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7 08: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韻如
研究生(外文):Yun-ju Chen
論文名稱:網路兒童色情資訊之刑事規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Criminal Legislation of Child Pornography On-line
指導教授:黃朝義黃朝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au-yih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7
中文關鍵詞:兒童色情網路色情猥褻性剝削
外文關鍵詞:internet pornographyobscenitysexual exploitationchild pornograph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23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兒童色情資訊(child pornography)乃對於兒童及少年性剝削的嚴重犯罪,現今因網際網路的特性造成目前各種兒童色情資訊廣散分布,但國內目前對於此類犯罪並未多加著墨討論。故本文設定網際網路資訊為研究範圍,限定在對於兒童色情資訊之刑事規範,其中以刑罰規制對象之範圍、兒童色情資訊可罰性之要件、規制行為態樣、及虛擬兒童色情資訊可罰性為討論重心。
本文研究方向嘗試討論下列問題:網路兒童色情之定義、規制客體、規制對象範圍及行為態樣;隨著電腦技術之發展,無真實兒童為對象的虛擬兒童色情,以及透過網路技術,製造、散布、閱覽、持有此類兒童色情之人,能否予以處罰?
由於我國學說與實務在這項議題上的討論並不多,本文嘗試從比較法的觀點,由美國法、日本法兩國為對象,思考國內也會遇到的問題,試圖釐清兒童色情資訊的定義、範圍及判斷標準,並檢視國內現行法規是否完善。
本文試圖透過下列問題之探討:1、釐清兒童色情之定義、範圍,與猥褻的定義及判斷標準區分;2、討論網路兒童色情資訊之爭議;3、解釋我國法令,是否得以涵蓋網路兒童色情資訊之犯罪;4、探討實務案例,整理實務對於網路兒童色情資訊案件之見解。期能達到:A、檢視處罰之必要性及界線之妥當性,落實法律明確性原則;B、對於網路兒童色情行為予以刑罰,保護未成年人之利益,合乎現今世界潮流;C、保障合法之網路活動及言論自由等預期結果。
Child pornography - sexual exploitation to children and teenagers , is defined as serious criminal offenses in current society. However,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child pornography has been spread wildly on internet. This research will discuss the criminal offenses of child pornography on internet, especially focus on the subjects in below : objects of child pornography , requirements to cause crime in child pornography , behavior standards and if virtual child pornography cause crime.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issues in below : the definition, behaviors and object areas of child pornography. Further mor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eople who create, spread, browse, and posses child pornography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punishment objects of criminal offenses or not ?

Cause there is few discuss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al examples in Taiwan , this research uses comparative method--to compare USA & Japan ‘s regulations and base on it to define the definition, areas and judgment standards of child pornography.Finally base on the conclusion to recheck the criminal offenses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issues in below :
1. The definition, areas, judgment standards of child pornography and obsceneness.
2. The dispute of child pornography.
3. If the criminal law in Taiwan covers and explains the child pornography properly.
4. The discussion of real child pornography cases.
Through the studies of above issues, this research hopes to achieve the goals in below :
