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哲銘,建築物理,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
2. 周鼎金,建築物理,旭營文化事業公司,1995。
3. 建築物外遮陽暨屋頂隔熱設計參考手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8。
4. 林憲德,人居熱環境,詹氏書局,2009。
5. 陳啟中,建築物理概論,詹氏書局,2000。
6. 山田雅士,建築絕熱,臺北斯坦出版有限公司,1992。
7. 張恭銘、呂文弘,建築屋頂隔熱性能驗證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6 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
會論文集,2004。
8. 郭廣德,酚醛樹脂材料之隔熱性能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0。
9. 黃心瑩,屋頂複合式隔熱材料之隔熱性能實驗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9。
10. 黃敬元,雙層屋頂之熱傳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6。11. 吳志文,高性能隔熱材料之熱傳特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博士論文,1999。12. 張德育,輕質骨材混凝土耐火與隔熱性能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04。13. 廣惠章利、本吉正信,陳世春譯,塑膠物性入門-成型加工技術參考,復漢出版社,1993。
14. 胡雲宏,射出成形寶典,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2012。
15. CNS 9960,住宅用隔熱材料之隔熱性能試驗法,中華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2005。
16. CNS 7333,隔熱材料之導熱係數測定法(平板直接法),中華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2005。
17. CNS 2535,泡沫聚苯乙烯隔熱材料,中華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2005。
18. 劉國誠,輕質骨材屋頂隔熱磚隔熱效能之研究,中國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2。
19. 杜希聖,臺灣地區屋頂構造隔熱性能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82。20. 曾筱雰,不同屋頂降溫系統對室內溫度影響 -以水池、噴霧、灑水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
士論文,2011。
21. 牟順誠,大學單邊與中央走道型教室室內溫熱環境實測解析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5。
22. 賴榮平、林憲德、周家鵬,建築物理環境,六合出版社,1991。
23. 陳榮輝,建築物耗能簡算法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88。24. Asan, H. ,1998,"Effects of Wall''s insulation thickness and position on time lag and
decrement factor",Energy and Buildings,Vol.28, No. 3, pp.299~305,Turkey.
25. Fang, W,1994,"Greenhouse Cooling in Subtropical Regions",XXIVth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pp. 21~27, Kyoto, JAPAN.
26. H. Ben Cheikh and A. Bouchair,2008,"Experimental studies of a passive cooling roof in hot arid
areas",Revue des Energies Renouvelables,Vol.11, No.4 ,pp. 515 ~522.
27. I. Turiel, R. Curtis and M. D. Levine,1985,"Analysi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Standards for Singapore
Office Buildings", Energy, Vol. 10, No. 1, pp.95-107.
28. Incropera, F. P., Dewitt, D. P. ,1996, "Fundamental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John Wiley & 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