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以下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壹、王維研究專書類
柳晟俊《王維詩研究》(台北:黎明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出版)。
莊申《王維研究上集》(香港:萬有圖書公司,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初版)。
張清華《詩佛王摩詰傳》(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楊文雄《詩佛王維研究》(台北:文史哲書局,民國七十七年出版)。
劉維崇《王維評傳》(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四年二月台二版)。
貳、唐代及詩學相關書目
丁福保《續歷代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三年四月三版)。
丁成全:《中國山水詩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毛晉《宣和畫譜》(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王漁洋《帶經堂詩話》(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年)。
王達津《唐詩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出版)。
王夫之撰,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1年)。
王達津《唐詩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金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七年五月初版)。
王熙元《詞的對比技巧初探》(古典文學第二集)。文復會主編《中國文學講話‧隋唐文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朱光潛《談修養》(台北:康橋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元月出版)。
朱光潛《談美》(台北:開明書店,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十五月出版)。
朱景玄《唐朝名畫錄》第二冊第二集(台北:藝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出版)。
伍蠡甫《唐詩與美學》(台北:丹青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沈德潛《說詩晬語》(台北:弘道出版社,民國六十年三月出版)。
沈德潛選注:《唐詩別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李澤厚《美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五年出版)。
李東陽《麓堂詩話》(台北:弘道出版社,民國六十年三月初版)。
李昉《太平廣記》(台北:明倫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一月初版)。
李文初《中國山水文化》(大陸,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編第一章。
李文初《中國山水詩史》(廣東:高等教育,1991年5月)。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二月初版)。
李辰冬《文學與生活》(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再版)。
宋歐陽修《新唐書》(台北: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卷一百八十)。
宋振華《現代漢語修辭學》(大陸:吉林人民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出版)。
汪師韓《詩學篡聞》(大陸:上海中華書局,一九六三)。
何立煥《歷代詩話》(台北:漢字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一月初版)。
杜松柏《禪學與唐宋詩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邱燮友《新譯唐詩三百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五月)。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
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初版點景校本)。
宗白華《美學散步》(台北:洪範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三版)。
吳道文《藝術的興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林同華《中國美學史論集》(台北:丹青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台一版)。
俞劍芳《中國繪畫史》(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三十五年十月初版)。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年六月)。
胡適《白話文學史》(臺南:東海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八月)。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5年)。
胡應麟《詩藪‧內篇》(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九月初版)。
施補華口授,錢渠筆述《峴傭詩說》(台北:藝文出版社,不載年月)。
洪亮吉《北江詩話》(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年九月初版)。
柯慶明《境界的探求》(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增三版)。
孫昌武《詩與禪》(台北:東大書局,民國八十三年出版)。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台北:開明書局,民國五十七年二月初版)。
姚儀敏《盛唐詩與禪》(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元月初版)。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五月台初版)。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四年初版)。
徐複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編》(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年十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年二月)。
徐炳昌《暗喻種種》(大陸:安徽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出版)。
高棅《唐詩品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八月再版)。
許文雨集注《唐詩集解》(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十三年年九月初版) 。
陳鴻文《全唐文紀事》(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年)。
陳兆復《中國畫研究》(台北:丹青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七三年台一版)。
梁右《中國詩歌發展》(台北:頌文圖書公司,民國五十一年)。
莊申《中國畫史研究續集》(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一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一月)。
孫旗《藝術概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初版)。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湖震亨《唐音癸籤》(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七月出版)。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八月)。
張少康《文心雕龍探悉》(台北:文史哲書局,民國八十六年出版)。
張春榮《詩學析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
張謙宜之《峴齋詩談》(台南:莊嚴出版社,民國86年)。
張伯偉《禪與詩學》(台北:揚智出版社,1985年1月)。
黃永武《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店,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台北縣普門精舍,民國四十四年九月初版)。
黃助吾《詩詞曲叢談》(台北:洪氏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九月出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增訂四版)。
葛立方《韻語陽秋》(台北:商務景文淵閣四庫全書)。
鈴木敬《中國繪畫史》(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正文書局,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1993)。
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三月出版)。
劉若愚《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一月再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校定本,民國七十一年五月)。
劉珣《舊唐書》(台北: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
劉熙載《藝概》(台北:金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鄭騫《寒山秋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再版)。
劉勰《文心雕龍》(台北:開明書局,民國七十年)。
戴麗珠《詩與畫》(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七月年初版)。
韓嬰《韓詩外傳》(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景印明刊本)。
顏師古《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三版景點校本)。
蘇文擢《說時晬語詮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2版)。
魏慶《詩人玉屑》(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四版)。
參、參考文獻資料
一、學位論文
朱我芯《王維詩歌的抒情藝術研究》(東海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金勝心《盛唐山水田園詩研究》(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三月)。金億珠《王維研究─宗教、藝術與自然之融合》(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六月)。徐賢德《王維詩研究》(文化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二年)。
陳啟佑:《唐代山水小品文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劉翔飛《唐人隱逸風氣及影響》(臺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二、期刊論文
李霖燦〈山水文學與山水畫〉一文,(收錄在《中國名畫研究》一書中,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七月)頁335 。
洪順隆〈山水詩起源與發達新論〉,《幼獅文藝》(民國六十六年九月第46卷3期。)陳秀清〈王維評傳及其詩〉,收於《藝文類編》(國立藝專印行,民國六十七年五月)頁271。
陳榮波〈禪宗對唐宋詩的影響〉(見藝壇一九二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頁24。第六期)頁4。黃永武〈詩詞與美感教育〉收錄在《美感、教育》一書中(台北市立美術館)頁54。
張臺萍〈試探王維的安禪思想與生活〉一文,(收錄在《中外文學》七卷三期,台北:民國六十七年八月)頁86─頁102 。潘知常〈唐代山水詩中美感的演進───中國美學史札記〉(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6年第十一期)頁132─138,1996‧11 。
羅宗濤〈詩中有畫─王維詩中的色與光〉(《藝壇》,一九五期,民國七十三年 六月)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