1. Define and check the appropriate and necessary of criminal offenses , ensure the clear principals of laws.
2. Worldwide agreement to punish child pornography on internet and protect minority.
3. Protect legal activities and freedom of speech on internet.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預期結果
第二章 網路兒童色情之意涵
第一節 網路犯罪之概念
第二節 網路兒童色情
第三節 網路色情之刑事規範模式
第四節 網路兒童色情與猥褻之管制方法比較
第三章 美國法制
第一節 色情之定義
第二節 色情資訊之管制原則
第一項 一般色情資訊之判斷標準—猥褻
第二項 與兒童有關之色情資訊之管制
第三項 網路色情資訊之管制難題—United States v. Thomas 案
第四項 小結
第三節 網路兒童色情資訊之管制沿革
第一項 對未成年人有害之網路色情資訊之規制
第二項 網路兒童色情資訊之管制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日本法制
第一節 色情資訊之定義與管制
第一項 猥褻之定義與判斷方法
第二項 網路色情資訊之刑事規制
第三項 有害未成年人之色情資訊的規制
第四項 兒童色情資訊之規制
第五項 兒童色情資訊之規制與猥褻物規制之差異
第二節 兒童色情防制法
第一項 立法緣由
第二項 法案概要
第三項 規制範圍
第四項 與刑法之關係
第三節 實務裁判
第一項 犯罪概況
第二項 實務案例
第四節 本法面臨之課題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我國法制及犯罪現況
第一節 色情資訊管制原則
第二節 網路兒童色情資訊管制規範
第三節 網路兒童色情犯罪之現狀
第一項 犯罪現狀與遞移
第二項 實務判決
第四節 網路兒童色情犯罪之實務難題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圖表
附表一:地方法院檢察署辦理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案件統計
附表二:地方法院檢察署執行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案件裁判確定有罪法條統計有罪人數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資料(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期刊:
1、王四新,「美國『通訊嚴肅法』的短暫使命:兼論網路、言論自由和猥褻表達」,公法論評,2003年。
2、王明怡,「從美國網路色情規制的立法發展看CIPA的違憲訴訟(United States v.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書府,第25卷第26期,2005年11月。
3、王淑奐,「法律規範色情交易資訊散布之執法實務省思」,全國律師,第11卷第11期,2007年11月。
4、余依婷、鄭慧文、法治斌合著,「從ACLU v. Reno(Π)看美國如何管制網路色情言論」,資訊法務透析,1999年10月。
5、李仁淼,「我國防止青少年接近網路色情資訊之問題---自表現自由的觀點,思考我國現行立法以及因應之道」,律師雜誌,第228期,2003年9月。
6、李仁淼著,「網際網路與表現自由----自表現自由的觀點,思考網路色情資訊規制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2003年12月。
7、李念祖,「禁止猥褻言論的定義魔障」,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9期,2006年12月。
8、吳從周,「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解釋適用上之疑義(上)-兼評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三五一○號判決」,司法週刊,第874期,1998年4月22日。
9、吳從周,「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解釋適用上之疑義(中)-兼評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三五一○號判決」,司法週刊,第875期,1998年4月29日。
10、吳從周,「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解釋適用上之疑義(中)-兼評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三五一○號判決」,司法週刊,第876期,1998年5月6日。
11、吳從周,「再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之解釋適用(一)-一個立法者與司法者之角力結果在法學方法論上之」,司法週刊,第958期,1999年12月8日。
12、吳從周,「再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之解釋適用(二)-一個立法者與司法者之角力結果在法學方法論上之」,司法週刊,第959期,1999年12月15日。民國 88 年 12 月 15 日。
13、吳從周,「再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之解釋適用(三)-一個立法者與司法者之角力結果在法學方法論上之」,司法週刊,第960期,1999年12月22日。
14、吳從周,「再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之解釋適用(四)-一個立法者與司法者之角力結果在法學方法論上之」,司法週刊,第961期,1999年12月29日。
15、林志潔,「誰的標準?如何判斷?-刑法第二三五條散布猥褻物品罪及相關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45期,2007年5月15日。
16、林志潔,「散布猥褻物品罪與性道德的刑事規制-簡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七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9期,2006年12月。
17、林瑞發,「言論自由與兒童網路色情」,靜宜人文學報第13期。
18、高玉泉,「網際網路上兒童色情資訊之回顧與檢討(1999-2002)---一個由兒童人權出發的觀點」,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1期,2004年4月。
19、高玉泉,「歐盟有關網路內容管制之政策及原則」,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4期,2001年4月。
20、高玉泉,「論網際網路上兒童色情資訊之法律管制:兼評我國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相關規定」,政大法學評論,第60期,1998年6月。
21、高榮志,「活跳跳的色情世界,死板板的釋字六一七」,全國律師,第11卷第5期,2007年5月。
22、陳子平,「新聞事件的刑法分析/刑法第二三五條的「猥褻之文字、圖畫」-誠品春宮畫冊,無「封」起浪」,月旦法學教室,第45期,2006年7月。
23、陳秀峰,「談網路兒童色情之處置----以日本處理網路兒童色情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69期,2001年2月。
24、陳惠馨,「給臺灣法學教授的一封信:就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的規定及執行提出幾個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2002年2月1日。
25、陳銘祥,「虛擬色情,真實犯罪-網際網路上的色情相關活動與其法律規範上的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3期,2002年4月。
26、張淑中,「網路援交行為與預防對策之探討」,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6期,2006年3月。
27、張維平,「色情網站偵防面面觀」,律師雜誌,第228期,1998年9月15日。
