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文類
1.丁致成,1992年,《政府直接興建國民住宅補貼政策之社會益本分析:以台北市國宅計畫案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2.王敏穎,1998年,《邁向美麗新世界:從都市更新容積獎勵辦法剖析都市更新問題》,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3.朱正恆,2005年,《台灣實施都市發展總量管制可行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4.邱景升,1989年,《階層式容積管制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5.林佑璘,2003年,《臺北市實施都市更新歷程及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6.吳彩珠,1990年,《由設施服務觀點探討都市容積之研擬》,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7.吳俊煒,2001年,《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對公共設施效益衝擊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8.吳秉蓁,2000年,《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對開發時機的影響》,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9.徐偉鈞,2002年,《由環境及設施容受力探討山坡地總量管制之研究---以台北縣汐止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10.孫維潔,1991年,《台北市獎勵民間參與都市更新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1.陳春生,1986年,《環境容受力與都市成長管理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水資源為個案》,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12.陳亭玉,2000年,《河川流域水土資源承載力與永續力評量模式之發展》,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13.張義權,2001年,《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實施後對地區環境影響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14.張松源。2005年,《台北市都市更新案執行問題與改善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
15.陳毅修,2007,《都市更新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16.蔡樺旼,2006年,《工業區綠地面積劃設以提升綠化品質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
17.楊棻系,2000年,《都市更新單元規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18.楊艾嘉,2004年,《都市更新地區與周圍地區房價差異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19.鄧梅姬,2003年,《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公益設施認定基準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20.鄭春發,1996年,《容受力與都市永續性發展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作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21.蔡樺旼,2006年,工業區綠地面積劃設以提升綠化品質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
22.鐘俏真,2001年,《永續土地使用規劃之評量系統--以臺北都會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23.蔣澤益,2002年,《從生態規劃理論探討都市地區更新方向以台北市大理街更新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
二、期刊類
1.王鴻凱,1979年,都市更新地區劃定準則之探討。
2.李永展,2002年,《以都市指標系統檢視台北市之永續趨勢》,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3.金家禾,1997,《運用民間力量於都市更新之研析》,人與地,160期,頁22-27。4.黃書禮,1998年,《容受力分析的回顧與展望都市成長管理的生態經濟觀》,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報9:45-55。
5.黃書禮、陳繼鳴,1992,《績效管制觀念與水源保護區之管理》,第一屆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第157-174頁,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6.葉光毅,1990年,《都市公共設施服務距離之研究-台南市之實例探討》,建築學報1:125-135。7.詹士樑,1999年,《台北市獎勵都市更新地區空間分佈之探討》,人與189:16-25。
8.賴宗裕,2001年,《現行都市更新相關法規之評析》,人與地209 期,pp4-11。
9.賴宗裕、詹士梁,2002年,《土地開發總量管制機制之探討》政大地政學報第2期,P31~P61。
10.韓乾、鄭員如,1993年,《都市更新社會經濟環境影響指標選擇之研究》,土地管理學報1:63-77。11. Oha Kyushik ,Jeong Yeunwoo ,Lee Dongkun ,Lee Wangkey ,Choi Jaeyong ,” Determining development density using the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Syste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73 (2005) 1–15。
12. Schneider, Godschalk, Axler ,The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s as a planning Tool,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Chicago,IL,1987。
13.Whitford V. ,A.R.Ennos,J.F.Handley,“City from and natural process”-indicator for the ecological performance of urban area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Merseyside ,UK,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57 (2001) 91–103。
三、政府研究報告類
1.政治大學地政學系,2000年,都市更新方針之研究,內政部市鄉規劃局委託研究。
2.張金鶚,1991年,《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措施與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委託。
3.賴宗裕,2000年,《都市發展總量管制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
4.黃定國,1999年,《都市更新有關更新地區劃設及更新容積獎勵準則之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
5.黃定國,1999年,《都市更新有關更新地區劃設及更新容積獎勵準則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6.黃定國,2001年,《台北市住宅環境窳陋地區評估指標及改善優先順序之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台北市政府國宅處委託。
四、書籍部分
1.李欽漢,2004年,《土地法規新論》,文笙書局。
2.施鴻志,1997年,《都市規劃》,建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陳博雅,2002年,《都市土地使用計畫解析》,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
4.陳錦嫣,2003年,《G.I.S.技術與實務應用》,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5.陳博雅,2004年,《都市問題解析》,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
6.黃健二,1984年,《都市更新之研究》,大佳出版社。
7.黃書禮,2000年,生態土地使用規劃,詹氏書局。
8.賴宗裕,1998年,《國土開發與成長管理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賴榮平、林憲德、周家鵬,1991年,《建築物裡環境》,六合出版社。
10.錢學陶,1995年,《都市計劃學導論》,茂榮圖書公司。
11.Mathis Wackmagal,Willam E.Rees,2000年,譯者,李永展、李欽漢,《生態足跡》,創新出版社。
12.McMullan R.,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building,1990年,譯者,麥夢倫,建築環境科學,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三、政府機關資料
1.台北市政府,2004年,台北市永續發展指標與評量方法報告,台北市政府出版物。
2.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7年,台北市政府主計處臺北市重要統計速報320期,台北市政府出版物。
3.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6年,94台北市統計年報,台北市政府出版物。
4.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7年,95台北市統計年報,台北市政府出版物。
5.95台北市政府主計處, 2006年,台北市近年來重要指標,台北市政府出版物。
6.台北市都市更新處,2006年,2006台北市都市更新事業開發實錄,台北市政府出版物。
7.行政院環保署,1991年,「空氣品質監測站周圍環境(含污染源)調查及建立地理資訊系統」期末報告。
8.花蓮縣政府,2005,洄瀾2010-創造花蓮永續發展願景規劃報告書。
9.新竹市都市發展局,新竹市全市轄區納入都市計畫都市發展總量評估與研究,2003,新竹市政府。
五、網路資料
1.李明山、江亮璇,1994年,『都市與區域計劃』討論記錄及整理,國立交通大學
http://yes.nctu.edu.tw/wbe/1700/notes/83note5.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