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哲銘等著,2002,北歐生態建築實例,《永續綠建築》,台北:台灣
建築報導雜誌社
2、Nabeel Hamdi、Reinhard Goethert,張恆輔、徐芳菁、張曉玲,民國88年,《都市行動規劃—社區實務指引》,台北:六合出版社
3、尼克‧華茲、查理斯‧肯尼維堤、謝慶達、林賢卿譯,民國83年,《社區建築 —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台北:創興出版社有限公司
4、賈倍思,1995,《長效住宅—現代建宅新思維》,台北:地景企業公司
5、 陳啟仁、張紋韶 2003,《認識木建築》,台北:木馬文化
6、 謝英俊,阮慶岳,民92,《屋頂上的石斛蘭—關於建築與文化的對話》,台北:木馬文化
7、 洪育成,蕭瑞綺,2005,《台灣的木建築—與自然共舞的林中居所》,台北:木馬文化
8、 王玉豐、黃明玉編,2003,《技術、文化與家—潭南協力造屋之省思研討會論文集》,高 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9、 林麗珠,2002,《開放式界面之建築構造理論》,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10、李則德,2002,《國內低層輕鋼構住宅構法性能評估模式之研究—以生產性及經濟性探討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1、珍‧雅各(Jane Jacobs),姚大鈞譯,2005,《集體失憶的年代》,大塊文化出版
12、何塞‧盧岑貝格著黃鳳註譯,1999《自然不可改良》,黃鳳祝譯
北京三聯書店
13、賴明茂,1999,生活空間營造中使用者參與的論述評介,第三屆 建築生產及 管理技術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