28、黃和協,「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立法特質(一),法務通訊,第1773期」,1996年4月18日。
29、黃和協,「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立法特質(二),法務通訊,第1774期」,1996年4月25日。
30、黃榮堅,「以刑法防制性交易?」,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0期,2003年9月。
31、廖根為、王瑞山,「論網路色情案件偵查難點」,犯罪研究,第6期,2004年12月20日。
32、劉邦繡,「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之引誘媒介未滿十六歲男女為性交猥褻罪與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三條之引誘媒介使兒童性交易罪之探討」,律師雜誌,第261期,2001年6月。
33、鄭昆山、王唯鳳,「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軍法專刊,第51卷第7期,2005年7月。
34、劉靜怡,「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Reno v. ACLU判決談網路內容規範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第32期
35、錢世傑著,「網際網路色情資訊防範措施之相關問題探討」,全國律師,第2卷第11期,1998年11月。
36、勵馨基金會,「淺談『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之訂定緣由及立法過程-兼談施行困境及我們的期待」,律師雜誌,第212期,1997年5月15日。
(二)論文
1、尹文新,「網路色情管制與國際合作」,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王唯鳳,「網路援助交際與刑法之比較法研究----以美國法制為借鏡」,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3、江芳綺,「偵查網路媒介性交之研究」,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4、宋培元,「網際網路性交易犯罪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5、吳奕林,「猥褻之概念及其規範評價」,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6、余德正,「不法使用網際網路之刑事責任」,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7、林孟瑤,「網際網路色情犯罪與刑事偵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8、林奐名,「你淪陷了嗎?網路色情面面觀:談網路色情內容對青少年的涵化效果」,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9、施家倫,「論色情言論(Pornography)之言論自由──以女性主義的觀點為基礎」,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10、洪殷琪,「網路色情資訊管制與分級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11、楊勝雄,「論網際網路上色情資訊之管制措施對言論自由之限制---以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2、葉慶元,「網際網路上之表意自由-以色情資訊之管制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13、劉宇華,「論網路內容之規範管理─以我國網路分級制度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4、蔡宗賢,「電腦犯罪防治的發展趨勢」,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7月。
15、薛昌宜,「論未成年人性交易法制之理論與實踐-以我國青少年援助交際問題為探討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2005年
16、謝名冠,「網路犯罪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三)官方公報、會議資料:
1、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婦幼保護督導小組」第18次、「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督導小組」第32次督導會報資料

二、英文參考資料:
(一)期刊論文
1、 Audal, Joseph and Lu, Quincy and Roman,Peter, “Computer Crimes”, 45 American Criminal Law Review 233(2008)
2、 Bakshi, Kayla, and Katzin, Darcy, “Helping Child Victims and Witnesses Present Effective Testimony ”,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Bulletin, 54(7), 42-48 (2008).
3、 Flannery, Sara E., and King, Damon A.,”Prosecuting Obscen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exual Abuse of Children”,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Bulletin, 54(7), 49-52 (2008).
4、 Gelber, Alexandra, “Federal Jurisdiction in Child Pornography Cases”,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Bulletin, 54(7), 3-8 (2008).
5、 Grocki, Steven J., and Nguyen, Lam D.,”How Computer Forensics can Dramatically Improve a Case”,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Bulletin, 54(7), 24-30 (2008).
6、 “Leading Cases 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 ”, 116 Harvard Law Review 262(2002)
7、 Mateo, Gray, “The New Face of Child Pornography: Digital Imaging Technology and the Law ”, Technology and Polic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Journal of Law, 175(2008)
8、 Nunziato, Dawn C., “Warning! Kids Online: Pornography, Free Speech, and Technology”,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1535(2007)
9、 Schopler, E. H., “Modern Concept of Obscenity”, 5 American Law Reports, 3d 1158
10、 Stephan, Sherri A., “Ensuring Convictions Through Successful Search Warrants”,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Bulletin, 54(7), 19-23 (2008).
11、 Waldron, Wendy, and Yoon, Michael I., “Obtaining Foreign Evidence in Child Sex Tourism Cases”, United States Attorney’s Bulletin, 54(7), 30-36 (2008).

