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4: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程諾蘭
研究生(外文):Cheng No Lan
論文名稱:亞里斯多德倫理思想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To Aristotle''s Ethical Thought
指導教授:鄺芷人鄺芷人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wong Chi Y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5
畢業學年度:8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亞里斯多德柏拉圖倫理學城邦幸福美德正義中道康德
外文關鍵詞:AristotlePlatoEthicsGoodnessCity-StateHappinessVirtu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13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倫理思想,在西方世界裡,直接面對人本身,人對他人,人對社會之種種
道德行為準則問題。亞里斯多德,西方史上第一位留下系統性倫理學專著
者。受到了個人生長背景因素及自身性格的影響,亞里斯多德倫理思想有
著濃厚的經驗性與科學性。在其龐大的哲學思想體系中,形上學、物理學
、心理學等等均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倫理思想,左右了其倫理思想的基本特
質。善,是亞里斯多德首要關心的問題。他駁斥了柏拉圖「善的理型」的
理論,以「經驗性」和「目的性」觀念闡述善的意旨,將「幸福」視為最
高目的的善,並認為幸福唯有在城邦國家中才得以實踐。最高的幸福生活
是一種純思辯的理性生活,不過,一般人難以做到。因此,亞里斯多德退
而求其次,提供另一種具備道德美德的幸福生活。美德與人們的靈魂特質
相關,而良善的教育本身能夠提昇人們的美德情操;當教育對於美德的增
進有所不足時,法律在此刻發揮了功效。惡是無法避免的,它產生於「實
踐智慧」善於計算與考慮現實,常使得人們無法時刻將實際行為維持在「
中道」上,而做出惡的行為。在諸多美德當中,亞里斯多德特別推崇「正
義」觀念。正義不僅代表著一種完整美德,也是城邦社會政治生活得以維
繫的一個重要關鍵。亞里斯多德的倫理思想,圖繪了後代西方世界倫理思
想的一個基本範疇與趨向。但是,縱然如此,其中理論仍有稍嫌不足之處
。透過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的道德哲學思想,將使得其中的問題更為朗現
和清楚。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