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2:5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珮慈
研究生(外文):LI,PEI-CIH
論文名稱:許赫詩歌創作理念及其推廣活動探析
論文名稱(外文):An Analysis of Hsiu He’s Poetic Principles and His Promotion of Poetry
指導教授:楊智景楊智景引用關係張淵盛張淵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JHIH-JINGJHANG,YUAN-SHENG
口試委員:楊智景張淵盛王萬睿許劍橋
口試委員(外文):YANG,JHIH-JINGJHANG,YUAN-SHENGWANG,WAN-RUEISYU,JIAN-CIAO
口試日期:2018-07-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4
中文關鍵詞:許赫後現代玩詩合作社告別好詩
外文關鍵詞:Hsiu HepostmodernPlaypoem SocietyFarewell Good Poem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二十世紀八○年代中期「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理論傳進臺灣之後,不論在學術或文藝創作的領域都發揮了重大的影響,「後現代詩」也不例外,不論是創作形式或者表述內容,都和過去的「現代詩」有著判然有別的改變,許赫就是在這個後現代浪潮中崛起的詩人之一。不過,學術界到目前為止卻仍未有以許赫為主題的研究論文出現,這可說是個遺憾。就筆者來看,許赫除了有所堅持、有其信念之外,他也是一個有思考力的詩人,從他推行的許多文學活動,均可看出他對新詩創作的反省和突破。本論文題目即以「許赫詩歌創作理念及其推廣活動」作為探析的方向,一方面引介詩人許赫及其文學行動(如「玩詩合作社」、「告別好詩運動」以及讓新詩「公共化」等議題),另一方面則以「後現代主義」的觀點(如「解構主義」、「對總體性開戰」的反典律行動,以及後現代「大眾文化」理論等)檢視許赫的新詩創作和他推廣的相關活動。筆者希望藉由此篇論文,解釋後現代的多元性,也同時為許赫創作理念中的為後現代性提出個人的詮釋。
In the mid-1980s, after making its way to Taiwan, postmodernism and the theory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in both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the artistic and literary circles in Taiwan. “Postmodern poetry” is such a case in point, which marked a departure from “modern poetry” in terms of content and expression. Hsiu He is one of the Taiwanese poets who rose to prominence riding on the postmodern wave. However, to this day, there has not been many studies focused on him, a regrettable loss in my opinion. Besides having dedicated principles and beliefs, Hsiu is also a poet capable of critical thinking. His reflection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the breakthroughs made in the realm of poetic creation are observable through the creative literary events he help organized. This essay therefore focuses on “the poetic principles and promotion” of Hsiu He as a topic and approach to introduce the poet and his literary activities to the reader on the one hand (such as “Playpoem Society,” “Farewell Good Poems Campaign” and the “publiciz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to examine his modern Chinese poetic works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from “postmodern” perspectives on the other (such as decanonization movements like “deconstructionism,” “war against unity,” and postmodern “mass culture” theory). I hope to make sense of postmodern diversity with this paper while, at the same time, offer a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stmodernity in Hsiu He’s creative beliefs.
