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5: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碧嵐
論文名稱:門型擋土架應用於管溝開挖之研究
指導教授:林炳森林炳森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中文關鍵詞:門型擋土架鋼軌樁鋼版樁卵礫石層砂土層粘土層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8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依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五十五條規定,「勞工從事露天開挖作業,其垂直開挖最大深度在1.5公尺以上,應設擋土支撐」,因此當管線埋設開挖深度超過上述標準時,一般均採用鋼軌樁(或鋼版樁)來施作,但此工法遇到卵礫石層,因施打困難且易產生振動與噪音等二次公害及糾紛問題,為改進此一缺失,希望能用門型擋土架來取代鋼軌樁(或鋼版樁)工法,並進一步探討其運用到不同土層可行性,以擴大其效益。
由於使用門型擋土架之先決條件為管溝開挖後土壤自立性需佳,所以本研究是將不同土層進行管溝開挖後之穩定分析,將分析結果依地質現況可選擇之擋土工法製成流程圖,同時亦對門型擋土架作安全檢核,藉由施作的工程案例來驗證及修正,最後將相關資料作整理分析,並將門型擋土架與鋼軌樁(或鋼版樁)工法列表作比較。
由研究所得結果,證實門型擋土架在土壤無支撐自立高度大於管溝開挖深度且地下水位低於管溝開挖面的土層是非常適用的工法。對於地下水位高於管溝開挖面的土層,若能有效降低水位至管溝開挖面下,則門型擋土架仍可使用;而降水不易的鬆砂土層及標準貫入試驗N<4與含水量ω≧液限(LL)之軟弱粘土層,因開挖時產生的滲流或塑性流動,易使管溝發生坍塌而無法開挖成型,致門型擋土架無法使用,是本工法唯一的缺失。就整個管線工程而言,只要土壤無支撐自立高度大於管溝開挖深度且地下水位低於開挖面的任何土層,門型擋土架相較鋼軌樁(或鋼版樁)工法,不僅施工費低、施工性佳且安全性高,亦較符環保要求,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其他管線單位設計及施工之參考。
摘 要 I
誌 謝 II
目 錄 III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照片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與方法 4
1.3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2.1引言 7
2.2土壓力理論 7
2.2.1側向土壓力 7
2.3視土壓力 11
2.3.1 側向土壓力與視土壓力之差異 11
2.3.2 視土壓力 11
2.4 支撐荷重計算 15
2-5管溝開挖擋土工法之介紹 16
2-5-1明挖斜坡式工法 16
2-5-2自立式垂直工法 17
2-5-3擋土壁工法 18
第三章 管溝開挖之穩定分析 27
3.1管溝開挖的破壞模式 27
3.2土壤之剪力強度 28
3.3基質吸力 29
3.4不飽和強度模式 30
3.5各土層之穩定分析 34
3.5.1卵礫石層 34
3.5.2砂土層 40
3.5.3粘土層 45
3.6管溝擋土工法之選擇 48
第四章 門型擋土架之相關設計與檢核 51
4.1擋土支撐設計要求 51
4.2擋土支撐系統組件設計 51
4.2.1橫檔(Wale)設計 51
4.2.2 主樁設計 55
4.2.3 水平支撐(Strut)設計 55
4.3門型擋土架之檢核 55
4.3.1基本假設 56
4.3.2門型擋土架於各土層之應力檢核 56
第五章 門型擋土架與鋼軌樁(或鋼版樁)工法之比較 66
5.1開挖案例分析 66
5.2支撐工法之比較與結果 7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4
6.1 結論 84
6.2建議 85
參考文獻 86
附錄一:地下公共管線分類 88
附錄二:打樁工法可能引起那些二次災害 90
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82年),“職業災害實例(營造業)”。
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1994.06)。
3.Department of the Navy(1982),“Foundations and Earth Structures,Design Manual 7.2 NAVFAC DM-7.2”,Department of the Naval Facilites Engineering Command。
4.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1994、03),“最新建築技術規則”,詹氏圖書有限公司。
5.黃宇平(1999),“卵礫石層深開挖後側土壓力分布探討”碩士論文,朝陽大學。
6.中華民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7),“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篇基礎構造設計規範”(含解說)。
7.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民國87年),“管溝開挖崩塌災害防止技術研究”。
8.Lumb P.“Slope Failures in Hong Kong”Quarterly Journal Engineering Geology,Vol,8,1975 p31-65。
9.Anderson,M,G,and Kneale,P,E,“Predictions of Pore-Water Pressure and Soil Suction Conditions in Road Cut Slopes in St。Lucia,West Indies,A Methodology to Aid Cut Slope Desig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Vol。965,1984,p21-31。
10.Bishop,A,W。and Blight,G,E。“Some Aspects of Effective Stress in Saturated and Partly Saturated Soils”,Geotechnique,Vol,13,1963 p177-197。
11.陳榮河(民國79年)“紅土台地坍方防治方法之綜合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78-73號。
12.林炳森、褚炳麟、林明煌、張翔年、曲先慎(民國77年),“林口台地紅土礫石層之力學特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75-60號。
13.張吉佐 陳逸駿 嚴世傑 蔡宜章(民國85年),“台灣地區中北部卵礫石層工程性質及施工探討”地工技術雜誌 第55期 p35〜p46。
14.吳文隆、何泰源、林俊良(民國84年),“台灣地區卵礫石層之工程特性”,國際卵礫石層地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1-61〜p1-72。
15.蔡明欣、陳錦清、王銘德(民國84年),“台灣西部地區卵礫石層現地抗剪強度研究”,國際卵礫石層地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1-21〜p1-30。
16.洪如江(民國67年),“複合土工程性之初步研究”,台大工程學刊第23期,p1〜p12。
17.鄭文隆(1986),“室內試驗方法對夯實紅土礫石材料力學性質之研究”,台灣工業技術學院。
18.吳偉康(1983),“含水量對夯實礫石土強度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工業技術學院。
19.沈茂松(2001),“營建工程防災技術基礎施工篇”,文笙書局。
20.Bowles J.E.(1982),“Physical and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Soil”,McGraw-Hill Book Campany p150-151。
21.歐章煜、謝百鉤、丘昌達(1992),“開挖引至之地表沉陷與建築物之容許陷量”,地工技術雜誌,第40期,p4〜p24。
22.胡邵敏(1992),“深開挖工程鄰產保護設計與施工開挖工程對鄰產之影響及其安全評估”,地工技術雜誌,第40期,p35〜p50。
23.JIS(1992)“鐵鋼 ”日本規格協會。
24.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Inc(1989)“Manual of STEEL CONSTRUCTION Allowable Stress Design”NINTH EDITION。
25.林炎旦(1993),“工程安全衛生”矩陣出版社。
26.施國欽(1996)“大地工程學(二) 基礎工程篇”文笙書局。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