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18: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曹程翔
研究生(外文):TSAO,CHENG-HSIANG
論文名稱:運用數位學習平台學習模式與傳統教學學習模式之學習成效差異分析-以Moodle數位學習平台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Learning Platform and Conventional Learning: A Case Study in Moodle
指導教授:何順全何順全引用關係許乃斌
指導教授(外文):HO,SHUN-CHUANHSU,NAI-BIN
口試委員:丁冰和林志賢何順全許乃斌
口試委員(外文):DING,BING-HANLIN,JHIH-SIANHO,SHUN-CHUANHSU,NAI-BIN
口試日期:2021-07-0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系數位創新管理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9
中文關鍵詞:數位學習學習成效Moodle新冠肺炎
外文關鍵詞:Digital learninglearning effectivenessMoodleCOVID-19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9
  • 點閱點閱:35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0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隨著 2020 年3月WHO宣布新冠肺炎疫情進行全球大流行,亦迎來全球各國停課高峰期,最高峰期時刻共192國停課、影響超過90%的學生。許多學生在疫情期間大多待在家中,減少出門的頻率,因而改變了以往的學習習慣,學生平時會到校上課,因為疫情的關係,可能改成待在家中以數位學習來代替,數位學習最大的特色就是學習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且依自己的喜好自主地學習,隨著網路速度的提升以及web的運用,網路教學或學習也逐漸廣泛。
本研究探討學習者會因為不同學習方式,從學習者利用數位學習平台學習的經驗,到教師如何運用Moodle數位學習平台,以瞭解Moodle數位學習的應用是否能提升在統計分析課程的學習成效?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法,本研究以新竹市某科技大學資管系同學為研究對象,這些學生均尚未使用過數位學習平台學習過統計分析應用課程。研究挑選1班分為兩組,一組採用Moodle數位平台輔助教學(實驗組),另一組採用傳統教學(控制組),在實施十五週後,分別檢測兩組學生在反應面項、學習面項、行為面項、成果面項等四大學習成效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學習模式在「反應面」、「行為面」、「學習面」與「成果面」等四個向度上的F值依序為3.333、1.776、1.551、1.488,顯著性p值為 .950、.210、.239、.248,均未達p<.05之顯著水準,顯示運用數位學習平台學習模式與傳統教學學習模式之學習成效無顯著差異存在。

As the WHO announced in March 2020 that the COVID-19 pneumonia epidemic has entered a global pandemic,It also ushered in the peak of school suspension i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t the peak, a total of 192 countries suspended classes, affecting more than 90% of students.Many students stayed at home during the epidemic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going out.As a result, the previous study habits have been changed. Students usually go to school to attend classes.Because of the epidemic, it may be changed to stay at home and use digital learning instead.

The biggest feature of digital learning is that learners can learn independently without being restricted by time and space and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eferences.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net speed and the use of the web, online teaching or learn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widespread.This study explores how learners will learn because of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From the learner's learning experience using the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to how teachers use the Moodle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application of Moodle digital learning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courses?This study uses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student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Asset Management of a certa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sinchu City. None of these students have used a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to take courses in statistical analysis applications.The study selected one class and divided it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used Moodle digital platform to assist teaching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 used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rol group). After 15 weeks of implementation,Test wheth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our major learn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in the response aspect, learning aspect, behavior aspect, and achievement aspec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F-scores of different learning modes i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reaction side", "behavior side", "learning side" and "outcome side" are 3.333, 1.776, 1.551, 1.488, in order,Significance p values are .950, .210, .239, .248, all of which have not reached the significance level of p<.05,It shows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arning effect between the learning mode of the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learning mode.

