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訪客IP:216.73.216.1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惠琳
研究生(外文):KUO, HUI-LIN
論文名稱:社會技巧課程對國小自閉症學童社交技能影響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f Social Skills Courses to Influence Social Skill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Autism
指導教授:舒緒緯舒緒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 SYU-WEI
口試委員:郭明堂黃誌坤
口試委員(外文):GUO, MING-TANGHUANG, JHIH-KUN
口試日期:2020-04-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1
中文關鍵詞:社會技巧課程自閉症社交技能特殊教育
外文關鍵詞:social skills courseautismsocial skillspecial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9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技巧課程對國小自閉症學童社交技能影響之成效,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以一位二年級輕度自閉症學童及一位五年級中度自閉症學童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12次的社會技巧課程,結合桌遊、楷模同儕、工作分析等教學策略實施,發展出適合自閉症學童的社會技巧課程,並以量化的社交技巧檢核表及教學省思紀錄、訪談、教學影音等質性資料來研究分析,其研究結論如下:
一、社會技巧課程對低年級國小自閉症學童有顯著的改善,對高年級自閉症學童有部分的改善。
二、運用多元的教學策略、教學媒材可以提升社會技巧的學習類化效果。
三、社會技巧課程增進資源班教師、導師與科任教師的合作諮詢,進而增進個案的學校適應。
四、社會技巧課程對普通班同儕學習如何與自閉症學童相處有助益。
五、行動研究促使教師增進課程設計能力並提升專業知能。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social skills courses approach on children with autism towards his social skills.The action reserch subjects are a second grade student with mild autism and a fifth grade student with moderate autism. Each student takes 12 social skill courses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such as board games, model peers, job analysis, etc., Develop social skills courses suitable for autistic children, and use quantitative social skills checklists and qualitative data such as teaching thought records, interviews, teaching videos, etc.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the following:
1. Social skills course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econd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have partially improved the fifth grade children with autism.
2. Using 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media can enhanc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ocial skills.
3. Social skills courses enhance cooperation and consultation between resource class teachers, mentors and subject teachers, and thus improve the school adaptation of individual cases.
4. Social skills courses are helpful for ordinary class peers to learn how to get along with autistic students.
5. Action research can promote teachers to improve curriculum design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待答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自閉症學童之行為特質 7
 第二節 社會技巧課程之探討 14
 第三節 自閉症學童社交技能理論探討 20
 第四節 社會技巧課程與自閉症社交技能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38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0
 第四節 研究程序與步驟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5
 第六節 研究信效度 47
 第七節 研究倫理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社會技巧課程的實施歷程 51
 第二節 社會技巧課程介入的成效 65
 第三節 社會技巧課程介入對教師自我成長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壹、中文部分 87
 貳、英文部分 92
附錄 95
 附錄一 95
 附錄二 96
 附錄三 97
 附錄四 98
 附錄五 100
 附錄六 101
壹、中文部分
方怡勻(2017)。動物輔助活動方案對自閉症兒童人際互動改變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王大延(1994)。自閉症者的特徵。特殊教育季刊,52,7-13。
王文秀、田秀蘭、廖鳳池(2011)。兒童輔導原理。臺北:心理。
王明雯(2018)。自我管理策略在泛自閉症者的教育訓練之應用。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35-53。
王欣宜、黃穎峰、廖敏玲、吳宗儒、王雅萍、潘憶嫻(2016)。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輔導手冊。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王欣宜、廖釧如、陳秋妤、陳文香、黃薇如(2006)。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教學活動課程設計。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王俊凱(2016)。運用iPad AAC介入方案對提升低口語自閉症學生溝通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王書婷(2015)。同儕介入策略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生休閒技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王意中(2014)。301個自閉兒教養秘訣。臺北市:寶瓶文化。
王鳳慈(2008)。情緒教學對增進高功能自閉症學生情緒適應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石麗馨(2016)。數位合作學習之社會技巧課程對國小智能障礙(或疑似)學生社會技巧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佳蒨、鈕文英(2012)。社交技巧訓練對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柏格症者介入成效之後設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7(2),29-57。