致謝 i
目次 iii
表目次 vii
摘要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 3
一、學位論文部份: 6
二、「學術專書」部份: 8
三、「網路資料」部份: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0
一、德希達(Derrida,1930〜2004)的「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理論: 21
二、讀者反應理論(Reader Response Theory): 22
三、去除「典律」以及提倡「反美學」的「壞詩」: 22
四、「反諷」(irony)理論: 24
五、後現代「大眾文化」理論: 25
第二章 許赫及其詩作述評 27
第一節 生平引介:從乖小孩到「反抗者」 27
第二節 許赫詩作的特色 37
第三節 許赫詩作分類概論 49
一、 生活瑣事與隨筆詩 49
二、 幽默搞笑詩 51
三、 家庭親情詩 57
四、 諷刺詩 60
五、 愛情詩 64
第三章 「玩詩合作社」與後現代新思維 68
第一節 後現代思潮對臺灣詩壇的影響 68
第二節 「玩詩合作社」的文學行動 78
第三節 「玩詩合作社」的後現代意義及相關評價 87
第四章 許赫「告別好詩」行動及其評價 95
第一節 告別好詩:華文新詩的微運動 95
第二節 許赫「告別好詩」的後現代信念 105
第三節 「告別好詩」的相關評價 114
第五章 結論 124
參考書目 128
附錄一:唐山出版社藝文活動 134
附錄二: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以「後現代詩」作為主題的單篇期刊論文 136
附錄三:網路上有關許赫訪談或演講內容「摘要稿」 138
書寫時代的寫詩生活:寫詩 ┼ 書店 148
2016-05-15【詩的旅行系列活動】許赫:詩的旅行─淡水 160
2017-01-05《POP大國民》專訪詩人許赫 168

一、許赫創作文本
許赫,《在城市,沒有人赴約的晚上》(臺北:廢紙角角的同樂會,2003年)。
許赫,《診所早晨的晴日寫生v1.02》(臺北:唐山出版,2007年)。
許赫,《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臺北:黑眼睛文化,2014年)。
許赫,《網路詐騙高中生:電腦工程師喜歡的詩》電子書(角立出版,2014年)。
許赫,《騙了50年》電子書(臺北:角立出版, 2015年)。
許赫撰文、方峻攝影,《來電》(新北市:斑馬線文庫,2016年)。
二、專書
王治河主編,《後現代主義辭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伊哈布‧哈山(Ihab Hassan)原著,劉象愚譯,《後現代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5年)。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揚智文化出版,2003年)。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再版)》(臺北市:揚智文化出版,1998年)。
林煥彰,《寫詩折磨自己》(臺北:秀威出版,2013年)。
林燿德,《世紀末現代詩論集》(臺北:羚傑出版,1995年)。
張仁春,《邊陲的狂舞與穆思:陳黎後現代詩研究》(新北市:稻鄉,2006年)。
陳義芝,《聲納》(臺北市:九歌出版,2006年)。
喬納森‧卡勒著;陸揚譯《論解構》,(On Deconstraction)(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曾琮琇,《台灣當代遊戲詩論》(臺北:爾雅,2009年)。
楊宗翰,《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臺北:秀威經典,2017年)。
趙一凡、張中載、李德恩,《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
趙敦華,《維特根斯坦》(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版)。
董學文主編,《西方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5年)。
解昆樺,《臺灣現代詩典律與知識地層的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臺北:秀威出版,2013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7年)。
羅青,《詩人之燈》(臺北:東大圖書,1992年)。
三、單篇論文
馬 馳,〈伯明翰與法蘭克福:兩種不同的文化研究路徑〉,《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2卷2期,(2005.03)。
翁文嫻,〈臺灣後現代詩觀察:夏宇及其後的新一代書寫〉,《台灣文學研究》第一卷第二期,(2012.06)。
韓桂玲,〈從樹狀思維到塊莖思維——德勒茲創造型思維方法研究一個視角〉,《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2期,(2009.03)。
羅明、陳成濤,〈大眾文化的衝擊與精英文化的命運〉,《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5卷1期,(2015.02)。
四、學位論文
余少君,《八○年代以降澳門後現代詩研究:以葦鳴與懿靈詩為例》(花蓮:東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
宋淑婷,《後現代詩之互文性:以夏宇為對象》(台北:臺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
