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書 目
一、專書
(一)中文
1.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中國叢書綜錄》(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12)1760頁。
2. 千家駒、郭彥崗著《中國貨幣史綱要》(上海市:上海圖書館,
1987.2)269頁。
3. 文海出版社《清季外交史料--光緒朝》(台北縣永和市:文海出版社,民52.3)
4. 王欣夫著《文獻學講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6年9月再版),489頁。
5 .王重民著《中國歷史文獻目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民86年1月),317頁。
6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新
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1998.4第二次印刷)史部(全二冊),1952頁。
7.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史部,1164
頁。
8.任繼愈《中國藏書樓》(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1第一版)三冊,2225頁。
9.汪兆鏞輯《碑傳集三編》(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七十三輯。台北縣:
文海出版社,民69)2536頁。
10.汪雁秋編《海外漢學調查錄》(台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民71.10)521頁。
11.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傳》(台北:廣文書局 民69.12初版),457頁。
12.沈約《宋書》(台北:洪氏出版社,民64.1年初版)2471頁。
13.宋慈抱原著、項士元審訂《兩浙著述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3)1778頁。
14.李希泌、張椒華編《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春秋至五代前後)(北京:中
華書局,1982.2 第一版 ),546頁。
15.李清志著《古書版本鑑定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5年初版),359頁。
16.李雪梅《中國近代藏書文化》(北京:現代出版社,1999.1第一版第一刷),377頁。
17.呂思勉著《歷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4年3月)。
18.吳晗《江浙藏書家史略》(北京:中華書局,1981),234頁。
19.吳興圖書館編《陸氏守先閣捐助書目》(浙江省:浙江圖書館古籍部藏)未載頁碼。
20.邱蓬梅編《簡明中國古籍辭典》(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8.7第二刷),1124頁。
21.余嘉錫著《余嘉錫論學集》(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六十八輯。台北:文海出版社,民69初版)。
22.門巋主編《中國歷代文獻精粹大典》(北京市:學苑出版社,新華書店總店北京發行,
1990.6),3113頁。
23.昌彼得著《版本目錄學論集》(台北:學海出版社,民66年8月初版),339頁。
24.金梁輯錄《近世人物志》(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民74)745 頁。
25.洪北江主編《古書版本學》(台北市:洪氏出版社,民71年再版),109頁。
26.洪煥樁編著《浙江方志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新華書局發行,1984.6),901
頁。
27.姚名達著《中國目錄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7年2月台九版),429頁。
28.俞樾著《春在堂尺牘》(台北:文海出版社,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四十二輯)809頁。
29.俞樾著《春在堂隨筆》(台北:文海出版社,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四十二輯)465頁。
30.袁詠秋、曾季光主編《中國歷代國家藏書機構及名家藏讀敘傳選》(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 1997.12),461頁。
31.徐雁、王雁均著《中國歷史藏書論著讀本》(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0.7第一
版),751頁。
32.徐楨基著《潛園遺事─藏書家陸心源生平及其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996.6.1)
3,203頁。
33.島田翰著《古文舊書考》(台北:廣文書局,民70年7月 ),744頁。
34.梁容若著《現代日本漢學研究概觀》(台北:藝文印書館,民61年9月初版),198頁。
35.康有為等撰《近人書學論著》(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五輯。台北:世界書局,民73年4月三版),共七冊。