(二)司法判決:
1、 Ashcroft v. The Free Speech Coalition, 535 U.S. 234 (2002),
2、 New York v. Ferber, 458 U.S. 747 (1982),
3、 United States v. Williams, 558 U.S. 285, 128 S. Ct. 1830(2008)
4、 Miller v. California, 413 U.S. 15 (1973),
5、 Reno v.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521 U.S. 844 (1997)
6、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v. Ashcroft, 535 U.S. 564 (2002)
7、 United States v. Dwight Edwin Whorley, No. 06-4288, 4th U.S. Cir Ct(2008)

三、日文參考資料:
(一)專書:
1、田口守一,刑事訴訟法,第5 版,弘文堂,2009 年。
2、永井善之,「サイバー・ポルノの刑事規制」,信山社,2003年。
3、渡邊卓也,「電脳空間における刑事的規制」,成文堂,2006年。

(二)期刊論文(按漢字筆畫順序排列)
1、上田 哲,「平成18.2.20,3小決 児童買春,児童ポルノに係る行為等の処罰及び児童の保護等に関する法律2条3項各号のいずれかに掲げる姿態を児童にとらせ電磁的記録に係る記録媒体に記録した者が当該電磁的記録を別の記録媒体に記憶させて児童ポルノを製造する行為と同法7条3項の児童ポルノ製造罪の成否」,法曹時報61卷8號,2009年。
2、上野芳久「児童買春と児童ポルノの刑事規制」,刑事法の理論と実践 : 佐々木史朗先生喜寿祝賀,2002年。
3、山口 裕之,「時の判例--最三小決平成18.5.16 」,ジュリスト1336號,2007年。
4、山口厚,「サイバー犯罪に対する実体法的対応」,ジュリスト1257號,2003年。
5、山口厚,「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と犯罪」,ジュリスト1117號,1997年。
6、山田利行,「『欧洲評議会サイバー犯罪に関する条約(仮称)』の概要等」,ジュリスト1257號,2003年。
7、川崎友巳,「サイバーポルノの刑事規制(一)」,同志社法学51卷6號,2000年2月。
8、川崎友巳,「サイバーポルノの刑事規制(二)」,同志社法学52卷1號,2000年5月。
9、木村光江,「児童買春等処罰法」,ジュリスト1166號,1999年。
10、内山 良雄,「児童ポルノ、わいせつ物であるMOを販売用CD-R作成に備えたバック・アップ用に製造所持した行為と児童ポルノ禁止法7条2項、刑法175条の販売目的[最三小決平成18.5.16]」,法律時報79卷8期,2007年。
11、永井 善之,「児童買春、児童ポルノに係る行為等の処罰及び児童の保護等に関する法律(平成16年法律第106号による改正前のもの)7条2項の児童ポルノを販売する目的及び刑法175条後段にいう「販売の目的」があるとされた事例[最高裁平成18.5.16第三小法廷決定] 」,刑事法ジャーナル8號,2007年。
12、 永井善之,「サイバー・ポルノ規制と刑法および児童ポルノ法の改正」, 刑法雑誌45卷1號,2005年。
13、永井善之,「サイバー・ポルノ規制と刑事法改正」,刑法雑誌45卷3號,2006年。
14、北村篤,「ハイテク犯罪に対処するための刑事法の整備に関する要綱(骨子)」,ジュリスト1257號,2003年。
15、穴沢 大輔,「旧児童ポルノ等処罰法7条2項の児童ポルノを販売する目的及び刑法175条後段の販売目的が肯定された事例[最高裁平成18.5.16決定]」,ジュリスト1365號,2008年。
16、臼木豊、漫画本と「『わいせつな図面』--『蜜室』事件」,ジュリスト別冊179號,2005年。
17、坂口正二郎,「文学とわいせつ(1)—チャタレー事件」,ジュリスト別冊179號,2005年。
18、佐久間 修,「情報犯罪・サイバー犯罪」,ジュリスト1348號,2008年。
19、佐々木弘通,「文学とわいせつ(2)—『悪徳の栄え』事件」。ジュリスト別冊179號,2005年。
20、坪井節子,「児童買春、児童ポルノに係る行為等の処罰及び児童の保護等に関する法律」,法学セミナー537號,1999年。
21、長谷部恭男,「インターネットによるわいせつ画像の発信」,法律時報69卷1號,1996年。
22、長沼範良,「ハイテク犯罪と刑事手続法の整備」,ジュリスト1257號,2003年。
23、岩井宜子,「児童ポルノ法2条3項3号と刑法175条のわいせつ概念の関係—児童ポルノ販売事件」,ジュリスト別冊179號,2005年。
24、岡本 睨,「児童ポルノ単純所持禁止法の危険性--拡大解釈で言論規制法になる可能性」,出版ニュース2181號,2009年。
25、南部 篤,「刑法175条後段の罪における『販売の目的』の意義--わいせつ図画頒布、わいせつ図画販売、児童買春、児童ポルノに係る行為等の処罰及び児童の保護等に関する法律違反、わいせつ図画販売目的所持被告事件[最高裁平15(あ)1348号、平18.5.16第三小法廷決定] 」,日本法学74卷4期,2009年。
26、真嶋理恵子,「サイバーポルノ判断の米国連邦最高裁法理の問題点」,ジュリスト1159卷,1999年。
27、島戸 純,「児童買春,児童ポルノに係る行為等の処罰及び児童の保護等に関する法律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ジュリスト1274號,2004年。
28、後藤啓二,「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ポルノ問題(上)」,ジュリスト1144號,1998年。