張仁春,《陳黎後現代詩研究》(嘉義:嘉義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
劉宏怡,《以解構主義的觀點探討後現代詩的視覺表現形式》(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設計所碩士論文,2006)。
五、網路資料
2012年臺北詩歌節活動網頁,參考網址:https://www.url.com.tw/media/2012%E8%87%BA%E5%8C%97%E8%A9%A9%E6%AD%8C%E7%AF%80/。2018.04.10閱。
民生報〈新詩耍雜技 跨界玩創意〉(2005/11/09記者劉郁青/專題報導),參考網址:http://pon99.net/viewtopic.php?f=6&t=24266。2018.01.11閱。
玩詩合作社「部落格」2005/07/13網誌,參考網址:http://reader.roodo.com/playpoem/archives/10476017.html。2018.03.31閱。
玩詩合作社「部落格」2009/10/29網誌,參考網址:http://reader.roodo.com/playpoem/archives/10476017.html。2018.03.31閱。
玩詩合作社「部落格」2010/01/17網誌,參考網址:http://blog.roodo.com/playpoem/archives/11427383.html。2018.03.31閱。
玩詩合作社2010年1月17日網誌「一鍵鍾情」,參考網址:http://blog.roodo.com/playpoem/archives/11427383.html。2018.03.31閱。
孟樊,〈共構的新詩美學——推薦書:蕭蕭《後現代新詩美學》〉,《聯副電子報》2012/03/17 第3873期(網址: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C0004/213018/web/,2017.11.29閱)。
洪孟楷,〈希望好所在0503 02 專訪 許赫〉,2017/05/03專訪、2017/05/04上傳「YouTube」,參考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ekl6ofvcs。2018.01.22閱。)
唐山出版社「《騙了50年》點亮電子書與紙本書間的千種火花」活動。網址:網址:https://news.readmoo.com/2015/10/28/deceive-five-decades/。2018.01.02閱。
第三屆X19全球華文詩獎,參考網址:http://aborigi.paiwan.tw/ShowArticle.asp?ArticleID=985。2018.03.22閱。
許赫,〈告別好詩〉宣言,「SOSreader」平臺的專版。發表網址:https://sosreader.com/n/@%E5%91%8A%E5%88%A5%E5%A5%BD%E8%A9%A9%EF%BC%9A%E4%B8%80%E8%90%AC%E9%A6%96%E8%A9%A9%E7%9A%84%E6%97%85%E7%A8%8B/home/publication/5a120289eceaed97b402070a。2018.03.29閱。
許赫,〈告別好詩:一萬首詩的旅程〉,網路「SOSreader平臺」。發表網址:https://sosreader.com/project/goodbyegoodpoem/。2018.05.03閱。
許赫,〈【告別好詩】這不是許赫01-20〉,網路「SOSreader平臺」。發表網址:https://sosreader.com/n/user/@harshmyth/article/5a4212e8eceaedd6be919c08。2018.05.03閱。
許赫,〈許赫:詩的旅行─淡水〉(齊東詩舍:詩的復興),2015/05/15導遊/講述、2015/05/26上傳「YouTube」。發表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d2mAPStjiM。2017.12.29閱。
許赫,〈書寫時代的寫詩生活:寫詩┼書店〉(洪雅書房推廣講座第783場次演講內容),2015/09/18上傳「YouTube」。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2XTprRUUxQ。2017.11.29閱。
傅紀鋼,〈把詩歌商品化 許赫打出名號卻沒賺到錢〉,《新新聞》網路版「藝文‧生活」專欄,參考網址:https://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7&i=TXT2018012417195718B。2018.03.15閱。
黃柏軒、陳夏民、許赫,〈【新詩維度 新世代玩詩】青春就是要獨立出版〉(齊東詩舍:詩的復興),2014/11/28主講、2014/12/03上傳「YouTube」。發表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vKOqLX0JI&index=5&list=PLsDnX0br1dsfylaZ0vEnlGgM8dhkQ0AqL。2017.11.29閱。
蔡詩萍,〈《POP大國民》專訪詩人許赫〉,2017/01/05專訪、2017/04/12上傳「YouTube」。發表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l0iDxSWkg。2017.12.29閱。
蘋果日報〈《蘋果》廣告赫見「詩」蹤〉(2006/01/15陳怡靜/臺北報導),參考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060115/22338041。2018.01.11閱。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