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5 02: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姮如
研究生(外文):Heng-ju Chen
論文名稱:手機加值服務內容管制之研究-以色情、暴力言論之規範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Mobile Value-Added Service Content Regul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ontrol of Pornography and Violence Publication
指導教授:吳永乾吳永乾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5
中文關鍵詞:暴力言論兒童青少年保護手機加值服務內容管制管制模式分級制度自律機制不當言論色情言論猥褻言論
外文關鍵詞:obscene speechpornography speechviolence speechmobile value-added servicecontent regulationself-regul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4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行動通訊科技進步,儼然已從E化(電子化)進入M化(行動化,mobilization)的時代。時至今日,台灣已進入第三代行動通訊時代(3G),消費者可以享受更便利、更快速的行動通訊服務。消費者可從電信業者或內容服務提供者取得各式各樣的內容,一般用戶只要撥打專線、輸入簡碼,即可下載音樂、圖片、桌布、影片等多媒體影音服務。然而,在眾多的加值服務中卻隱藏著許多不當內容,如色情、猥褻、不雅及暴力等,有害於青少年身心發展之內容。又青少年手機持有率節節上升,使用的手機功能也越來越高階,其極為容易取得不當內容,因而有管制的必要。
我國目前雖有刑法、兒童少年福利法、電信法可規範手機加值服務內容,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在法規面似有討論改進之空間。又在降低管制的趨勢下,本論文將觀察美國、英國及澳洲的管制模式,並引以為我國將來手機加值服務內容管制之建議。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論文架構 ......................................... 4
第二章 手機加值服務應用及發展 ..................................... 6
第一節 加值服務之意義型態及內容 ....................................6
第二節 台灣手機及加值服務使用現況 ..................................9
第三章 色情、猥褻、不雅、暴力言論之規範........................... 13
第一節 手機加值服務內容與言論自由 ................................ 13
第一項 猥褻言論規範目的 .......................................... 15
第二項 色情(pornography)、猥褻(obscenity)、不雅(indecency)與暴力(violence) . 19
第四章 國際電子媒體內容管制之比較 ................................. 32
第一節 電子媒體內容管制概論 ....................................... 32
第一項 政策目標 ................................................... 34
第二項 管制類型 ................................................... 35
第二節 美國 ....................................................... 37
第一項 管制機關─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 ........................... 37
第二項 電子媒體內容管制 ........................................... 39
第三節 英國 ................................................. .... 52
第一項 管制機關(OFCOM) ............................................ 52
第二項 電子媒體內容管制 ........................................... 53
第四節 澳洲 ....................................................... 72
第一項 管制機關(ACMA) ............................................. 72
第二項 電子媒體內容管制 ........................................... 73
第五節 各國管制方法之比較 ......................................... 88
第一項 他律、自律與共同管制 ....................................... 88
第二項 管制措施 ................................................... 90
第三項 小結 ....................................................... 92
第五章 我國手機加值服務內容管制 ................................................................ 94
第一節 獨立監理機關 ............................................... 94
第一項 特色 ....................................................... 94
第二項 組織架構及業務職掌 ......................................... 95
第三項 新興電子媒體 ............................................... 98
第四項 內容管制實務 ............................................... 101
第二節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 ..................................... 103
