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副詞「已經」和「曾經」有許多相似和相異之處,「已經」和「曾經」的語法意義和時制、時態以及句式有很大的關係。本研究旨在比較分析「已經」和「曾經」的差異,希望能釐清這兩詞的用法,將來能運用於教學上。研究中主要是採用內容分析法來探討「已經」和「曾經」語法意義和句式之差異,首先針對各個學者在「已經」和「曾經」語法意義和句式上的論點做探討,接著再對中研院平衡語料庫中「已經」和「曾經」的語料做分析,最後再透過分析國小學童使用「已經」和「曾經」的情形來作為教學者教學順序的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一、在表達時制和時態及語法意義上,「已經」主要是從現在時的觀點來看整件事情,另一個時間參照點是可以移動的,但事件時間都是在另一個時間參照點之前發生或完成,因此重表時態,至於時制的表達可能就需要靠時間提示語或上下文來確立了。語法意義為:強調句子所說的事情、情況在說話之前,或在某個行為動作之前,或在某個特定的時間之前就成為事實了。「曾經」主要是表達過去發生的事情或經歷,只能用來表達過去時,所以重表時制,但是也可表達時態中的已然。語法 意義為:強調句中所說的事情或情況是以往的一種經歷,表示過去發生過或存在過某種行為或情況,所表示的動作行為或變化在說話之前就已結束,現在不再這樣了。二、在句式的排序上,語料庫和國小學童的造句出現最多的是【已經+動+賓】、【已經+動+了1】、【已經+動+了2】;【曾經+動+賓】、【曾經+動+過】、【曾經+是】。因此,結果顯示符合了「已經」常和「了」共現;「曾經」常和「過」共現的句式,因此教學者可以此結果作為教學上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