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訪客IP:216.73.216.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何穗青
研究生(外文):Sui-ching Ho
論文名稱:國小學生實施水資源環境教育之學習成效-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s of Water Resourc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A Case Study in Dalin Primary School
指導教授:趙家民趙家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min Ch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班
學門:環境保護學門
學類:環境資源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9
中文關鍵詞:學習成效水資源保育環境教育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effectswater resource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0
  • 點閱點閱:10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7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目前全球暖化問題已造成各地災害不斷發生,研究指出台灣北澇南旱用水極度不均,相對地水資源已成為未來台灣永續發展所需面對課題之一,故水資源環境教育之良窳,攸關國人爾後對水資源運用成效。因此國內推動水環境教育學習,從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始於國小三年級。故本研究以嘉義縣大林國小三年級學生實施水資源環境教育,並利用在地資源明華濕地生態區實施戶外教學,再進行學習成效之研究,依「國小學生環境教育學習成就評量問卷」各項測驗得分進行t檢定、相關性及單因子變異性分析、敘述性統計等,分析實施教學後學生對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影響是否達顯著差異。
本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一、實驗組班級在實施國小水資源環境教學活動之後,在知識、態度與行為量表之後測得分,皆顯著進步,其教學效果顯著。
二、實驗組班級在實施國小水資源環境教學活動之後, 在知識、態度與行為量表之後測得分
,皆顯著高於對照班級,其教學效果顯著。
三、參與本課程之學生,其基本背景因素對水資源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有顯著差異。
四、在實施國小水資源環境教學活動之後,學生在知識、態度與行為相關性分析,顯示之間有正相關存在。
  At present, global warming has caused continual disasters around the world. Researches suggest that due to the specific phenomenon that flood in north and drought in south in Taiwan, comparatively, the use of water resource turns into one of the topics confronted for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aiwan. Thus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se of water resource. Therefore, the learning of wat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ll be started from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ird graders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learning effects of water resourc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third graders in Dalin primary school and implemented a field trip in Minghua wetland. A questionnaire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tudents was us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test,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one-way ANOVA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 of the scores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after teaching. The sugges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as the following: 1.the scores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w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after teaching. 2. students’ background would affect the scores. 3.the scores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one another.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圖目次  v
表目次  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 4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5
第四節 研究對象 8
第五節 解釋名詞 9
第六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環境教育的基本概念11
第二節 環境教育的課程發展 19
第三節 自然科教學與環境教育之關係 28
第四節 水資源教育與課程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8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6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4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 64
第二節 研究對象分析 65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水資源教育知識、態度及行為之前測成績及資料 70
第四節 水資源教育教學對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之影響 76
第五節 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與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之關係分析 81
第六節 學生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性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94
一、中文文獻 94
二、英文文獻 100
三、網站部份 102
 
附錄
附錄一正式問卷 103
一、中文文獻
 
王百合、王謙,2008,「行政機關推行電子化政府政策之研究-以海巡署為例」,政策究學報,8:147-178。
 
王佩蓮 ,1995, 「各級學校環境教育的內容與教學」,教育資料集刊,20:113-145。
 
王鑫、呂光洋、周昌弘、晏涵文、郭允文、楊國賜,1987,環境保護教育理念架構之規劃報告,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76-0111-S002-11),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勝輝,2009,「推動國民小學教師應用環境教育資訊網之層級分析—以南投縣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毛群欽, 2003,「大高雄地區國中小學生環境態度與水污染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靜明, 1996,「台灣中部區域環境教育課題及推動政策」,環境教育季刊, 29: 2-16。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余興全,1984,「國中環境教材及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淑梅,2004,「國小水資源保育教學活動之實施及其成效評鑑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聰明,1987,環境教育。台北市:聯經。
 
李宜靜,2010,「台灣與日本小學推展能源教育的理念與方式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計畫。
 
李宜蓉,2005,「國小教師利用當地生態資源實施戶外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文雄,2006,「澎湖地區國小學生對環境問題認知與態度之調查分析」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
 
沈廣城, 2002,「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永瑞,2003,「國民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主題統整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鈴筑,2010,「國內外環境教育法比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統雄,1990,電話調查:倫理與方法,第二版,聯經出版社。
 
於幼華,1998,環境與人:環境保護篇。台北市:遠流。
 
周儒,2001,「尋找一個環境教育中心的實踐場域-環境學習中心的需求與概念」,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新世紀環境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72-80。
 
