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2: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國芳
研究生(外文):WANG,KUO-FANG
論文名稱:專業人員選擇家族系統排列指導青少年之關鍵因素
論文名稱(外文):The Key Factors for professionals in choosing Family Constellation in Juvenile Counseling
指導教授:陳碩菲陳碩菲引用關係胡宗明胡宗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SHUO-FEIHU,TSUNG-MING
口試委員:藍天雄胡宗明陳碩菲羅智耀
口試委員(外文):LAN,TIAN-SYUNGHU,TSUNG-MINGCHEN,SHUO-FEILO,CHIH-YAO
口試日期:2022-07-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樂活產業學院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家族系統排列家族星座治療伯特 . 海寧格青少年行為問題修正式德菲法層級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Family ConstellationsSystemic ConstellationsBert HellingerTeenager/juvenile behavioral problemsModified Delphi Method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伯特.海寧格先生為Familienstellen的創始人,在德國翻譯成家族星座或家族星座治療,而在亞洲則譯為家族系統排列。除了輔導人員運用它來幫助陷入困境的家庭成員外,近幾年陸續也開始有教育、醫療、司法等相關單位,選擇運用家族系統排列協助青少年行為或是情緒問題,期待家庭健康快樂生活。
因此,本論文目的著重在研究專業人員選擇家族系統排列指導青少年,影響其決策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彙整文獻資料,運用修正式德菲法 (Modified Delphi Method) ,經15位專家學者們凝聚共識後,設計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問卷,並且針對青少年相關的專業工作者進行調查。
研究結果專業人員選擇家族系統排列指導青少年之關鍵因素,主要準則權重的排序依序是:1「家族因素」、2「個人因素」、3「 教育因素」、4「司法因素」。次要準則整體權重排序, 1到 5名依序是1「親身經驗」、2「關係療癒和解」、3「家族議題釐清」4.「家庭教育」、5.「生命整合定向」。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日後選擇家族系統排列作為青少年行為、情緒問題協助與輔導之參考,也提供後續家族系統排列從業人員相關研究參考之依據。

Founded by Bert Hellinger, Familienstellen is widely translated as “Family Constellations” or “Systemic Constellations” in English. While counselors have been using it to help family members in distress, these years there are increasingly educational, medical and even judicial institutes choosing to utilize this approach to help teenagers with their behavioral or emotional problems, in the hope of improving the happiness and wholesomeness of both the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The thesis thus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key factors for professionals in choosing to make use of Family Constellations in juvenile counseling. After extracting data from related literature, the researcher employed Modified Delphi Method and discussed with 15 professionals to reach a consensus, and consequently a questionnaire made of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designed following results obtained via the Modified Delphi Method, with which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iming at specific workers in professions of juvenile behavior related fields, while the studies and analysis were also being made accordingly.
With the results yielded, the research hence concludes that the weight order of the key factors for professionals in choosing Family Constellations when helping teenagers, in terms of the principal criteria, is 1. Family Factors, 2. Individual Factors, 3 Educational Factors, and 4. Judicial Factors. Furthermore, the weight order of the secondary criteria is 1. Personal Experience, 2. Healing and Reconciliation in Relations, 3. Clarification of Family Issues, 4. Family Education and 5. Orientation of Lif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references for workers in related fields or family members involved choosing to use Family Constellations in guiding teenagers and improving juvenil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The thesis also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on Family Constellations.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詞 iv
