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05:36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李武耿
研究生(外文):
Wu-Keng Li
論文名稱:
利用習慣領域及模糊方法探討工地環境不滿意因素
論文名稱(外文):
Applications of Habitual Domain and Fuzzy Logic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Environmental Dissatisfactory Factors in Construction Jobsites
指導教授:
林國良
指導教授(外文):
Kuo-Liang Li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義守大學
系所名稱: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碩士班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綜合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安全衛生管理
、
工地不滿意因素
、
模糊理論
、
習慣領域
外文關鍵詞:
Habitual Domains
、
Fuzzy Theory
、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
Environmental Dissatisfactory Factors
相關次數:
被引用:
2
點閱:591
評分:
下載:59
書目收藏:1
營造業為帶動國家經濟發展之重要產業,但營造人員的工作環境卻一直為人所詬病,因為營造業職業災害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及工作環境髒亂等因素,使得各技職學校、大學土木系招生變的比較困難,這一切均使得營造業的未來令人擔憂。因此如何改善工地環境,進而改善土木從業人員的工作生活品質,就成為本研究之研究重點。
以往的安全衛生管理在台灣執行成效無法令人滿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一般的管理系統為依循規章規定實施再受外部查核之被動式管理形式,無法啟發管理人員主動而徹底執行的決心。於是本研究第一階段以習慣領域理論設計集體決策模式建立了「工地環境不滿意項目」集,接著以模糊問卷方式進行的「不滿意項目影響程度及發生頻率之分析」萃取出最重要之工地不滿意項目,並依據分析結果計算各項目之影響度權重,同時運用SPSS統計軟體探討受訪人員背景與不滿意項目間之關係,第一階段呈現之不滿意項目是集合工地人員對工地環境最切身感受之結論,能令工地人員產生認同感。第二階段則利用權重分析結果製成工地自我評分表,進行案例工地實地評分,以了解目前工地環境現況。最後利用研究結果,參考全面品質管制之觀念,提出全面安全衞生管制機制。此機制運用自我評分表做為量化基準,讓工地持續進行自我評量與改善,運用環改圈檢討評量結果並提出解決方案,期望可以啟發主動且自發性的改善活動,真正落實全面安全衛生管制,進而改善土木從業人員的工作環境,讓工作生活品質向上提升。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sector for global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However, construction jobsite environment has never been satisfactory for its dedicated workers due to high occupational accident rate and questionable jobsite hygiene conditions. As Taiwan’s construction industry being at recession for years, recrui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into construction business becomes very difficult. If the jobsite environment cannot be improved tremendously, the future of the business shall remain overshadowed. This study thus aims at improving current construction working environment by eliminating environmental dissatisfactory factors at jobsite. First stage of the research embeds Habitual Domain concept in a group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o line out all possible unsatisfactory jobsite factors. Then a screening process utilizing fuzzy logic is attempted to retrieve most critical dissatisfactory factors among all possible ones. Significance weighting of each critical factor is also calculated from the process. Second stag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current status quo of Taiwan’s construction jobsite environment. A self-evaluation sheet containing critical unsatisfactory factors derived in the first stage is developed to obtain quantitative scores of 10 jobsites. Environmental related problems in these jobsites can be easily detect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evaluation results. Finally, a Tot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mechanism applying the self-evaluation sheet is proposed to encourag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ith extended employee involvement.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誌 謝IV