36.陸心源輯《十萬卷樓叢書》(光緒年間歸安陸氏刊本,台灣大學圖書館藏)。
37.陸心源輯《千甓亭磚錄》(光緒七年刊 吳興陸氏十萬卷樓藏版,浙江圖書館古籍部
藏)。
38.陸心源著《皕宋樓藏書志》一百二十卷、《續志》四卷(光緒八年壬午冬月十萬卷樓
藏版,台灣大學圖書館藏)。
39.陸心源輯《潛園總集》十五種(光緒八年,台灣大學圖書館藏)。
40.陸心源輯 《群書校補》( 清光緒間十萬卷樓刊本)十六函(二十二冊)。
41.陸心源輯《宋詩紀事補遺》100卷(光緒癸巳七月,台灣大學圖書館藏)。
42.陸心源著《儀顧堂集》二十卷(同治十三年福州重刊,台灣大學圖書館藏)。
43.陸心源等修《歸安縣志》五十卷 (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八三號。台北市:成
文出版社,民55-59)。
44.陸心源著《皕宋樓藏書志》一百二十卷、《續志》四卷(台北:廣文書局,民57)。
45.陸心源著《儀顧堂題跋》 (台北:廣文書局,民57) ,772頁。
46.陸心源著《儀顧堂續跋》 (台北:廣文書局,民57),718頁。
47.陸心源輯《晚清五十名家書札》(台北:廣文書局,民57),292頁。
48.陸心源著《儀顧堂集》二十卷 (台北:台聯國風 民59),934頁。
49.陸心源輯《十萬卷樓叢書》(百部叢刊集成七十。台北:藝文書局。民54-59)二十
九冊。
50.陸心源輯《欀黎館過眼錄》四十卷 (台北:學海書局,民60),2496頁。
51.陸心源輯《宋詩紀事補遺》一百卷 (台北:中華書局 民60)。
52.陸心源補輯拾遺《全唐文及拾遺》(台北:大化出版社 民76 ),979頁。
53.陸心源輯《千甓亭古磚圖釋》二十卷(北京:中國書店,新華發行,1991.4第一版)
,390頁。
54.陸心源輯撰《宋史翼》(北京 : 中華書局,1991年),433頁。
55.陶湘編《昭代名人尺牘續集小傳》(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民
74 )1872頁。
56.張廷玉撰《明史》(台北:洪氏出版社,民64.11年)8642頁。
57.張金吾著《愛日精廬藏書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1.3景印初版)1535頁。
58.張舜徽著《中國文獻學》(台北:木鐸出版社,民72年7月),368頁。
59.(明)曹溶等著、譚華軍校點《明清藏書樓秘約》
60.陳登原著《古今典籍聚散考》(台北:河洛出版社,民68),544頁。
61.陳彬龢、查猛濟著《中國書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3年2月台二版),195
頁。
62.脫脫等撰《宋史》(台北:洪氏出版社,民64.10初版)14263頁。
63.(日本)森立之著《經籍訪古志》(台北:廣文書局,民56年初版,民70年7月再
版),247頁。
64.(清)馮班等撰《清人書學論著十八種》(台北:世界書局,民67年。楊家駱主編《中
國學術名著》)。
65.童寯著《江南園林志》(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七十六輯)
66.黃建國、高躍新主編《中國古代藏書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7)445頁。
67.葉昌熾著《藏書紀事詩》(北京:中華書局,1991)895頁。
68.葉昌熾著《藏書紀事詩五種》(台北:世界書局,民69年10月四版)。
69.焦樹安著《中國古代藏書史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83.5 初版)154頁。
70.楊蔭深等編《中國文學家、藏書家考略》(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67年9月初版)
866頁。
71.(清)董誥等奉編、(清)陸心源補輯拾遺《全唐文及拾遺》(台北:大化書局)1376
頁。
72.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台北:洪氏出版社「關外二次本」,民70.8年)14740頁。
73.臺灣華文書局編《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民53.1)。
74.鄭彥崗著《中國歷代貨幣》(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民83.7)132頁。
75.鄭偉章著《文獻家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99.6)上、中、下,1787頁。
76.鄭鶴聲編《中國史部目錄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55年)239頁。
77.蔡冠洛編纂《清代七百名人傳》(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民74 )
1955頁。
78.蔣元卿著《校讎學史》(安徽:黃山書社,1985.12)219頁。
79.劉兆祐著《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台北市:台灣書店,民86年)332頁。
80.劉兆祐著《中國目錄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民87年7月,初版一刷),444頁。
81.劉兆祐著《治學方法》(台北市:三民書局,民88)341頁。
82.劉昫等撰《舊唐書》(台北:洪氏出版社,民66.6年初版)5407頁。
83.靜嘉堂文庫編《靜嘉堂文庫目錄補編》(昭和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發行)