目 錄 v
圖 目 錄 vii
表 目 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青少年行為問題 6
一、青少年自殺及犯罪 6
二、青少年行為問題與家庭關係 7
第二節 青少年協助與輔導機制 8
一、青少年行為輔導機制 8
二、青少年行為問題輔導工具運用 11
第三節 家族系統排列歷史與原理 13
一、家族系統排列發展歷史 13
二、家族系統排列技術原理 16
三、家族系統排列理論基礎 19
四、家族系統排列的工作方法 25
第四節 家族系統排列的現況發展 29
一、心理輔導諮詢的研究與運用 29
二、生命教育的研究與運用 30
三、宗教文化的研究與運用 32
四、法務系統的研究與運用 34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7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8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39
一、研究流程 39
二、修正式德菲法問卷實施步驟 47
三、層級分析法問卷實施步驟 48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1
第一節 修正式德菲法問卷調查 51
一、修正式德菲法研究對象 51
二、修正式德菲法問卷研究結果分析 52
第二節 層級分析法 64
一、層級分析法研究對象 64
二、層級分析法研究問卷結果分析 6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77
參考文獻 78
附件 87
附件一 第一回合 修正式德菲法專家學者問卷 87
附件二 第二回合 修正式德菲法專家學者問卷 98
附件三 AHP層級分析法 各準則權重分析問卷調查 109
圖 目 錄
圖2.1校園曝險少年之輔導處遇作業流程 10
圖3.1研究流程圖 41
圖3.2第一回合修正式德菲法主要準則及次要準則層級構面 42
圖4.1專家學者生理性別比例 51
圖4.2專家學者學歷分布比例 51
圖 4.3 第一回合 修正式德菲法問卷主要準則及次要準則層級構面 52
圖 4.4第二回合 修正式德菲法問卷主要準則及次要準則層級構面 57
圖 4.5年齡分佈百分比 64
圖 4.6職業分佈百分比 65
圖 4.7層級分析法問卷主要準則及次要準則構面 66
表 目 錄
表2.1 2008年至202年 全國年齡分層自殺通報人次及占率 6
表2.2 2020年青少年犯罪類型統計 7
表2.3 青少年犯罪之家庭因素統計 7
表2.4 2008年2012 青年少年犯罪因素統計 8
表2.5 曝險少年法規依據 9
表2.6 青少年輔導工具運用研究 11
表2.7 家族血緣系統關係 21
表2.8 良知的分類 23
表2.9 無血緣 牽連糾葛系統關係 24
表2.10 家族系統排列運用在心理諮詢 29
表2.11 家族系統排列運用在生命教育 31
表2.12 家族系統排列運用在宗教文化 32
表2.13 家族系統排列運用在法務系統 34
表3.1 修正式德菲法問卷 專家名單 37
表3.2 第一回合修正式德菲法主要準則評估定義說明 43
表3.3 第一回合修正式德菲法次要準則評估定義說明 44
表3.4 層級分析法尺度衡量值 49
表4.1 第一回合修正式德菲法問卷主要準則問卷調查結果 53
表4.2 第一回合修正式德菲法問卷次要準則 個人因素調查結果 54
表4.3 第一回合修正式德菲法問卷次要準則 家庭因素調查結果 54
表4.4 第一回合修正式德菲法問卷次要準則 教育因素調查結果 55
表4.5 第一回合修正式德菲法問卷次要準則 司法因素調查結果 55
表4.6 第二回合修正式德菲法主要準則評估定義說明 58
表4.7 第二回合修正式德菲法次要準則評估定義說明 59
表4.8 第二回合修正式德菲法問卷主要準則及次要準則調查結果 63
表4.9 層級分析法主要準則因素成對比較矩陣 67
表4.10 層級分析法主要準則因素成對比較權重值分析 69
表4.11 層級分析法次要準則 個人因素成對比較矩陣權重值 70
表4.12 層級分析法次要準則 家族因素成對比較矩陣權重值 70
表4.13 層級分析法次要準則 教育因素成對比較矩陣權重值 71
表4.14 層級分析法次要準則 司法因素成對比較矩陣權重值 71
表4.15 層級分析法主要準則及次要準則 綜合分析與權重分析 72
表4.16 層級分析法主要準則及次要準則 整體權重排序分析 73

中文文獻:
大衛.哈欽斯 David Hutchens ( 2017) 五項修練的故事。(劉兆岩,郭進隆譯) 。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淑奐 (2018)。家族系統排列在人際衝突調解之運用:以法庭家事事件調解為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家事事件調解委員報告書。https://reurl.cc/9GK76V (2022 年 1月)
甘麗芬 ( 2021)。以海寧格「家族系統排列」談家庭治療諮商倫理專業保密守則。諮商與輔導,(421), 37- 40。
史瓦吉多Swagger (2008) 。家族系統排列治療精華-愛的根源回溯找回個人生命力量 。(林群華譯)。生命潛能出版。
司法院 (2019 )。少年事件處理法。https://law.judicial.gov.tw/FLAW/dat02.aspx?lsid=FL001455(2022 年 1月)
朱貞惠(2011)。從家族治療的觀點來探討家族系統排列之內涵:以華人家族心靈排列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嗣涔(1999)。心物合一與宏觀量子現象。中國人體科學, 9 ,(3 ),124-128。
宏亮 (2018) 。蘇菲·海靈格揭秘新家排 獨家專訪。(樂競文譯) 。https://mp.weixin.qq.com/s/2tm82gXAOYigR2f-BC-4OQ (2021 年 11月)
伯特 . 海寧格官方網站。https://www.hellinger.com/ (2021 年 5月)
伯特. 海寧格 Bert Hellinger、古紳.韋伯 Gunthard Weber、韓特.包曼 Hunter Beaumont(2001)。家族星座治療:海寧格的系統心理療法。(周鼎文譯)。 張老師文化。
伯特. 海寧格(2008)。愛的序位:海寧格大師的家族排列工作坊。(霍寶蓮譯)。商周文化。
伯特. 海寧格(2009)。心靈之藥。(周鼎文譯)。海寧格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伯特. 海寧格(2009)。心靈活泉:海寧格系統排列原理與發展全書。(霍寶蓮譯)。海寧格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伯特. 海寧格(2009)。在愛中昇華:海寧格智慧精華。(林逸柔、曾立芳、廖文玉譯)海寧格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伯特. 海寧格(2011)。再見耶穌:海寧格談成功的思維。(張鈞雯、林逸柔譯)。海寧格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伯特. 海寧格(2011)。海寧格自傳:訪談錄。(陳麗芬譯)。海寧格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伯特. 海寧格(2015)。洞見孩子的靈魂:行動中的海寧格教育。(宋黎輝、梁寶儀譯)。世茂出版。