總目錄V
表目錄VI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1.1動機1
1.2背景2
1.3目的2
1.4限制3
1.5研究步驟3
1.6研究流程4
第二章 文獻回顧5
2.1工地安全衛生5
2.1.1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標準之介紹5
2.1.2工作生活品質與工地環境安全衛生之關係10
2.1.3營造業工作環境不良因素之探討12
2.2習慣領域(Habitual Domains,HD)15
2.3 模糊理論(Fuzzy Theroy)18
2.5.1 模糊集合(Fuzzy Set) 18
2.5.2 模糊數(Fuzzy Number) 19
2.5.3 語意變數(Linguistic Variable) 20
2.5.4 模糊運算20
2.5.5 解模糊化之計算22
2.4TQM22
2.4.1. TQM 歷史沿革22
2.4.2 TQM 的內涵24
2.4.3 TQM 的實施方式26
第三章 利用習慣領域及模糊問卷找出重要因子29
3.1 習慣領域分析29
3.2 影響程度與發生頻率分析43
3.2.1營造業工作環境之不滿程度評估(問卷A)45
3.2.2營造業工作環境不滿意因素之發生頻率評估(問卷B)48
3.2.3關鍵不滿意項目權重分配 52
第四章 受訪人員背景與不滿意因素之間差異性與關聯性分析55
4.1獨立樣本T檢定55
4.2相關性分析61
第五章 工地環境現況與全面安全衛生管制74
5.1台灣工地環境現況分析74
5.1.1自我評分表74
5.1.2案例工地評分78
5.2解決方案87
5.3落實全面安全衛生管制89
5.3.1環境改善小組(環改圈)90
5.3.2全面安全衛生管制理念(TSHM)92
5.3.3具體實施辦法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95
6.1 研究結論95
6.2 研究建議97
6.3 未來研究方向98
參考文獻99
期刊:
[1]黃乾全、蕭景詳、董貞吟、劉玉文,「營造業勞工墜落事故相關因素之研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八卷,第四期,2000,第423-440頁。
[2]吳世雄、曹常成,「營造業墜落安全問題之分析研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85 年度研究報告,S327,1996。
[3]陳堯中,中美日營造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及檢查制度之比較研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三期
[4]施一鳴,「模板倒塌職業災害之防治策略」,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八卷,第四期,2000,第487-499頁。
[5]黃乾全、蕭景詳、董貞吟、劉玉文,「營造業勞工墜落事故相關因素之研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八卷,第四期,2000,第423-440頁。
[6]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國內勞工安全衛生調查分析之研究─雇主需求」,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三期,1993。
[7]毛義方、陳美蓮、陳秋蓉、葉文裕、楊冠洋、陳豔菁、何俊傑、黃如瑋、吳肖琪、鄭淑芳,「作業環境溫度與勞工疲勞狀態研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四卷,第一期,1996,第1-12頁。
[8]黃雪玲、石裕川、張志宏、林朝賢、溫照華、孫慧華、陳仲儼,「我國人因工程現況之調查」,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82年度研究報告,H225。
[9]施鴻志、葉文裕、李正隆、陳志勇,「人因工程技術在我國勞工職業安全衛生之應用」,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二期,1995,第85-92頁
[10]徐村和、楊宗欣,「媒體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習慣領域及灰色理論」,東吳經濟商學學報,24 期,1999。
[11]徐村和、朱國明、詹惠君,「模糊語意尺度之應用」,東吳經濟商學學報,1999。
[12]林原宏,「模糊語意變數量表計分之信度模擬分析」,測驗統計年刊,2001。
[13]林素鈺(2003),全面品質經營、ISO 9000 與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品質管制月刊,39 卷,12 期,pp.50-52。
[14]林建基(2004),6σ的進化,品質管制月刊,40 卷,3 期,pp.53-56。
[15]狩野昭紀(Noriaki Kano)(2003),陳麗妃譯,六標準差的獨到之處-與TQM的比較,品質管制月刊,39 卷11 期,pp.67-75。
[16]詹昭雄著(1997),TQM 之七大心法,品質管制月刊,33 卷,7 期,pp.36-37。
[17]劉源張(2001),談談品質管理的國際化,品質管制月刊,37 卷,12 期,pp.18-220。
書籍:
[1]蘇文源、杜偉民,「營造業工作場所感電災害分析與防止對策」, (14) 林楨中、王澤雄,「營造業重大職業災害分析─不安全行為及狀況」,,S312,2003
[2]游伯龍,HD: 習慣領域,台北:時報出版社,1998。
[3]游伯龍,你是大贏家:習慣領域的應用,台北:洪建全基金會,1998。