吳淑敏(2003)。同儕媒介暨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筱萱(2019)。桌上遊戲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臺南市: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宋維村(2001)。自閉症的行為特徵。台東特教簡訊,14,1-5。
李冠瑩(2016)。提升國小輕度自閉症兒童理解言外之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美芬(2015)。自然環境體驗對泛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行為之影響。戶外遊憩研究, 28(2),19-50。
李雅雯、陳佩玉、閔農毅(2015)。以遊戲結合類化策略提升國小自閉症個案社會互動技能之研究。特教論壇,19,56-68。
阮藍瑩(2013)。同儕介入策略對增進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學生社會互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孟瑛如(2004)。國民中小學社交技巧行為特徵檢核表。臺北:心理。
林怡鈴(2005)。同儕夥伴訓練方案增進同班同學對自閉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俞衞(2016)。社會課程結合桌上遊戲對國小泛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邱彥寧(2017)。結合社會技巧課程與平板電腦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之處己認知學習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柳品君(2017)。藝術活動對提升國小輕度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洪榮照、黃翠琴(2010)。國小普通班學生對自閉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4(1),177-194。
洪儷瑜(2002)。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與實施。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洪儷瑜、陳芬芳、黃裕惠、許尤芬(2002)。社會技巧訓練課程實例彙編(增訂版)。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高麗娟(2017)。運用桌上遊戲教學促進自閉症兒童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20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大綱。臺北市:教育部。
張月菱(2010)。以自閉症學童為同儕小老師對增進其社會互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玲芬(2010)。 幼稚園融合班中一位自閉兒社會互動關係的探討。明新學報,36(1),155-169。
張嘉琦(2017)。桌上遊戲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珏欣(2010)。高雄市國小資源班教師對自閉症學生教學策略運用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有容(2018)。人際發展介入方案對自閉症兒童提升人際互動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陳志榮(2012)。讀心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光譜障礙兒童情緒語音解讀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信昭、王璇璣、曾正奇、蔡翊楦、蕭雅云、陳碧玲(譯)(2012)。如何促進自閉症兒童的社交能力:敘事遊戲76招(原作者:Ann E. Densmore)。臺北市:心理。
陳姿君(2008)。對自閉症兒童固著行為的認識與輔導實例分享。台東特教,27,50-55。
陳盈如(2018)。運用DIR模式提升自閉症兒童溝通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美慧(2017)。運用桌上遊戲教學促進自閉症兒童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健民(2018)。以桌上遊戲融入國小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淑玲(2012)。樂高治療提升自閉症學童交談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瑋婷(2019)。桌上遊戲結合社會技巧教學提升國小ADHD兒童社會適應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鳳婷(2018)。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對國小特教班疑似自閉症學童自傷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陳慧茹(2010)。自閉症兒童同儕接納態度相關研究之探討。台東特教,31,1-4。
曾安敏(2010)。社會故事對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能力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鈕文英(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臺北:心理。
鈕文英(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處理---正向行為支持取向。臺北:心理。
馮士軒、鳳華(2005))。同儕應用核心反應訓練對增進國小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2,67-105。
黃金源(2002)。自閉兒的行為問題及其處理對策。特殊教育論文集,9101,115-134。
黃金源(2003)。泛自閉症障礙兒童。特殊教育論文集,9202,41-61。
黃金源、賴碧美、謝宛陵、許素真、鄭秀真、李一飛(2008)。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與教育。臺北市:心理。
楊世華(譯)(2013)。社會性技巧訓練手冊:給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兒童的158個社會性故事(原作者:Carol Gray)。臺北市:心理。
楊宗仁、王盈瓔、楊麗娟(譯)(2010)。做.看.聽.說:自閉症兒童社會與溝通技能介入手冊(原作者:Kathleen Ann Quill)。臺北市:心理。
楊宗仁、曹純瓊、董瑞林、郝佳華、蔡雅怡(譯)(2010)。遊戲融合與自閉症(原作者:Pamela J. Wolfberg)。臺北市:華騰。
楊蕢芬(2005)。自閉症學生之教育。臺北市:心理。
楊蕢芬、黃慈愛、王美惠(2003)。自閉症兒童社會情緒技能訓練。臺北市:心理。
賈美香、白雅君(2018)。走進孩子的孤獨世界:瞭解自閉症的第一步。新北市:金塊文化。
鄒易倫(2018)。社會技巧訓練方案對提升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廖芳碧(2002)。圖形溝通訓練對低功能自閉症者溝通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鳳華、周婉琪、孫文菊、蔡馨惠(2014)。 自閉症兒童: 社會-情緒教育實務工作手冊。臺北:心理。
劉萌容(2010)。泛自閉症者的社交能力訓練:學校沒有教的人際互動法則。臺北市:書泉。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臺北市:心理。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
蔡惠芬(2007)。提昇國小普通班輕度自閉症兒童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劇本訓練取向(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盧玉真、李翠玲(2013)。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教學策略與運用。雲嘉特教,17,38-47。