宋光宇(2006 )。藉由海寧格的“家族星座排列”反思中國文化的一些問題。生命學報 ,(1) , 163 -168。
李建志(2017)。從不相信到相信-個人參與華人家族心靈排列之轉化歷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志 (2018) 。從不相信到相信-個人參與華人家族心靈排列之轉化歷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泰吉(2011.06) 。應用陶瓷創作於非行少年輔導之成效研究以高雄少年法院保護處分輔導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李瑞典、陳祥美(2021) 。我國少年事件運用修復式正義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 (71) , P53 - 119。
李順來、陳冬漢 (2021)。健康鑰方:生物訊息。白象文化。
李嗣涔 (2021) 。撓場的科學。三采出版。
李嗣涔、鄭美玲 (2000)。難以置信科學家探尋神祕信息場。張老師文化。
林文欣 (2020) 。生命解碼:從量子物理、數學演算,探索人類意識創造宇宙的生命真相。八方出版社。
松井、剛西川英彦 (2021) 。從零開始讀懂消費者行為:一本掌握顧客心理、購買決策與消費動機。(陳朕疆譯) 。商周出版。
吳武典. (1997) 。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 ,25 - 49。
吳珍梅、越淑珠 (2013) 。家族系統排列應用於督導情境的受督者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 4 ,(3 ),647-668。
吳齊殷 (2002)。家庭結構、養實施與青少年的行為問題。台灣社會學研究,(4),51-95。
林宜樺 (2015)。園藝治療團體對遭遇關係霸凌青少年提升正向情緒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
周鼎文(2011)。愛與和解:華人家庭的系統排列故事。心靈工坊。
周鼎文(2018)。讀懂孩子:掌握愛與教育的祕訣。心靈工坊。
法務部保護司 (2013) 。 101 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苗栗地方法院 (2021)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2091期) 。
波圖.烏沙莫 Bertold Ulsamer (2012)。家族系統排列入門:如何釋放家庭愛的力量。中國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鄭立峰譯) 。
林淑君、 陳秉華 (2002 )。心理治療者的反移情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34 (1), 103 - 121。
花蓮地方法院 (2019)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1946)。
侯崇文 (2001 ) 。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爲探討。應用心理研究 ,(11) , 25 - 43。
約翰.貝曼薩John Banmen (2008)。提爾成長模式的應用。(江麗美、魯密譯)。心靈工坊。
徐西森 (2000) 。家族治療之理論取向與實務。應用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0)。
南投地方法院 (2018 ) 。「家族系統排列:家庭如何影響孩子」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1904)。
南投地方法院 (2019)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1939)。
威爾菲德.尼爾斯Wilfried Nelle (2006) 。 家族系統排列工作:海寧格工作方法,生命序位,哲學方法。生命學報,(1),137-162。
宜蘭地方法院 (2016)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1787期)。
宜蘭地方法院 (2013)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1631期)。
宜蘭地方法院 (2011)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1571期)。
宜蘭地方法院 (2009)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1463期)。
宜蘭地方法院 (2009)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1434期)。
宜蘭地方法院 (2006)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1307期)。
胡璉艷(2012)。親密相遇:探索家族排列之身體動力經驗。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孟琳(2011)。家族系統排列對成年性伴侶親密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芝琳(2018)。運用家族系統排列提升個人職場調適力之探討。康寧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麗平(2015) 。家族系統排列對處理親子關係問題的必要性。中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71),20-21。
涂世達 (2006)。應用修正式德菲法與層級分析法。育達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徐瑀謙 (2015)。台灣自閉兒母親的生活世界。〔未出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
徐瑀謙 (2018) 。家族系統排列的應用─ 洞見孩子的愛與忠誠。生命教育暨健康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教育部 (2020) 。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https://www.guide.edu.tw/ebooks/ (2021 年 10月)
烏蘇拉.法蘭克 Ursula Franke (2011) 。心靈之眼:系統排列在個別諮商與治療的運用。(曾立芳譯) 。海寧格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馬克.渥林Mark Wolynn (2018)。問題不是從你開始的:以核心語言方法探索並療癒家族創傷對於身心健康的影響。(陳璽尹譯)。商周出版。
陳國鎮 (2007)。從生命多重結構論佛教與科學的分合。生命學報, (2),9 -21
陳復 (2017) 。心學心理學: 心學如何在心理治療領域獲得突破與新生.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30, 35-70。
陳立勝 ( 2019)。入聖之機:王陽明致良知工夫論研究。中國新知三聯書店。