84.靜嘉堂文庫編《靜嘉堂文庫漢籍分類目錄》(昭和五年)「目錄續編」(昭和二十六年)(台北市:進學出版社,民58.6台一版)1563頁。
85.譚文熙著《中國物價史》(漢口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8第一版)443頁。
86.羅錦堂著《歷代圖書版本志要》(台北市: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委會,民73年10月再版) 156頁。
87.蘇 精著《近代藏書三十家》(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民72年初版) 261頁。
88.嚴紹璗著《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340頁。
89.Albert Feuerwerker著、林載爵譯《中國近百年經濟史1870-1949》(台北市:華世出版社,民67.3)152頁。
(二)日文
1.中村賢二郎著《文化財保護制度概說》( 平成十二年八月 二版 1999)188頁。
2.尾崎康著《正史宋元版之研究》(東京市:汲古書院 1989.1)645頁。
3.河田羆編撰《靜嘉堂秘籍志》五十卷(大正六年七月靜嘉堂文庫排印本)二十五冊。
4.東洋文庫編《東洋文庫所藏漢籍分類目錄》史部(日本東京都:東洋文庫,昭和六十
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印刷,昭和六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發行),588頁。
5.長澤規矩也著《長澤規矩也著作集》--和漢書之印刷及歷史(東京市:汲古書院 1982.11)
408頁。
6.長澤規矩也著《長澤規矩也著作集》-書誌學論考(東京市:汲古書院 1982.8)502頁。
7.長澤規矩也著《長澤規矩也著作集》--藏書書目、書誌學史(東京市:汲古書院 1983.12)
343頁。
8.長澤規矩也著《長澤規矩也著作集--宋元版之研究》(東京市:汲古書院 1983.7)。
9.諸橋轍次主編《靜嘉堂宋本書影》(昭和八年)。
10.靜嘉堂文庫編《靜嘉堂文庫宋元圖錄 解題篇》(汲古書院 平成四年四月一日)197 頁。
11.靜嘉堂文庫編《靜嘉堂文庫宋元圖錄 圖版篇》(汲古書院 平成四年四月一日)50頁
12.靜嘉堂文庫編《靜嘉堂文庫的古典籍---第一回 中國宋元時代的版本》(平成六年十二
月)47頁。
二、論文
(一)中文
1.文瀾學報編輯部 「浙江文獻展覽會專號---藏書文獻」(文瀾學報 第2卷第3.4期
1936.12)頁350─395。
2.王酉梅 「清末四大藏書家與我國文獻工作的優良傳統」(圖書館學研究 1986.4)頁
82─89。
3.王海明 「皕宋樓藏書流入東瀛揭秘」(中國典籍與文化 第2期 1993)頁38─41。
4.王紹曾 「二十四史版本沿革考」(國專月刊 第1卷第1期 1935)頁26-32。
5.王增清 「藏書樓中奇葩 文化史上悲劇---湖州皕宋樓盛衰記」(圖書館雜誌 第1期
1999)頁42-44。
6.古偉瀛「顧炎武經世思想的特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報 14期 民77.7》頁421-448。
7.田慕梵 「清代的公私藏書與圖書館的關係」(今日中國 49期 民64.5)頁158─168。8.沈文君 「唐文拾遺、唐文續拾所錄憲宗文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總100期>1998年) 頁91--97。
9.李彭元 「試析皕宋樓和莫里循文庫東去日本的性質」(圖書館建設,1999.5)頁63-65。
10.町田三郎撰、連清吉譯 「島田篁村學問之一斑」(《日本幕末以來之漢學家及其著述
》文史哲出版社,民81.3 )頁105-111。
11.呂 藝 「《靜嘉堂秘籍志》的學術價值」(文獻 12期 1988.4)頁256--264 。
12.何冠彪「記日本『靜嘉堂文庫』藏『邵念魯文稿』」(大陸雜誌 60卷4期 民69.4)頁 28-42。
13.來新夏「中國藏書文化漫論」(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5卷1期 1998.9)頁43-51。14.林文月「日本漢學研究新動向」(中外文學 10卷1期 民70.6)頁76-83。15.林慶彰「日本漢學研究近況」(市立師院應用語文學報 創刊號 民88.6)頁65-95。16.周紅霞 「發揮私人藏書的社會功用」(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第三期 2000)頁63-64。
17.胡先媛 「中國古代私人藏書的文化地理狀況研究」(圖書情報知識 第二期 1997)頁26-29。
18.高禩熹 「清季藏書四大家考」(一)(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9卷2 期 民65.3)頁31-36。19.高禩熹 「清季藏書四大家考」(二)(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9卷3期 民65.4)頁31-33、44。
20.高禩熹 「清季藏書四大家考」(三)(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9卷4-6期 民65.6)頁32-35 。21.高禩熹 「清季藏書四大家考」(四)(教育資料科學月刊10卷1期 民65.7)頁35-36。22.高禩熹 「清季藏書四大家考」(五)(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10卷2期 民65.9)頁32。23.高禩熹 「清季藏書四大家考」(六)(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10卷3期 民65.11)頁29-32 。24.容天圻 「記皕宋樓藏書」《畫餘隨筆》(台灣商務 民59.7初版)頁210-212。