29、後藤啓二,「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ポルノ問題(下)」,ジュリスト1145號,1998年。
30、前田雅英,「インターネットとわいせつ犯罪」,ジュリスト1112號,1997年。
31、前田雅英,「ハイテク犯罪の現状と課題」,ジュリスト1140號,1998年。
32、前田雅英,「ユビキタス社会における犯罪の現状と青少年の保護」,ジュリスト1361號,2008年。
33、根本猛,「わいせつ文書頒布等禁止と表現の自由—ビニール本の販売事件」,ジュリスト別冊179號,2005年。
34、紙谷雅子,「チャイルド・ポルノグラフィと表現の自由」,法律時報70卷11號,1998年10月。
35、高橋和幸、「インターネットと表現の自由」,ジュリスト1117號,1997年。
36、塩見淳,「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を通したわいせつ画像データの配信とわいせつ物公然陳列罪の成否」,法学教室137號,2001年。
37、園田寿,「サイバーポルノと刑法」,法学セミナー501號,1996年。
38、園田寿「インターネットとわいせつ情報」,法律時報69卷7號,1997年。
39、園田寿「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とわいせつ罪」ジュリスト増刊『変革期のメディア』,1997年。
40、愛敬浩二,「文学とわいせつ(3)—『四畳半襖の下張』事件」,ジュリスト別冊179號,2005年。
41、樋口範雄,「アメリカ法から見た児童虐待防止法、児童虐待」,ジュリスト1188號,2000年。
42、橋本基弘,「自販機によるポルノ販売と有害図書指定—岐阜県青少年保護育成条例事件」,ジュリスト別冊179號,2005年。
43、露木康浩,「コンピュータ犯罪等の現状と法制度上の課題」,ジュリスト1117號,1997年。
(三)論文專論
1、上野 芳久,「児童買春・児童ポルノ等処罰法の検討(1)」,湘南工科大学紀要37卷1期,2003年。
2、奥村 徹,「インターネット上の児童ポルノの擬律」,情報処理学会研究報告,2003卷17期,2003年。
3、豊田 兼彦,「児童ポルノを受領する行為の可罰性について」,近畿大学法科大学院論集,2008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3、鄭昆山、王唯鳳,「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軍法專刊,第51卷第7期,2005年7月。
2. 30、黃榮堅,「以刑法防制性交易?」,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0期,2003年9月。
3. 29、黃和協,「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立法特質(二),法務通訊,第1774期」,1996年4月25日。
4. 28、黃和協,「論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立法特質(一),法務通訊,第1773期」,1996年4月18日。
5. 27、張維平,「色情網站偵防面面觀」,律師雜誌,第228期,1998年9月15日。
6. 26、張淑中,「網路援交行為與預防對策之探討」,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6期,2006年3月。
7. 25、陳銘祥,「虛擬色情,真實犯罪-網際網路上的色情相關活動與其法律規範上的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3期,2002年4月。
8. 24、陳惠馨,「給臺灣法學教授的一封信:就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的規定及執行提出幾個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2002年2月1日。
9. 21、高榮志,「活跳跳的色情世界,死板板的釋字六一七」,全國律師,第11卷第5期,2007年5月。
10. 23、陳秀峰,「談網路兒童色情之處置----以日本處理網路兒童色情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69期,2001年2月。
11. 20、高玉泉,「論網際網路上兒童色情資訊之法律管制:兼評我國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相關規定」,政大法學評論,第60期,1998年6月。
12. 19、高玉泉,「歐盟有關網路內容管制之政策及原則」,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4期,2001年4月。
13. 18、高玉泉,「網際網路上兒童色情資訊之回顧與檢討(1999-2002)---一個由兒童人權出發的觀點」,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1期,2004年4月。
14. 17、林瑞發,「言論自由與兒童網路色情」,靜宜人文學報第13期。
15. 16、林志潔,「散布猥褻物品罪與性道德的刑事規制-簡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七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9期,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