陳幼玲(2017)。團體治療的催化與轉化以表達性藝術治療與華人家族排列小和解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 (2018)。家族系統排列運用在個別諮商之初探。諮商與輔導 ,(388) , 36-39。
陳美燕(2018) 。台灣高雄少年法院及家事法庭/研究與進修。https://ksy1.judicial.gov.tw/chinese/cp.aspx?n=10348&s=398 (2021 年 3月)
游淙祺 (2021)。現象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翁淳儀(2008)。台灣家族系統排列團體之心理效果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靜茹 (2011) 。以塔羅牌為晤談媒介對國中高關懷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黃孟晨(2014)。華人家族排列和解內涵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俐婷(2004)。家庭支持的結構與功能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 ,367-377。
雲林地方法院 (2020)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2026期)。
雲林地方法院 (2017) 。運用家族系統排列進行親職教育報導。司法周刊, (1833期)。
楊佳真 (2019.04)。人際歷程取向團體方案對中度情緒困擾青少年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
楊樹(2009)。專訪專訪家族系統排列高級治療師:亞歷山大·艾哈邁德博士(Alexander Ahmet) 。商學院BMR, 26~28。
葉光輝 (2004)。家庭心理學:系統思維觀點的探討與應用。五南。
葉晉嘉、翁興利、吳濟華 (2007) 。德菲法與模糊德菲法之比較研究: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21),32-58。
蔡淳慧(2011)。華人家族心靈排列團體靈性健康改變經驗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振源、曾國雄 (1989) 。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中國統計學報27,(6),5–22。
鄭立峰(2017)。家庭系統排列:重建家庭秩序,讓愛自然流動。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張瑋珊、許忠仁 (2009)。以塔羅牌為媒介用在青少年輔導諮商上的自我探索。諮商與輔導 ,(288),44-47。
廖奕婷 (2017) 。簡述修復式正義:你們想坐下來談一談嗎?。全國律師月刊雜誌社,(3)。
劉美歐,張瀾 (2009) 。家族系統排列治療抑鬱症之研究。瀋陽航空工業學院。
劉靜怡 (2019) 。專訪陳國鎮教授談質能醫學及信息醫學。https://vitabuty.com/conversation-with-professor-kuo-gen-chen/ (2021 年 8月)
盧忻燕 (2012) 。以華人家族排列模式在成人非預期喪親者哀傷團體之運用。諮商與輔導,(318) ,45-47+63。
魏光莒 (2006) 。生活世界:由視域理論到場域理念。環境與藝術期刊,(4),17~23頁。
衛生福利部(2021)。全國自殺資料統計 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4904-8883-107.html (2021 年 11月)
衛生福利部 (2021)。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01 (2021 年11月)
撒米.史陀斯演講 (Sami Storch) (2015)巴西聯邦法官演講家族系統排列在法務系統實務運用。Hellingerschule / Hellinger Scienc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F-aSeZWq4&t=2210s (202 年 5月)
警政署統計室 (2020) 。通報青少年犯罪類型統計表。file:///C:/Users/henry/Downloads/824084168014041088%20(1).pdf
監察院(2021 )。 青少年自殺自傷通報。監察員新聞稿。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5&s=20672 (2021 年 12月)
薩爾瓦多.米紐慶 S.Minuchin (2007) 。結構派家族治療入門 。 (劉瓊瑛譯) 。 心理出版。


外文文獻:
Edmund Husserl (1970).Logische Untersuchungen. M. Niemeyer,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Ernest W. Burgess (1926 ).The Family as a Unity of Interacting. Personalities.Families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cial Services.Vol 7, Issue 1.
Gary E. Schwartz、 Linda G. Russek (2006).The Living Energy Universe: A Fundamental Discovery that Transforms Science and Medicine. Hampton Roads Pub Co Inc.
Moataz Mohamed(2015) .AHP allows for agreement ratios.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ost/What-is-the-permissible-Consistency-Ratio-for-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instrument (2021 年11月)
Mark Wolynn(2017).It Didn't Start with You: How Inherited Family Trauma Shapes Who We Are and How to End the Cycle.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
Payne, M. (1991).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hicago: Lyceum.
Rupert Sheldrake(1995). A New Science of Life: The Hypothesis of Morphic Resonance.‎ Park Street Press; 4th Edition .
Sat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e- Hill.
WC. Wedley(1993) .Consistency prediction for incomplete AHP matrices.
Volume 17.Issues 4–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