蕭佩紋(2017)。園藝活動增進一位特殊教育學校自閉症學生社會互動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賴怡伶(2016)。桌上遊戲應用於提升特殊需求幼兒社會互動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戴沛昀(2015)。應用同儕介入策略提升自閉症學生社交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戴淑琴(2015)。以音樂作為改善自閉症學生人際關係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謝函穎(2019)。桌上遊戲課程方案對提升國小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鍾儀潔(2003)。自閉症兒童固著行為的功能分析與介入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蘇昱蓁、王欣宜、柯玉真(2012)。身心障礙學生社會技巧實施成效分析。特殊教 育叢書。
蘇嫺(2011)。腳本教學介入方案增進國小一年級高功能自閉症學童開啟話題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Bellini, S., & Hopf, A. (2007).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ism Social Skills Profil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2(2), 80–87.
Bellini, S., Benner, L., & Peters-Myszak, J. (2009).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Social Skill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Beyond Behavior, 19(1), 26-39.
Bellini, S., Peters, J. K., Benner, L., & Hopf, A. (2007). A Meta-Analysis of School-Based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8(3), 153-162.
Bellini, S., Peters, J. K., Benner, L., & Hopf, A. (2007). A meta-analysis of school-based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8(3), 153-162.
Caldarella, P., & Merrell, K. W. (1997). Common dimensions of social skill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taxonomy of positive behavior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6(2), 264-278.
Choi, S. H. J., & Nieminen, T. A. (2005). Improved social interaction by children with autism by training of peers. Retrieved from https://espace.library.uq.edu.au/view/UQ:9170/social_preprint.pdf
Durand, V. M., & Crimmins, D. B. (1987).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psychotic speech in an autistic child.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7(1), 17-28.
Gresham, F. M. (1981). Social skills training with handicapped children: A review.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1), 139-176.
Gresham, F. M. (1986). Conceptual and definitional iss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Implications for classifications and training.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5(1), 3-15.
Gresham, F. M. (1998). Social skills training: Should we raze, remodel or rebuild? Behavior Disorders, 24(1), 19-25.
Kasari C, & Smith T. (2013). Interventions in school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methods and recommendations. Autism, 17(3), 254-267.
Koegel, L. K. (2000). Interventions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in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0(5), 383-391.
Maich, K., Hall, C. L., van Rhijn, T. M. & Squires, K. (2018). Investigating Stay, Play, & Talk: A Peer-Mediated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Other Social Challenges. Exceptionality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28(2), 82-104.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14).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Radley K. C., Dart E. H., Moore J. W., Battaglia A. A., & LaBrot Z. C. (2017). Promoting Accurate Variability of Social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Behavior Modification, 41(1), 84-112.
Reichow, B., & Volkmar, F. R. (2010).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Evaluation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within a best evidence synthesis framework.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0(2), 149-166.
Sperry,L., Neitzel, J. & Wells, K. E.(2010)Peer-Mediated 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54(4), 256-264.
Trembath,D. , Balandin,S., Togher, L. & Stancliffe, R. J.(2009).Peer-mediated teaching and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for re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autism .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34(2),173–186.
Utley, C. A., & Mortweet, S. L. (1997). Peer-mediated 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s.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29 (5), 1-23.
Vogel, S. A., & Forness, S. R. (1992). Social functioning in adul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1(3), 375-38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