/10/02/off_the_grid_with_no_impact_man/
Lewis ,David (2009).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9日。網址:http://www.sfgate.com/movies/article/No-Impact-Man-Going-green-to-the-extreme-3217753.php
Loinaz, Alexis L. (2013).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3日。網址:http://t8p.cn/plus/view-775-1.html
Rainer, Peter (2009).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9日。網址:http://www.csmonitor.com/The-Culture/Movies/2009/0911/p18s01-almo.html
Stevens, Dana (2009).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9日。網址:http://www.slate.com/articles/arts/movies/2009/09/an_inconvenient_husband.html
Vice, Jeff (2013).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3日。網址: http://t8p.cn/plus/view-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