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5 06: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倩華
研究生(外文):KE, GIAN-HUA
論文名稱:李普曼(MATTHEWLIPMAN)的兒童哲學計畫研究
指導教授:楊茂秀楊茂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 MAO-X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4
中文關鍵詞:李普曼西元1970年皮亞傑柏拉圖皮爾士杜威維根斯坦教育
外文關鍵詞:LIPMAN-MATTHEW1970-ADPI-YA-JIEPLATOPI-ER-SHIDEWEY-MELVILWEIIIIII-GEN-SI-T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14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以美國兒童哲學促學中心(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APC)主席,蒙特克萊爾州立學院哲學教授李普曼(Matthew Lipman
)所提出的兒童哲學計畫為研究對象。
兒童哲學計畫的內容即為讓兒童藉著討論、探究哲學概念,增進思考技巧和能力,培
養良好的求知態度以及對哲學傳統中許多重要課題加以反省。它自1970年在美國
實施以來成效卓著。本文研究目的即欲瞭解、評估該計畫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和方
法以及其在台灣被實施、發展的可能性。
論文首章由對皮亞傑的認識發展論的討論、肯定兒童的認識及探究哲學的能力。第二
章以介紹該計畫源起,內容和成果為主。第三、四兩章對該計畫最重要的兩項因素─
教材(兒童哲學小說)和教學方法(探究團體)進行分析。包括:教材設計如何達到
教育理念所預期的目標、教材的功能和限制,探究團體的形成及兩項特點─對話和思
考實驗,並指出學習者如何在過程與傳統哲學的對照而嘗試對哲學教育提出建議。
主要參考資料包括李普曼的著作、IAPC出版品、柏拉圖、皮爾士、皮亞傑、杜威、維
根斯坦等哲學家相關著作和國內外報章、期刊、研究報告等。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