25.袁同禮 「清代私家藏書概略」(圖書館學季刊 第1卷第1期 1926.3)頁33-35。
26.徐 雁 「年代以來中國歷史藏書的研究成果概述」(中國史研究動態第 4期 1999年)頁10--18。
27.張惠信「清季在華流通的外國貿易銀元」(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 民81.10)頁48-55。28.張勤、邵雪榮 「陸心源學述成就論述」(浙江學刊 第4期 1999年)頁150─155。
29.陳 凡 「張元濟的藏書與影印」(中國歷史教學參考 1998年11月)頁30--31 。
30.陳成文 「論顧炎武『經學即理學』」(孔孟月刊 第30卷 第8期 )頁 9-15。31.陳 香 「藏書家列傳」(書評書目 28期 民64.8)頁39-42。
32.陳海青、王良海 「皕宋樓及其藏書志」(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2期)頁
79─81。
33.陳學文 「論明清江南流動圖書市場」(浙江學刊 1998年 第6期)頁107─109。
34.梅憲華 「日本漢籍版本目錄學研究源流概述」(文獻季刊 第1期(總期055))頁
241-255。
35.曹 流 「清末四大藏書樓」(歷史學習 第6期 1994)頁7-8。
36.連清吉「日本漢學的特徵」(中國書目季刊 第26卷第3期 民81.12)頁30-35。37.項士元「浙江歷代藏書家考略」(文瀾學報 第3卷 第1期 1937.3)頁1689-1720。
38.傅榮珂 「顧亭林與金石學」(中國學術季刊 第13期 民81.4)頁151-164。
39.潘美月 「陸心源及其在目錄版本學上的貢獻」(故宮季刊 16卷 3期 民71)頁37-544.。40.潘美月 「陸心源及其在目錄版本學上的貢獻」(故宮季刊 16卷 4期 民71)頁7-31。41.臧永清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可喜收獲---讀『中國藏書樓』」(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9)
頁24--34。
42.蔣復璁 「兩浙藏書家印章考」(文瀾學報 第三卷第一期 1937.3)頁1─25。
43.劉兆祐 「宋代霸史類史籍考」(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22卷1期 民78.6)頁87-118。44.劉兆祐 「宋代史籍考之九:宋代儀注類史籍考」(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20卷2期 民76.12)頁83-118。
45.劉兆祐 「宋代別史類史籍考」(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23卷1期 民79.6)頁105-130。46.劉兆祐 「宋代別史類史籍考」(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23卷2期 民79.12)頁83-118。47.劉兆祐 「宋代編年類史籍考初編」(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24卷1期 民80.6)頁113-139。
48.劉兆祐 「續考宋代編年類史籍二十一種」(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25卷1期 民81.6)頁73-98。
49.劉兆祐 「宋史藝文誌未收宋代編年類史籍十九種考錄」(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26卷1期 民82.4)頁251-276
50.劉兆祐 「宋代目錄類(經籍之屬)史籍考初編」(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28卷1期 民84.6)頁79-109。
51.劉兆祐 「宋史藝文志所未收宋代目錄類(經籍之屬)史籍二十八種考錄」(國立中
央圖書館館刊 28卷2期 民84.12)頁71-94。
52.劉兆祐 「宋代目錄類(金石之屬)史籍考」(國家圖書館館刊 85卷2期 民8512)頁97-127。
53.劉兆祐 「宋代刑法類史籍考初編」(國家圖書館館刊 86卷2期 民86.12)頁167-189。54.劉兆祐 「論叢書」(應用語文學報 創刊號 民88.6)頁1-26。55.劉浩洋 「試論顧炎武『經學即理學』」(中華學苑 第46期)頁79-105。56.劉漢忠 「宋詩紀事拾遺」(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1996年第1期(總059期))頁 29--33。
57.盧荷生 「史部類例考述」(輔仁學誌 第23期 民83.6)頁1─15。
58.韓文寧 「明清江浙藏書家的主要功績和歷史局限」(東南文化 1997年第2期)頁
141─144。
59.戴瑞坤 「日本靜嘉堂文庫收藏宋本『李太白文集』觀後記」(華學月刊 135期 民72.3)頁22-24。
60.蕭其來 「一百年來日本物價的波動」(日本研究 129期 民66.2)頁22-23。61.顧志興 「湖州皕宋樓藏書流入日本靜嘉堂文庫之考索與建議」(浙江學刊 1996第3
期(總第98))頁105--109。
(二)日文
1.沈燮元 「記島田所見之中國古籍」(汲古 21號 古典研究會編 平成四年六月) 頁58-61。
2.增田晴美 「《靜嘉堂文庫宋元版圖錄》編集餘滴」(汲古 21號 古典研究會編 平成
四年六月)頁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