第一項 簡介 ....................................................... 103
第二項 TICRF的作為 ................................................ 105
第三項電腦遊戲 .................................................... 106
第三節 手機加值服務內容管制 ....................................... 108
第一項 我國手機加值服務相關規範 ................................... 109
第二項 電信業者的自律機制 ............................ ............ 11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15
第一節 主管機關與法律的配合 ....................................... 116
第二節 組成「獨立行動通訊加值服務內容分級組織」 ................... 118
第三節 電信業者與消費者端的自律機制 ............................... 119
參考文獻 .......................................................... 120
※中文文獻
一、專書
尤英夫,大眾傳播法,2005年。
史慶璞,美國憲法理論與實務,2007年。
李鴻禧,憲法與人權,1999年。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1993年。
林山田,刑法特論(下),1984年。
法務部行政解釋彙編(第二冊),1992年。
段重民主編,《世新五十學術專書─現代法學理論與實務的交錯:
從理想、寫實到存在》,2006年。
美國之音,聽美國憲法說故事,2008年。
陳慈陽,憲法學,2005年。
陳煥生,刑法分則實用,2002年。
韓忠謨,刑法各論,1970年。

二、期刊論文
(一)期刊
王蕙君,電信加值服務市場發展現況與趨勢探討,資訊工業透析:通訊與網
路, 2002年2月。
李念祖,禁止猥褻言論的定義魔障,台灣本土法學,第89期,2006年12月。
李治安,關於數位匯流的基本管制問題,科技法學評論,2006年4月。
李仁淼,網路內容規制立法之違憲審查與表現自由─以美國法上對網路色情
資訊規制立法之憲法訴訟案為線索,中正法學集刊,第12期,2003年。
李淳; 張玉山,數位匯流趨勢下電子通訊產業之管制變革與應有取向,
公平交易季刊,第13期,2005年。
林志潔,誰的標準?如何判斷?─刑法第二三五條散布猥褻物品罪及相關判決評釋
,月旦法學雜誌,第145期,2007年。
許玉秀,妨害性自主之強制、趁機與利用權勢─何謂性自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第42期,2003年。
陳耀祥,論國家對於通訊傳播之管制─從德國之規範取向論我國通訊傳播
基本法之基本議題,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2期,2004年。
劉家瑜,數位匯流產業全球市場值高達3兆美元—數位匯流時代,電信、
有線電視搶當一哥,電電時代,第3期,2008年。
劉靜怡,言論自由:第一講「言論自由」導論,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
,1996年。
劉靜怡,言論自由:第二講 言論自由的雙軌理論與雙階理論,月旦法學教室
,第28期,2005年。
劉文良、湯宗泰,消費者對行動加值服務之付費意願,電子商務學報,
第9期,2007年9月。
簡維克(Chien, Wei-ke),從科技匯流到管制匯流--論NCC成立後的通訊傳播
監理政策科技法學評論,第4期,2007年10月。
簡維克,是管制改革還是改裝管制?我國NCC設立爭議與未來通訊傳播作
用法之走向探討,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2005年。
鄧曉芳,數位匯流時代看新興商業服務之法律爭議--以日本遠距電視視聽服務
(housing service) 為例,科技法律透析,第19期,2007年9月。
蔡志宏,數位匯流科技發展趨勢與迷思,傳播研究簡訊,第50期,2007年5月。
莊智為,數位匯流引爆無限商機--Triple Play新願景:IMS,電子技術,第241期,
2006年4月。
莊智為,數位匯流引爆無限商機--內容為王時代來臨,電子技術,第241期,
2006年4月。
何英碧(Ho, Ying-pi),臺灣3G行動加值服務現況與應用趨勢分析,視聽教育雙
122
月刊,第48期,2006年8月。
高淩志(Kao, Ling-Chih);萬江祥(Wan, Chiang-Shiang)等,3GPP IMS加值服務之研究
,電信研究,第37期,2007年2月。
郭戎晉,行動電話「內容管制」趨勢之初探,科技法律透析,第18期
,2006年12月。
郭英峰(Kuo, Ying-feng) ; 游景文(Yu, Ching-wen),消費者採用行動加值服務行為
意向之研究--以年輕族群為例,資訊管理學報,第14期,2007年7月。
余采霏,個人隨身裝置走向多工匯流風潮--多媒體處理器:個人隨身裝置的
關鍵之鑰,電子技術,第241期,2006年4月。
吳怡,網路電視引爆數位匯流新衝突,資訊與電腦雜誌,第305期,2005年12月。
邱家宜,從英美傳播管制經驗思考台灣NCC的制度與使命,廣播與電視,第26期
,2006年。
范傑臣,從多國網路內容管制政策談台灣網路規範努力方向,資訊社會研究
,第2期,2002年1月。
謝進男,數位匯流發展趨勢,無線電界,第86期,2005年12月。
廖淑君,從匯流看我國電信與廣播電視產業之法律規範,科技法律透析,第17期
,2005年3月。
蕭文娟(Hsiao, Wenchuan),數位視訊廣播之加值服務探討,玄奘資訊傳播學報
,第4期,2007年7月。
謝雅婷,行動電話加值服務3G在手科技運用一手掌握,卓越雜誌,第244期
,2004年12月。
彭心儀;周慧蓮,由「E化」到「M化」:論行動通信加值服務所衍生之
新興法律問題(上),萬國法律,第131期,2003年10月。
彭心儀;周慧蓮,由「E化」到「M化」:論行動通信加值服務所衍生之
新興法律問題(下),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陳如薇(Chen, Ju-wei) ; 劉俊毅(Liu, Chun-yi),行動通訊發展之推手--開放式行動
服務平臺,電腦與通訊,第102期,2002年2月。
羅世宏,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的盲點:文化公民權/傳播權視野之批判,
科技法學評論,第2期,2008年。
通傳會新聞,第1卷第11期,2007年。
(二)論文
方定國,「猥褻性言論」概念的重新詮釋—以我國刑法第235條之爭議為中心
,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