目 錄
頁次
口試委員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 Ⅳ
目錄 Ⅵ
圖目錄 Ⅷ
表目錄 Ⅸ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2
1.2 研究動機 3
1.3 研究目的 4
1.4 研究流程 5
1.5 名詞解釋 6
1.6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2.1 學習成效 8
2.2 數位學習 11
2.2.1 數位學習歷程 11
2.2.2 數位學習方法 12
2.3 學習管理系統 13
2.3.1 學習管理系統基本架構 13
2.3.2 學習管理系統目前發展 14
2.4 Moodle學習管理系統 15
2.4.1 Moodle系統架構 15
2.4.2 Moodle系統功能 16
2.4.3 Moodle的特性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驗方法 20
3.1 研究架構 20
3.2 研究設計 21
3.3 研究對象 22
3.4 研究工具 22
3.5 研究步驟 24
3.6 學習成效差異之問卷信度分析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7
4.1 傳統教學與數位學習平台之反應面的學習成效差異 27
4.2 傳統教學與數位學習平台之學習面的學習成效差異 30
4.3 傳統教學與數位學習平台之行為面的學習成效差異 34
4.4 傳統教學與數位學習平台之成果面的學習成效差異 39
4.5 不同教學對於不同問題的學習成效差異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2
5.1 結論 42
5.2 建議 43
參考文獻 44
附錄一 問卷(傳統授課) 48
附錄二 問卷(線上授課) 51
附錄三 正式問卷(傳統授課) 54
附錄四 正式問卷(線上授課) 5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王伯源 (2020)。透過行動學習遊戲app教學方式探討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模式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以媒體素養課程置入性行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吳明峻 (2020)。適性化數位學習策略、學習情緒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 e-Testing 線上測驗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3.吳郁書 (2020)。學生使用數位資源及科學態度與學習成效的關係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九年級學生為例。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系大數據與管理碩士論文。
4.周玉成 (2020)。學生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馬來西亞吉隆坡中華獨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階教育經營與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5.周玉卿 (2020)。多媒體融入教學對於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國小英語領域為例。康寧大學健康數位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6.周韻榕 (2020)。新冠肺炎對行動支付使用者習慣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7.洪偲瑀 (2020)。「新冠肺炎疫情下先搶先贏?」新聞再現衛生紙之亂內容分析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8.莊筑 (2020)。新冠肺炎對臺灣表演藝術團隊的影響探討—以果陀劇場、故事工廠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9.郭家禎 (2020)。教學方式與引導策略對國小四年級學習者micro:bit 程式設計學習成效及態度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陳忠信 (2020)。就讀科系與職業興趣之適配性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某科技大學學生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11.陳美卿 (2020)。國民小學能源教育支持系統、教學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12.陳致錦 (2020)。虛擬實境應用於電腦組裝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易用性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論文。
13.陳瀅清 (2020)。照顧服務員實體與數位學習課程滿意度及自覺學習成效之分析。弘光科技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楊仲興 (2020)。探討新冠肺炎期間原油價格對橡膠產業股價之影響。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5.薛鈞元 (2020)。電子教科書融合讀者劇場教學法對國小學生英語學習成效及動機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16.謝鴻欽 (202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學生社會科領域學習成效管理之研究-以臺南某偏遠國小為例。康寧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7.孫維曼 (2019)。論著作在網路教學平台的合理使用。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8.范曉君 (2018)。花蓮縣光復國小綠色消費教學評量之研究。環球科技大學觀光與生態旅遊系環境資源管理碩士論文。
19.楊為舒 (2017)。國中特殊需求學生社會學習領域教學評量調整決策流程之發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0.廖仁毓 (2017)。使用 Moodle 工作坊探索同儕互評中等級評量與質性回饋對於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21.張耀坤 (2016)。行動學習融入國小自然科之教學評估-以月相觀察單元為例。醒吾科技大學資訊科技應用碩士論文。
22.梁欣渠 (2016)。應用 Moodle 數位學習平台建置自行車交通安全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以臺中市東陽國小為例。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3.彭建維 (2016)。Moodle 教學平台程式測驗題型之設計。朝陽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
24.劉至豪 (2016)。運用多項行為理論與模型為基礎探討學生使用數位學習系統之行為意向-以使用 Blackboard 平台後轉至Moodle 平台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25.江昆翰 (2015)。探討影響大學教師教學評量分數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26.李駿逸 (2015)。班書共讀活動在 Moodle 上的應用與成效分析。玄奘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