[4] TQM 委員會著,鍾朝嵩監譯( 1999),“TQM 21 世紀的總合「質」經營-Total“Quality”Manage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桃園: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pp.39。
[5]李元墩著(1996),品質管制,台南,復文書局,pp.6-26。
[6]林秀雄著(1992),全面品質經營,台北:新知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pp.48。
[7]吳萬益、林清河著(2001),企業研究方法,台南:華泰圖書出版公司,pp.52。
[8]品士公司(1998),品質系統品評審Quality System Assessment(QSA),台北:品士股份有限公司。
[9]科建企管顧問有限公司(2002),聯勤第二0五廠Six Sigma 輔導課程企劃案。
[10]華宇企管顧問有限公司(2002),聯勤第二0五廠Six Sigma 輔導課程企劃案。
[11]健峰企管顧問有限公司(2002),聯勤第二0五廠Six Sigma 輔導課程企劃案。
[12]陳文魁(2003),時空輪迴圖技術分析-六標準差技術工具,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出版委員會,pp. 4-11。
[13]陳耀茂著(2000),ISO 與TQM 融合:品管世紀的新遊戲規則,台北:書泉出版社,pp.21-196。
[14]喬治.愛克斯著(George Eckes),陳麗妃譯(2003),實現六標準差的第一本書,台北:商周出版社,pp.13-27。
[15]傅和彥、黃士滔(2000)著,品質管理,台北: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pp.419-478。
[16]楊錦瑤、陳建雄、陳高山著(2002),導入Six Sigma 觀念與實務,華宇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pp.129-220。
[17]樂為良譯(2002),Pete Pande and Larry Holpp 著(2002),六標準差簡單講(What is Six Sigma),麥格羅•希爾。
學位論文:
[1]康博智,「勞工工作生活品質語意詞評估系統之建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高雄,2003。
[2]賴義聲,「員工工作生活品質對其組織績效認知影響之研究─以三家各案公司為實證對象」,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桃園,2002。
[3]孫沁光,「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價值觀契合與個人效能之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2001。
[4]林佳潾,「我國未來安全衛生立法趨勢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台北,2002。
[5]楊士德,民間造船廠建立軍艦商維制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3。
[6]鄭勝元,模糊統計分析及其在社會調查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7]余佩佩(2002),全面品質經營、供應商選擇、供應商參與、資訊運籌管理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台灣、香港之比較分析,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pp.419-478。
[8]黃陳圳(2002),碩士論文,以ISO 為起點推行知識管理整合之探討-以軟體產業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9]陳延越(2002),國內企業推行Six Sigma 管理系統之研究,元智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壢,pp.40。
[10]陳育靖(2000),全面品質經營參考模式建立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台北,pp.2-3。
[11]陳雅芳(2002),健保局中區分局推行TQM 之案例分析-以國品獎為架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壢,pp.63-65。
[12]張家富(2003),推行六標準差系統自我評鑑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中壢,pp.69-89。
[13]鄭榮郎(2002),6σ系統整合經營策略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
[14]蕭慈惠(2000),ISO 9001 品質保證系統之發展沿革及未來趨勢探討— 兼論資源最佳化利用的生產系統,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高雄。
[15]曾振盛,「推動品管圈活動績效之探討-以中華電信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1999.
研究報告:
[1]甘兆欽,模糊述對不同人格特質管理者的策略研擬之應用:以高雄國賓飯店為例,中山管理評論,1999。
[2]中華民國品質學會(2004),品質團體獎評選準則。
[3]吉凱行(1999),以ISO 9000 為基礎構築TQM 是穩健的作法,邁向21 世紀的品質管理技術與應用研討會,高雄,pp.21 頁。
[4]吳靜儀等(1999),台灣北部地區製造業ISO 9000 品質系統驗證之效益性分析,高雄:邁向21 世紀的品質管理技術與應用研討會,pp.167。
[5]莊訓樊(2001),個案討論:提昇競爭優勢6σ研討會,中壢: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
[6]戴久永著(1996),全面品質經營,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pp.365。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國內企業推行6-Sigma品質管理系統之研究
2.
員工工作生活品質對其組織績效認知影響之研究--以三家個案公司為實證對象
3.