王世傑,數位匯流下資訊內容規範之研究,中興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9年。
王如蘭,迎接寬頻時代的挑戰─論台灣無線電視業者內容加值服務方向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王偉臣,行動加值服務採用意願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
宋淑玉、台灣行動上網成功關鍵性因素之探討-
以日本NTT DoCoMo i-mode成功經驗來看行動上網業,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1年。
李桂芝,電視媒體與數位媒體競合之探討,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00年。
林高玄,猥褻物品合法認定問題之研究-以言論自由保障為中心,
玄奘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施家倫,論色情言論之言論自由─以女性主義的觀點為基礎,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紀涵雅,手機加值服務營運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
,2006年 。
張世楠 ,行動電話加值服務行銷策略之研究-以xx電信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2003年。
陳何禎 ,3G行動通訊加值服務平台整合行動電視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葉慶元,網際網路上之表意自由─以色情資訊之管制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鄭嘉逸 ,數位匯流下電信普及服務之檢討,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6 年。
賴墩淮,第三代行動電話加值服務市場區隔與使用意願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
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24
簡維克,數位匯流下法律架構之調整與重塑:論互動電視服務管制原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三、研討會報告
資策會,2005台灣行動上網使用者行為分析報告,2006年。
2009通訊傳播法制學術研討會-自律與他律的對話,2009年。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意見彙整及回應表,2007年11月12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總說明,2007年11月9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數位匯流後之傳播內容監理政策研析,97年委託研究報告,2008年。

※外文文獻
一、專書
BENJAMIN, S.ET AL., TELECOMMUNICATION LAW AND POLICY (2d ed. 2006).
CAVAZOS, ED & GAVINO MORIN, CYBERSPACE AND THE LAW (1994).
SADLER, Roger L., ELECTRONIC MEDIA LAW (2005).
VAUGHN, STEPHEN, FREEDOM AND ENTERTAINMENT RATING THE MOVIES
IN AN AGE OF NEW MEDIA (2006).
二、期刊
Behar, Nicole A., Regulating Chimer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Future of Mobile TV, 15 CommLaw Conspectus 187-229 (2006).
Doherty, Kelly M., www.obscenity.com: An Analysis of Obscenity and Indecency
Regulation on the Internet, 32 Akon L. Rev. 259-300 (1999).
Gerard, Goggin, Regulating Mobile Content: Convergences and Citizenship,
12 Int'l J. Comm. L. & Pol'y 140-157 (2008).
Mashima, Rieko & Katsuya Hirose, From "Dial-a-Porn" to "Cyberporn"
Approaches to and Limitations of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2 (2)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96), avalible
at http://jcmc.indiana.edu/vol2/issue2/mashima.html(Oct. 2009).
Litan, Robert E. & Hal J. Singer,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Net Neutrality
Regulation, 5 J. on Telecommunications & High Tech. L. 533-572 (2007).
Nunziato, Dawn C., Technology and Pornography, B.Y.U.L. Rev. 1535-1584 (2007).
Przybylski, Paul, A Common Tool for Individual Solutions: Why Countries Should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o Regulate Internet Content, 9 Vand.J.Ent. & Tech.L.927-956 (2007).
Ramundo, Victoria A., The state role in telecommunication regulation:
The Convergence of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rs: The Evolving
State Role in Telecommunication Regulation, 6 Alb. L.J. Sci.& Tech. 35-69 (1996).