周儒(譯),1998,Schmieder, A. A.著環境教育的本質與原理:目標和目的,行政院環境保護論文集。
 
周雅惠,2008,「利用校園進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上安國小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郁鳴,2010,「環境實驗教學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詠勝,2003,「 國民小學水資源教育試驗研究--以台中縣大里市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林素華、李英慈、鄧瑞祥,2006,「彰化縣國小教師對限圕政策相關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之研究」,中華民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林婉玲,2007,「國小六年級環境教育課程融入社會與自然領域教學模組研究--- 以都會國小利用校園環境變遷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志興,2009,「家長式領導對學校領導之啟示」,學校行政,63:36-46。
 
林達森,2007,「國中生對生態與環境概念的認知」,教育實踐與研究,2:65-94。
 
胡思聰,2003,「現行「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研析」,國家政策論壇,2:101-110。
 
姜文來、唐曲、雷波等,2005,水資源管理學導論,中國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柯俊欽, 2004,「南投縣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意向之調查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施信民,2006,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彙編,台北市:國史館。
 
秦夢群,2002,「知識經濟在教育發展上的角色與策略」,中等教育, 5期:4-82。
 
涂智慧,2011,「國小學童環境教育成效之研究─以嘉北國小為例」,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容邵武,2002,水資源大危機,書泉出版。
 
高翠霞、高慧芬,1991,環境教育你我他,台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幼獅文化。
 
徐美玲,2007,足圖解地理辭典,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
 
翁桓盛,2004,「國中實施雙語教學之分析研究-以彰泰國中為例」,學校行政,32:79-90。
 
陳景宏,2004,「國小學童資源回收知識、資源回收態度、資源回收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慕雪,2010,STS 本位之河川保育課程對國小學童環境教育分項能力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欣,2002,「環境議題教學對國小學童認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澕,1999,「國小學童環保行為之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2005,「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的涵義與架構」,教育研究月刊,創刊號: 5-15。
 
張憲庭,2005,「中學生學業成就潛在成長模式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論文。
 
張真嫚、梁明煌,2002,「環境公民教育歷程之探討-以某國小學生校園惜水行動為例」,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31-54。
 
張淑娟,2002,「國小學童「生活用水」知識、態度與使用現況之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張路西、楊榮祥、劉慕昭、呂光洋, 1991,「現階段國民小學教材中有關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內容的分析」,中華民國第一屆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莊英慧,2007,「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莊英慧、熊召弟、耿筱曾、甘漢銧,2007「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環境教育學刊,7:55-79。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綱要。
 
游雅如, 2001,「花蓮縣國小學生自然保育環境素養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璽璁、蔡長陵,2008,「學校推廣社區休閒運動促進全民健康之探討」,運動休閒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黃美惠,2009「國小學童資源回收行為與環境知識、環境態度及環境行為之相關性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義芳,2010,「落實國民小學水資源教育之評估」,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黃妙珠,2007,「資訊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環境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書敏,2008,「不同類型之科學閱讀文本融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迷思概念的影響-以水資源概念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豐榮,2009,「山岳隧道開挖湧水及其對鄰近水文環境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再版)。臺北: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1,「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序」,環境教育,9:3-19。
 
楊冠政,2002,「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1-12。
 
楊昌翰, 2005,「從校園整潔活動的實施探究彰化縣國小學生的環境行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
 
趙家民,涂智慧,2011,「國小學童環境教育成效之研究─以嘉北國小為例」,國教新知,第58卷1:69-86。
 
歐陽嶠暉,2004,永續水資源,台北縣蘆洲市:空大。
 
鄭琇仁,2009,「多媒體華語教師的現況與師資培育課程關係探討」,中原華語文學報,3:107-127。
 
賴正山、黃世傑,1994,「電腦多媒體對國小學生學習自然科之成效研究」,科學教育,5:1-26。
 
賴月雲,2006。「台南市國小中上年級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佩靜, 2000,「國小學童生態平衡與環境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瑞祥,2006,「國小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聖校, 1996,「澳洲小學環境保育課程教學之考察研究」,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
 
蔡孟勳,2011,「學童對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潔心,2001,「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大單元教學設計理念-行為科學理論與策略運用」載於張子超(主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劉雅真,2011加強國小教師水資源教育認知之層級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劉世和,2005,「利用社區環境資源進行學校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淑媛,2006,「運用社區資源進行環境教育融入國小高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敏崋,2004,「國小教師利用校園資源發展環境教育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Agelidou, E., Balafoutas, G., & Flogaitis, E. 2000. Schematisation of concepts. A teaching strategy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in a water module third grad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gymnasium-15 years ol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6:223-243.
 