民間造船廠建立軍艦商維制度之研究
4.
全面品質管理參考模式建立之研究
5.
推行六標準差系統自我評鑑模式之研究
6.
ISO9001品質保證系統之發展沿革及未來趨勢探討─兼論資源最佳化利用的生產系統
7.
全面品質管理、供應商選擇、供應商參與、資訊運籌管理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台灣、香港之比較分析
8.
我國未來安全衛生立法趨勢之研究
9.
健保局中區分局推行TQM之案例分析─以國品獎為架構
10.
勞工工作生活品質語意詞評估系統之建構
11.
推動品管圈活動績效之探討-以中華電信公司為例
12.
模糊理論應用於風險評估模型建構之研究─山岳隧道為例
13.
運具選擇之能力集合分析及其在大眾捷運之應用
1.
[4]施一鳴,「模板倒塌職業災害之防治策略」,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八卷,第四期,2000,第487-499頁。
2.
[4]施一鳴,「模板倒塌職業災害之防治策略」,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八卷,第四期,2000,第487-499頁。
3.
[7]毛義方、陳美蓮、陳秋蓉、葉文裕、楊冠洋、陳豔菁、何俊傑、黃如瑋、吳肖琪、鄭淑芳,「作業環境溫度與勞工疲勞狀態研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四卷,第一期,1996,第1-12頁。
4.
[7]毛義方、陳美蓮、陳秋蓉、葉文裕、楊冠洋、陳豔菁、何俊傑、黃如瑋、吳肖琪、鄭淑芳,「作業環境溫度與勞工疲勞狀態研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四卷,第一期,1996,第1-12頁。
5.
[9]施鴻志、葉文裕、李正隆、陳志勇,「人因工程技術在我國勞工職業安全衛生之應用」,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二期,1995,第85-92頁
6.
[9]施鴻志、葉文裕、李正隆、陳志勇,「人因工程技術在我國勞工職業安全衛生之應用」,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二期,1995,第85-92頁
7.
[10]徐村和、楊宗欣,「媒體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習慣領域及灰色理論」,東吳經濟商學學報,24 期,1999。
8.
[10]徐村和、楊宗欣,「媒體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習慣領域及灰色理論」,東吳經濟商學學報,24 期,1999。
9.
[12]林原宏,「模糊語意變數量表計分之信度模擬分析」,測驗統計年刊,2001。
10.
[12]林原宏,「模糊語意變數量表計分之信度模擬分析」,測驗統計年刊,2001。
11.
[1]甘兆欽,模糊述對不同人格特質管理者的策略研擬之應用:以高雄國賓飯店為例,中山管理評論,1999。
12.
[1]甘兆欽,模糊述對不同人格特質管理者的策略研擬之應用:以高雄國賓飯店為例,中山管理評論,1999。
1.
探討知識分享與網絡之關係
2.
運用資料包絡法分析國際觀光旅館營運績效之研究—以花東及墾丁地區為例
3.
中草藥抑菌物質對臨床抗藥性綠膿桿菌之分析研究
4.
企業導入平衡計分卡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電子製造業為例
5.
改善複合式餐飲服務業服務品質之研究
6.
員工對主要績效獎金制度之認知對工作滿意度與工作態度的影響--某汽車公司個案分析
7.
虛擬辦公室員工成就動機、信任、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組織氣候的干擾效應
8.
國際新創公司之創業管理團隊、國際創業導向與國際化績效之關連性研究-以新創文化能量為中介變項
9.
母品牌體驗與體驗契合度對服務業品牌延伸之影響
10.
知識系絡、知識管理文化、知識機制與知識績效之關聯性研究
11.
基金報酬持續性之探討-以門檻模型分析之
12.
國際新創公司之海外市場經驗、網絡連結與國際化績效之關聯研究:以知識密度為中介變項
13.
特質重要抑或訓練重要?醫療單位主管的人格特質與管理訓練對管理能力與效能影響之研究-以大高雄地區之醫院為例
14.
車流之混沌現象及交通流量之預測
15.
智慧型電子耳朵-聽聲辨位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