三、報告
Levi, Lili, The FCC’s Regulation of Indecency, First Roport,Vol.7 No.1(Apr. 2008).
Mori, Ipsos, Children’s and Young People’s Access to Online Content on Mobile Devices
Games Consoles and Portable Media Players Report Prepared for Ofcom(Sep. 2009).

四、判決
Chaplinsky v. New Hampshire, 315 U.S 568(1942)
Carlin Communications v. FCC, 787 F.2d 846, 847 (2d Cir. 1986).
Sable Communication v. FCC, 492 U.S. 125 (1989)
Miller v. CalIfornia, 413 U.S.15(1973)
Reno v. ACLU, 521 U.S. 844 (1997)
United State v. Playboy Entertainmentgroup, Inc, 529 U.S. 803 (2000)

※網路資源
NCC 網站http://www.ncc.gov.tw/chines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3&is_history=0
PHS大眾電信網站http://www.phs.com.tw/product/mimi/mimi_portal.asp
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chinese/ticrf-contents.htm
台灣大哥大網站http://www.catch.net.tw/catch_portal/catch_intro_service3g.jsp
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網站www.ttida.org.tw/about.php?level1_id=1&level2_id=6
法源法律網 http://www.lawbank.com.tw/company.php
美國FCC網站http://www.fcc.gov/eb/oip/FAQ.html#TheLaw
美國TV Parental Guideline http://www.tvguidelines.org
美國第一增修條文中心網站
http://www.firstamendmentcenter.org/speech/adultent/topic.aspx?topic=pornography
英國 Internet Watch Foundation http://www.iwf.org.uk/
英國Family Online Safety Institute http://www.fosi.org/cms/index.php/aboutfosi.html
英國IMCB網站http://www.imcb.org.uk
英國IMCB行動商業內容分級架構指南
Guide and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for UK Mobile Operator Commercial Content Service, at http://www.imcb.org.uk/classificationframe/introduction.asp
英國通訊傳播總署OFCOM http://www.bakom.admin.ch/index.html?lang=en
雅虎奇摩手機版http://tw.mobile.yahoo.com/yahoo/browser
經濟部工業局93年數位內容研究計畫
http://proj3.moeaidb.gov.tw/nmipo/content/MTopResearch.aspx#Scene_1
資策會FIND網站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23
澳洲ABC官方網站http://www.abc.net.au/corp/pubs/documents/codeprac07.pdf
澳洲ACMA官方網站
http://www.acma.gov.au/WEB/STANDARD/pc=PUB_REG_ABOUT#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蕙君,電信加值服務市場發展現況與趨勢探討,資訊工業透析:通訊與網
2. 李念祖,禁止猥褻言論的定義魔障,台灣本土法學,第89期,2006年12月。
3. 李治安,關於數位匯流的基本管制問題,科技法學評論,2006年4月。
4. 李仁淼,網路內容規制立法之違憲審查與表現自由─以美國法上對網路色情
5. 李淳; 張玉山,數位匯流趨勢下電子通訊產業之管制變革與應有取向,
6. 林志潔,誰的標準?如何判斷?─刑法第二三五條散布猥褻物品罪及相關判決評釋
7. 劉靜怡,言論自由:第一講「言論自由」導論,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
8. 劉靜怡,言論自由:第二講 言論自由的雙軌理論與雙階理論,月旦法學教室
9. 劉文良、湯宗泰,消費者對行動加值服務之付費意願,電子商務學報,
10. 簡維克(Chien, Wei-ke),從科技匯流到管制匯流--論NCC成立後的通訊傳播
11. 鄧曉芳,數位匯流時代看新興商業服務之法律爭議--以日本遠距電視視聽服務
12. 蔡志宏,數位匯流科技發展趨勢與迷思,傳播研究簡訊,第50期,2007年5月。
13. 莊智為,數位匯流引爆無限商機--Triple Play新願景:IMS,電子技術,第241期,
14. 莊智為,數位匯流引爆無限商機--內容為王時代來臨,電子技術,第241期,
15. 何英碧(Ho, Ying-pi),臺灣3G行動加值服務現況與應用趨勢分析,視聽教育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