27.林易叡 (2015)。台灣學生使用 MOODLE 教學平台於英語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28.林曉微 (2015)。Moodle數位學習平台融入資源班國文領域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中國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資訊科技應用碩士論文。
29.張素瑜 (2015)。學習管理系統導入之研究。逢甲大學電子商務碩士論文。
30.陳美枝 (2015)。應用Moodle平台建置國小國語教學輔助系統。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1.蔡靚嵐 (2015)。國高中教師對 Moodle 數位學習平台的價值認知與採納動因探討。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2.汪樹真 (2014)。Moodle 數位平台對大學生英文文法學習影響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華梵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3.施佳伶 (2014)。MOODLE 平台導入中學國文課程學習成效之探討。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學系碩士論文。
34.張剛珩 (2014)。以服務設計結合磨課師課程的商業創新經營模式之探討。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5.陳嘉鴻 (2014)。結合藍海策略與資料探勘技術分析Moodle 網路教學平台之教學成效─以國小資訊課程為例。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6.高國棟 (2013)。引導式探究教學法對使用學習平台之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以 Moodle 學習平台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7.陳佰隆 (2013)。應用 ARCS 於 Moodle 數位學習平台之成效分析-以高職基本電學課程為例。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8.黃昭彬 (2013)。建置腦電波數位學習平台系統。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學系碩士論文。
39.龐宇珺 (2013)。從使用者獲取與分享行為探究Moodle數位學習平台之資訊架構特質:以師大Moodle典範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0.張雅淨 (2012)。網際網路空間之權力圖像探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Moodle 數位學習平台及其運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41.黃冠恆 (2011)。利用 MOODLE 建構一個線上測驗平台-以高職 8051 組合語言為例。逢甲大學資訊電機工程碩士論文。
42.蔡榮忠 (2011)。Moodle 不同測驗模式之網路形成性評量對國中電腦網路概論教學之效益評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43.洪銘鴻 (2010)。在 Moodle 學習管理平台上基於 Web services 的資訊交換服務與課程代理機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44.王志華 (2009)。在 Moodle 學習管理平台上的註解與學習歷程模組。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45.黃紫珊 (2009)。Moodle 平台同儕輔助學習對國中生英文口語表達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6.張順欽 (2008)。實作 moodle 後端資料連結之高可靠度中介軟體。東海大學資訊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7.黃心瑩 (2008)。不同資訊融入教學法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中學數學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48.謝惠菁 (2004)。行動網路協議問題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49.劉安之 (2018)。磨課師的創新與應用論文集 = MOOCs :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國立宜蘭大學。
50.顏春煌 (2015)。數位學習 : 觀念、方法、實務、設計與實作。碁峰資訊。
51.黃國禎,陳德懷 (2015)。未來教室、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 = Future classroom,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enhanced learning。高等教育出版。
52.Ranjit Kumar (2014)。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學富文化。
53.沈中偉、黃國禎 (2012)。科技與學習 : 理論與實務。心理。
54.宋曜廷 (2012)。數位學習研究方法 =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e-learning。高等教育出版。
55.張國恩、宋曜廷 (2012)。數位學習品質管理 =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in e-learning。高等教育出版。
56.歐展嘉 (2012)。Moodle 2.X 線上教學網站使用與模組開發。松崗。
57.歐展嘉 (2008)。Moodle馬上會。松崗。
58.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博碩。
59.董和昇譯(2011)。管理資訊系統概論。華泰文化。
60.方文昌(2011)。管理資訊系統。鼎茂。
61.交通大學(2021)。精緻化的學習內容與彈性化的學習網路。
2021年1月2日,取自 https://ocw.nctu.edu.tw/about.php?nid=4

62.鐘映庭(2020)。後疫時代,智慧學習創新發展趨勢分析。
63.黃淑慧(2016)。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以CCIM為例。

64Moodle 維基百科 (2021)。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odle
二、英文部分
1.N.E.Saleem, M.N.Al-Saqri, & S.E.A.Ahmad ,( 2016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Content Development & Technology Vol.6, No.2, 5-27
2.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and Davis, F. D., ( 2003 )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27:3), pp. 425-478.
3Vicky Vendy Pramanta (2020)。新冠肺炎疫情對餐廳消費意願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