Brody,M. J.1993.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water and waterresourc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tlanta,GA.(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 ED361230)
 
Beiswenger,R., Sturges,E.L.& Jones, R. 1991. Water education in Wyoming: assessing educators'' knowledge of water topics and their use in the elementary curriculum.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3:24-29.
 
Camargo, C. & Shavelson, R.2009. Direct measure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Behavioral intentions versus observable Actions. Appli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Communication, 8:165-173.
 
Danks , S. G. 2001. Schoolyard ponds: Safety and liability. Green Teacher, 64:29-30.
 
Edmonds, R. R.1997. 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15-24.
 
Howe, R. W. & Disinger, J. F.198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at makes a difference-knowledge to behavior chang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 ED320761 )
 
Hungerford, H. R.& Peyton, R. B. 1986. Procedure for Developing 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Paris:UNESCO.
 
Iozzi, L. & Halsey, B. Jr. 1993.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ivity Guide: Pre K- 8. American Forest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 (ED405172)
 
Meredith, J., Cantrell, D., Conner, M., Evener,B., Hunn, D.,& Spector, P. 2000. Best practice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Guidelines for success. Akron, Ohio, USA:Environmental EducationCouncil of Ohio.
 
Roberts,N. S. 2009. Impacts of the National Green Corps Program (Eco-Clubs) on students in India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iviti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5: 443- 464.
 
Polley, J. A. & O’Connor, M. 200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ttitudes- Emotions and beliefs are what is needed.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2:711-723.
 
Potter, G. 201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21st century:We go now?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1: 22-33。
 
Palmer, J. A. 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ublishing Company.
 
Short,P.C. 2010.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Action: Its Role and Statu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1:7–21.
 
Rauch, F. 2000. School s :A place of ecolog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al Educat ion Research, 3:245-257.
 
Sprague, J. R., & Horner, R. H. 2006.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al supports. In S. R. Jimerson, & M. J. Furlong (Eds.), The handbook of school violence and school safety: 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 413-427.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Tourtillott, L., & Britt, P. 1994. EE Toolbox-Workshop Resource Manual: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aterials. Iowa: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Tuncer, G., Ertepinar, H., Tekkaya, C., & Sungur, S. 2005.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of young people in Turkey: Effects of school type and gend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11: 215-233.
 
Wilson, R. A. 1996.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7:28-33.
 
Xie, T. 2002. Using Internet relay chat in teaching Chinese. CALICO, 1:513-524.
 
Zhang, Z. S. 1998. CALL for Chinese: Issues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 33:51-8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賴正山、黃世傑,1994,「電腦多媒體對國小學生學習自然科之成效研究」,科學教育,5:1-26。
2. 鄭琇仁,2009,「多媒體華語教師的現況與師資培育課程關係探討」,中原華語文學報,3:107-127。
3. 楊冠政,1991,「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序」,環境教育,9:3-19。
4. 楊冠政,2002,「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1-12。
5. 莊英慧、熊召弟、耿筱曾、甘漢銧,2007「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環境教育學刊,7:55-79。
6. 莊英慧,2007,「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7. 張真嫚、梁明煌,2002,「環境公民教育歷程之探討-以某國小學生校園惜水行動為例」,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31-54。
8. 張子超,2005,「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的涵義與架構」,教育研究月刊,創刊號: 5-15。
9.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
10. 翁桓盛,2004,「國中實施雙語教學之分析研究-以彰泰國中為例」,學校行政,32:79-90。
11. 秦夢群,2002,「知識經濟在教育發展上的角色與策略」,中等教育, 5期:4-82。
12. 胡思聰,2003,「現行「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研析」,國家政策論壇,2:101-110。
13. 林達森,2007,「國中生對生態與環境概念的認知」,教育實踐與研究,2:65-94。
14. 林志興,2009,「家長式領導對學校領導之啟示」,學校行政,63:36-46。
15. 余興全,1984,「國中環境教材及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